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江河:许倬云先生八堂人类文明通史课》,周四晚上线!

缘起真正对许先生留下深刻印象,还是2020年初《十三邀》的那期访谈,节目里,许先生的每句话都说到了我心坎里:

他说:“现在世界全球性的问题是人找不到目的,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找不到目的,找不到意义,于是无所适从,而世界上诱惑太多。”

他说:“现在对大问题做注脚的人越来越少,现成答案,随手一抓就一个,短暂吃下去,够饱了,不去想了。所以说,今天物质生活丰富方便,精神上空虚苍白。人这么做走下去,变成活的机器,没有自己了。”

他说:“要人心之自由,胸襟开阔,拿全世界人类曾经走过的路,都算我走过的路之一。不去争不去抢,往里走,安顿自己。”

......看到这期节目,当时我就想,如果我们混沌能请来许先生讲课就好了!

结缘

今年四月份,我在匹兹堡大学网站上找到老先生的邮箱,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发了邮件。结果不到半天就收到了许先生美国团队的回复,说许先生自己看到了邮件,直接转给了他们。

今年三月份,混沌邀请了《十三邀》主持人许知远老师来授课,他也帮我们牵线搭桥。

两条线索,最终殊途同归。

于是,就有了后来大家看到的故事——许先生的系列课程和线上直播项目,从今年四月开始,一直到八月份第一个课程上线,再到九月的两场全网直播,再到十一月的系列课上线。

中间是与老人家及其团队反反复复的多次沟通。我们主要受制于有限的录制条件:因疫情影响,专业的设备团队无法进入先生住所,课程组只好紧急购买手机供老师录制;许先生年事已高,每次只能录制半个小时;老先生对于内容的要求很高,不满意的地方,他会反复重新讲述;因为录制次数太多,课程里先生的服饰多次变化。

这大概是我在混沌做过的画面最简陋、后期也最艰难的课程。很感谢视频组的小伙伴们全程专业的技术支持。

但这些都无法掩盖老先生的大格局和大智慧。所有的艰难,都使得最终上线的这八门课弥足珍贵。

学识

你也许会问我,跟一位91岁的学问大家做课,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震撼!没错,震撼。当小伙伴问及我最大的收获时,我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这个。

我为许先生贯通古今中外的通透学识震撼。他就好像是一个俯瞰世界的智者,中国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整个世界所有的历史都在其脑子里面,你随手丢给他任何一个问题,任何一个时间节点,任何一个地区,凡是跟文明相关的历史,他都是信手拈来。

你会发现,他讲历史的时候,其实也是在讲多门学科。比如,说到古罗马,基督教得以兴盛的原因,他会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谈当时罗马严重的社会分层现象;当讲到为什么陆上丝绸之路已经成熟之际,还会有海上丝绸之路时,他会从经济学的角度细细比较两种运输方式的成本和收益;当讲到西方大航海时代,英国而非更早启航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海上霸主时,他会从政治学的角度来阐释,前者的政治制度变革更为彻底,因此更能激发资本主义的发展;当讲到两河流域的信仰起源时,老先生会从心理学、甚至美学的角度,来讨论当时的人们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之下,被激发出来的心理状态和对自然的触感。

许先生的魅力,不仅仅是广博知识的积累,而是所有知识在老人家百岁人生的阅历和思考之后,圆融贯通,浑然一体。他的每一次谈话,都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无障碍旅行。

悲悯

我为许先生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震撼。

许先生生来身体不便,又经历战火,一生坎坷。这样的人生,如果换了另外一个人,也许不难遇见遗憾,不难产生抱怨,不难变得冷漠。但是许先生却是不同的。

他一生醉心于学问,永远与人为善,极少与人生出争执,从来也不会抱怨;你跟他说话,他永远是平稳中和,偶尔谈到兴起,便是爽朗大笑;自身种种不便,却总想着千里万里之外的人们,故国的、美洲的,甚至不知道地球哪一个角落的人们,他们还在受苦,他们还没有经历现代文明,他们的心里还有苦痛,不曾被照拂。

我常常在想,是什么支撑着许先生生于战火、生来残疾却仍然活出了如此丰盛美好的人生?是什么让他经历诸多变故却初衷不改,一生醉心于学问?又是什么让许先生在自身种种不便之时,永远心怀他人?

许先生曾说:“我永远有一个梦,为万世开太平。不是由我开,我盼望有一天万世太平。到了90岁,我知道万世没有太平,但要做这个梦人类才能有长进。为什么不能为万世开太平呢?人类的欲望永远不能满足贪心、私心这两个东西。一个是贪,一个是私,就不能有太平。你心里都没有太平,世界哪来太平?”

先生那份仁厚和天真,爱自己、爱他人、爱整个世界,用心之真诚,为人之纯粹,已入化境。

在伴随先生做课的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我深刻地觉得,先生的书、他的话、他的课,大概就是求得人心太平的最好入口。

评价

课程第一次上线之前,为了让更多学员,尤其是年轻学员能来听许先生的课,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希望能请到几位知名老师来为许先生做推荐。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些老师认真写下的对许先生的推介:

“许倬云先生是当世史学大家,治学经年,享誉海内外。老先生尤其难得有一颗爱普通人、为普通人寻求安顿的心。”——罗翔老师、著名法学学者

“许倬云先生是当今罕见的史学大家。他历经世事沧桑,胸怀家国天下,以博古通今的学问,关切民族与国民的境遇,思考人类文明的命运。他的洞见、忧思与告诫凝结着非凡的智慧和良知,值得我们每个人倾听与思索。”——刘擎老师 大观学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许倬云先生本人,就是一个奇特的励志故事。作为历史学大师,他的睿智与博识,在华人学者中无与伦比,听他的课,是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许纪霖老师 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

“许倬云先生是当今时代最博学睿智、最具有人文情怀的国学大师,思想深邃、品位高雅、视域广阔、文采飞扬,他的讲课深入浅出、意韵隽永,常给听众以醍醐灌顶、豁然洞开之感悟。”——赵林老师 武汉大学珞珈杰出教授

“许倬云先生是当世学问大家,治学严谨,而又能以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别出一格。老先生饱经忧患,而家国情怀不改,他的话里悲天悯人的胸怀,令人感佩。”——施展老师 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

价值

曾经有学员、同事问我,为什么混沌的学员、甚至所有人都要来听许先生的课?

