写完笔记后想说的话:难得周末可以放松一下,写了这篇笔记,看起来没多少内容,但是要经过消化,把思路留在笔记里确实需要构思一下。并且因为对教授关于第二部分的逻辑感觉有些问题,又快读了《创新者的解答》。这个过程确实挺舒服的,一方面因为整理的过程把自己的逻辑理了一遍,感觉不错。另一方面,我突然觉得分享笔记的过程,犹如和朋友的一次茶话会,心很宁静。这也让我觉得应该跟对面的你唠唠家常,不至于使你觉得面对的是一个没有情感的公众号而已。
前两天,我将公众号的介绍改成了:关注”颠覆式创新“&”互联网思维“的学习与探索,具体怎么玩还不知道。因为分享笔记的原因,陆陆续续有一些公司的高管,中欧的前辈,创新的人士关注了这个公众号,希望我们之间可以多一些互动,也欢迎加我的个人微信(s27916074)。
------------------------------------------------------
一个星期之后,终于将7月5号的颠覆式创新听课笔记整理出来。确实比一些同学慢了很多,一方面因为工作的原因空余时间较少,一方面因为课堂的一些内容还需要再次思考。区别5月场的分享仅仅是文字的罗列,我更希望能将课堂上的逻辑过程也带到笔记里去。整理完之后,确实发现有些逻辑清晰了很多,也有一些盲区绕不过去。
第一部分:打开思维
毁三观之一:边界的存在
课程的开始通过哲学观点“凡是自洽的必是不完全的(哥德尔第一定律)”,以及实例去证明一个运转正常的体系是有边界的,在边界之外,体系内的逻辑就未必有效。比如农业社会边界之外是工业社会,而人类几千年的时间都在农业社会里面打转转,中国若不是西方用船坚利炮敲开了闭关锁国的大门,恐怕还过着鸡犬相闻的农耕生活。
毁三观之二、很难跳出边界而不自知
和中国跳不出农业文明类似,当牛顿发现了三大定律后,当时的物理学界认为已经完成了全部的物理学探索,因为在当时人们所能接触到的物理学体系内,一切都是自洽的。这种观点根深蒂固到天文学家发现太阳系某行星的运转与理论值有所偏差时,天文学家们宁愿相信在附近有一个未被观察到的天体影响,而未曾去怀疑是否牛顿的规律有所局限。
毁三观之三、世界观≠真实世界
人类文明从来不是建立在“客观世界”之上的,而是建立在思想家的“思想通道”之上的。——王东岳
经过以上三点,教授让听众明白见识比知识重要,操作系统比打补丁重要,同时也开始去思考当下是否处于工业时代的边界,迎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第二部分:战胜大公司(工具:颠覆式创新)
2.1、大公司的窘境
在持续性创新的体系内,领先企业总是能赢;在持续性创新体系外(颠覆式创新体系内),新兴企业机会更大;
2.2、厘清概念
持续性技术:把成熟产品销售给主流客户;破坏性创新:把新产品引入至新兴市场。持续性和颠覆性与技术是否跳跃式进步无关,仅与受众是主流用户还是新兴市场有关。如突破性技术往往是用来描述持续性技术的。
2.3、大公司的窘境具体为何,请看《创新者的窘境》,或者看我分享的拆书笔记。
2.4、战胜大公司的方法
颠覆式创新原因:技术进步的步伐超过市场需求的步伐;某一特定属性满足需求,消费者则将选择标准转移到其他属性核心:专注产品而非技术
2.4.1、产品层面
反向思维——产品至简、成本至简不谈产品和成本结构的互联网思维都是伪互联网思维;更多参考”互联网思维听课笔记“周鸿祎:要么方便,要么便宜
2.4.2、市场层面
反向思维——低端颠覆、新市场颠覆大公司产品的性能过剩,是上天赐予创业者最好的礼物。持续性技术定位于主流,破坏型技术定位于异端KK:非主流才是未来与其更好,不如不同周鸿祎”柔道战略“找到对方薄弱环节,以小博大。小公司打败大公司,改良没有出路,必须颠覆。金山砸锅卖铁做毒霸,专注于360(在安全卫士强势)并不那么强势的杀毒。猎豹清理卫士在海外开拓新市场。降级攻击论(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二流的人才去三流的行业可以做出一流的企业;用互联网思维做远离互联网的事情
昨天的笔记自己没懂的部分教授又进行了点拨,这里说明下:
- 我的困惑:《创新者的窘境》《创新者的解答》着力介绍了低端颠覆、新市场颠覆。而教授在讲解的时候,在创新者的窘境部分增加了产品至简、成本至简。我没有理解的是产品至简、成本至简在颠覆式创新之外不也是企业应该坚守的标准吗。尤其介绍产品至简的时候以乔布斯的苹果为例,很难让我想到克里斯坦森所描述的颠覆的初始产品性能属性较差。
- 教授的解释:创新者的窘境有两个着力点:(1)市场层面:低端颠覆、新市场颠覆;(2)产品层面:产品至简、成本至简;(当下是产品的时代)
- 让我羞愧的是教授的这段话:任何逻辑模型都是对信息量的整合,而信息量是一路增大的,模型只有阶段性的正确。当出现新的信息量的时候要重新定义模型,扩展外延。
第三部分、工商管理的窘境(思维:互联网思维)
3.1、文化三要素
文化的构成路径:先由生存结构,产生适应该生存结构的思维方式;由思维方式产生了遮蔽效应。(即忽视思维方式之外的东西)
3.1.1、利润最大化的窘境(逻辑)
以利润最大化为思维目标,就会产生以主流客户的遮蔽盲区。忽视边缘与异端的崛起。解决办法:(1)、产品经理的文化(2)、自我革命、独立机构、内部赛马
3.1.2、科学管理的窘境
牛顿物理学科学管理:互联网的本质是链接因此:怎么做?互联网时代思维模式图与之前的版本有所修改;
再次感谢华东一群的原作者李辉同学。
点击原文可以进行11月厦门课程报名哦!试试吧~~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