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亿级规模的消费品创始人聊完,我发现“消费降级”没那么可怕

穷鬼套餐风靡,小镇旅游火热,出门必团折扣券,万物皆可平替……2024年,消费降级成了一个热词,甚至成了一种铺天盖地的情绪。情绪之下,对一件事情就容易偏颇和失焦。而对于消费行业创业来说,理性看待显得尤为重要,消费降级,哪些人降了?降到了什么程度?哪些人没有降?他们有什么消费偏好?一个个问号背后,恰恰是一个个商机。

10月19日,直面创业真命题,《探寻消费“降级”时代新大陆:“我”看到的机会是什么?》,本周的混沌周六首播课,将探讨中国的消费行业到底在经历什么样的变化?

直播嘉宾:李善友,混沌创办人,混沌创新商学的构建者陈志强,资深战略管理专家、万店专家,绝味食品、蜜雪冰城等万店龙头投资人和长期顾问。杨菊,“10亿俱乐部”国货底妆品牌「方里」创始人&CEO张强,折扣零售头部品牌「嗨特购」创始人&CEO夏东,「乐刻运动」联合创始人&联席CEO

做消费品,必须面对的结构性变化

消费力=人口规模*消费能力*消费意愿。中国的人口规模正在处于历史性的变局,懂得都懂。

消费能力方面,过去的五到十年,人口总的消费能力是没有降低的。在中国,月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000元的人口约为7200万,而2000至5000元的人口有3.6亿,剩余的9.6亿人口月均可支配收入不足2000元。中国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月均可支配收入2000元以下和5000元以下的群体,这部分人群占了总体人群的80%—85%。按照社会分层来说,这部分人群主要在一二线城市以下。

我们再来看一个数据,同样能证明这部分人群的消费力:就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来看,三四线城市居民收入增速高于一二线。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为5.4%,一二线合计增速为4.75%,三四线增速达到5.77%。同时,三四线城市社零增速也强于一二线。2024年上半年,一二线合计增速为1.98%。三四线城市社零增速为4.76%。

而一二线线城市的白领,这些人的消费能力在降低,压在他们身上的三座大山,房贷、车贷、传宗接代,这也导致这部分人的消费意愿降得非常厉害。

当影响消费力的因素在发生结构性变化的时候,整个消费行业里会发生相当多可以预见的商机。资深战略管理专家、万店专家,绝味食品、蜜雪冰城等万店龙头投资人和长期顾问陈志强老师,将会在周六首播课用多年的行业经验和数据分析,拆解消费力的底层变化,以及其中非常有潜力的创业机会。

当前消费行业至少存在“三大红利”

今年,不少消费品企业表示生意越来越难做了,想要获得增长更困难了。我们常说“危中有机”,在嗨特购创始人张强老师看来,当前,中国的消费现状中,用好“三大红利”,能促使创业者节省成本,挑战整个行业的毛利率,获得竞争优势。

这三大红利分别是:尾货红利、白牌红利、整车红利。如何理解、看待和运用这三种红利来创业?张强老师将在本周六的首播课中进行解答。

中国正在进入国民品牌时代

10亿人对品质生活的向往,这恰恰给了企业去打造国民品牌的机会,甚至有机会走向全世界。以日本为例,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的泡沫经济破灭之后,诞生了一批像优衣库、吉野家这样的这种世界级的国民品牌,这些品牌反而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而在中国,以蜜雪冰城为例,预计其今年的零售额将超过500亿元,过去几年的年复合净利润增长率超过30%。事实上,很多品牌已经在发力,用极致性价比,狂飙突进。比如,美妆品牌方里,靠一块粉饼卖了10亿+,近三年销售额都能逆势增长50倍。嗨特购,靠卖临期食品3年开了500家店,拿到亿元融资。乐刻运动,不卖健身卡,靠极致单店模型3年持续盈利,估值近百亿。

他们到底是怎么找到机会的?我们能不能抄作业呢?除了这四位拿到成绩的创业者,200位北京消费行业创业者将集结在一起,届时将产生各行各业的消费创业者共谋的解决方案,形成一份现场解决方案大全。4个大型消费企业案例+200个中小企业消费观察,全面系统、接地气的行业真命题和真答案,届时可免费领取!

新机会下的商业模式

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挑战中,创业者更应该保持乐观态度,努力寻找新的十倍速变好的要素,机会只属于不断发掘机会的人。那么具体如何找机会,并且将机会变为商业模式呢?

资深战略管理专家陈志强老师预判,相对好、绝对便宜vs.绝对好、相对便宜这两种模式,在当下都有很好的创业机会。而立志于打造国民品牌的企业,用好AI+机器人+短视频,将拥有超越同行的竞争力。

方里创始人杨菊老师认为,好的产品除了“性价比”、“质价比”,还要具有“情价比”——用走心的陪伴,共情每一位用户,才能让消费品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长久的竞争力。

嗨特购创始人张强认为,在很多细分的领域消费者的需求并没有被满足,依然是供小于求的。这种情况下的商业模式是“品类为王”,要通过优势品类来攻占消费者的心智流量。如何衡量一个品类是否适合自己,一要看市场空间是否足够大,二要看该品类是否易于管理。

乐刻联合创始人夏东老师,从成本、效率、用户体验,重新定义了健身房,从用户价值出发,实现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的汇合。具体如何在创业中将这些思路变成强悍的执行,在创业中落地?本次直播将给出精彩的建议。

这一天,善友教授也会久违地公开现身,首次公开主持圆桌探索流。如果你是创业者,如果你对消费行业感兴趣,预约本场直播,我们一起聊趋势,话商机!

常见问题

当前中国消费行业存在哪些红利?

根据嗨特购创始人张强的观点,当前中国消费行业至少存在三大红利:尾货红利、白牌红利和整车红利。创业者若能善用这些红利,可以有效节省成本,挑战行业毛利率,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中国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哪些人群?

中国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月均可支配收入2000元以下和5000元以下的群体,这部分人群占了总体人群的80%—85%。他们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以下,且三四线城市居民收入增速和社零增速均高于一二线城市。

什么是打造国民品牌的“情价比”?

方里创始人杨菊认为,好的产品除了“性价比”和“质价比”,还应具备“情价比”。这指的是用走心的陪伴共情每一位用户,通过情感连接让消费品在激烈竞争中保持长久的竞争力。

当前消费环境下有哪些可行的商业模式?

资深战略管理专家陈志强预判,“相对好、绝对便宜”与“绝对好、相对便宜”这两种模式在当前都有很好的创业机会。此外,立志打造国民品牌的企业若能善用AI、机器人和短视频,将获得超越同行的竞争力。

为什么说现在是打造国民品牌的好时机?

中国有10亿人对品质生活的向往,这为企业打造国民品牌提供了巨大机会,甚至有望走向世界。以日本为例,经济泡沫破灭后诞生了优衣库等世界级国民品牌。在中国,蜜雪冰城等品牌已通过极致性价比实现高速增长。

如何判断一个消费品类是否适合创业?

嗨特购创始人张强认为,判断一个品类是否适合自己,主要看两点:一是市场空间是否足够大,二是该品类是否易于管理。通过优势品类攻占消费者心智流量,可以实现“品类为王”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