我的回答是,在这样一个全球化、地球村的时代,我们在各种场合都不难听到人们、尤其是年轻的人们被鼓励做一名“世界公民”。可是,究竟什么叫做“世界公民”?

这个问题可以拆分为两个部分:何为“世界”?何为“公民”?不了解中国和人类文明的来龙去脉,不足以知世界;不知道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历史,则无以谈“公民”。

今天很多大的概念里面缺乏一个坚实的基础和基本的澄清。我们惯于接受,而非追问。我觉得,许先生的学问就是人类知识宝库中一种坚实基础的存在,他的这八堂课可以成为我们追问大问题背后历史因由的肇始。

所以,它们不仅值得已经成年的我们看,也值得正在好奇吸收知识、观察世界的青少年们来观看。

反馈

回忆起今年的9月7日,许先生秋季认知大课线上直播,直播间里大师智慧的流淌,混沌同学们的热情,至今想起,仍然让人心头温暖。

当时我坐在直播舞台上,看到大家的一条条留言,眼眶也随着一次次湿润。

跟许先生的每次沟通,都会让我心里的敬佩增添了几分。那天当被问到以91岁高龄,身体患病的情况下,为什么还在这样拼命地传播、讲课?

许先生的回答很朴实:时不我与。他说:“我已经91岁了,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我得之于社会,得之于父母亲戚,得之于妻子,得之于朋友,有太多太多人帮忙,托我一把。我愿意跟大家谈谈话,拿我专业上所得所知跟各位分享,我要回报,不是回报一个人、两个人,是回报这个社会。”

混沌很有幸能和老先生一起完成这门课,一起回报社会。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那晚直播的截图,我一直藏在相册里)

荣幸

《万古江河:许倬云先生八堂人类文明通史课》,从文化基因、政治演变、经济格局三个方面,探讨了当今世界体系的起源、现状和未来。

为什么以这三个方面讲起?我们觉得塑造一个文明体,无论其成分有多复杂,大概都可分为这几个方面,文化、政治和经济,三者融合便是社会。

正如许先生所说,所有对历史的关照,最终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看见未来。

“我们今日正在江河入海之时,回顾数千年奔来的历史长流,那是个别的记忆;嘱望漫无止境的前景,那是大家应予合作缔造的未来。万古江河,昼夜不止。”

礼遇

秋季大课直播,善友教授说:“也许我们眼前有很多不顺的东西,有很多的苟且,有很多的焦虑,很多的不确定性,但眼前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事,再乘上10倍,乘上100倍,跟许先生比较起来,那都是好得不得了。其实我们真的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好好学习,提升自己、充实自己。”

史学大家许倬云先生混沌定制课程完整版上线!欢迎你把这门大课加入你的学习课表,在许先生的课堂上纵览万古江河,寻得生活的意义!

所有在11月25日(本周四)当晚购买混沌学园大学籍的用户(新人入学或者老生续费)均可获赠一本《万古江河》和美国许倬云基金会独家授权混沌学园定制版书签

👇点击原文,即刻预约!

阅读原文

常见问题

许倬云先生的《万古江河》系列课程主要涵盖哪些内容?

《万古江河:许倬云先生八堂人类文明通史课》从文化基因、政治演变、经济格局三个方面,探讨了当今世界体系的起源、现状和未来。课程认为塑造一个文明体,无论其成分有多复杂,大概都可分为文化、政治和经济这几个方面,三者融合便是社会。

为什么说许倬云先生的课程值得学习?

许倬云先生的课程具有坚实的学问基础,能帮助我们追问大问题背后的历史因由。在全球化时代,不了解中国和人类文明的来龙去脉不足以知世界,不知道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历史则无以谈“公民”。他的课是求得人心太平的入口,值得成年人和青少年观看。

许倬云先生以91岁高龄为何仍坚持讲课?

许先生表示“我已经91岁了,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我得之于社会,得之于父母亲戚,得之于妻子,得之于朋友,有太多太多人帮忙,托我一把。我愿意跟大家谈谈话,拿我专业上所得所知跟各位分享,我要回报,不是回报一个人、两个人,是回报这个社会。”

许倬云先生的授课特点是什么?

许先生具有贯通古今中外的通透学识,他能从多学科角度阐释历史。例如从社会学谈古罗马基督教兴盛,从经济学比较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成本,从政治学分析英国成为海上霸主的原因。他的知识在百岁人生阅历思考后圆融贯通,谈话像穿越时空的无障碍旅行。

课程录制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录制受限于疫情影响,专业设备团队无法进入先生住所,课程组紧急购买手机供录制;许先生年事已高,每次只能录制半小时;他对内容要求高,不满意处会反复重新讲述;因录制次数多,课程里先生服饰多次变化。这是画面最简陋、后期最艰难的课程,但最终成果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