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所34岁的工程员柳传志,在如常的一个早上,打开《人民日报》,看到了一篇“科学养猪”的新闻,他知道:气候变了。自此以后,中国的确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无数个像柳传志这样“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人,前赴后继地下了海。此后经年,中国经历了至少四波创业大潮,“气候”变成了“风口”。茫茫商海,企业沉浮。我们试图记录,在这一波互联网创业时代的新企业众生相。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一群不安分的人们正在奋力穿越窄门。选择范劲松,源于他的故事,是一个在传统与创新交接,承上启下的故事。 原联想员工范劲松,2005年随着知识分子创业潮的兴起,走入传统行业,又在互联网大潮之期,选择转型创新。这些基于巨人肩膀上的创新,实际上是从零做起。
科技与生活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范劲松认为,应该很近很近。
他有点“嫌弃”最近大热的智能手环。对于人类生活来说,那是额外的穿戴。真正的科技,应该融入生活,化为无形。
“科技发展到今天,什么都发生了变化。但在人类出行穿戴方面,今天的我们和秦朝的人,没有太本质的区别”,IT业出身的范劲松,认为科技与生活不应如此遥远:“也许越是习惯,越是不会想到改变”。
范劲松已经着手开始做了。将体感芯片植入鞋子,人体各种指标的监测将不再需要额外的仪器。你在登山、走路还是仅仅紧张地抖腿,鞋子都会知道。
基于生活,颠覆生活。这是范劲松进入传统行业十多年来,为自己找到的路。
2015年,与小米生态链合作,范劲松开发了智能箱包品牌“90分旅行箱”,将出行生活领域视为“反转”的出发点。
跨越2017年之前的最后一个月,范劲松的开润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深圳创业板的上市。这是国内箱包行业登录资本市场的第一股,上市当天以44%的增幅涨停。围绕优质旅游出行场景,他们目前的核心产品是旅行箱、背包,接下来会延展到科技功能性服装、鞋等其它出行装备。
“我是想利用上市的资本杠杆,通过兼并收购,做深做强这个行业的竞争壁垒,改造这个行业的固有认知”。经历了上市前漫长的缄默期,范劲松打开了话匣子,带有即将拆礼物的兴奋和个性里天生的乐观与激情:他要在旅游出行产品行业,打造全球领先的研发设计能力;他要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布局建厂;他要研发各种与出行相关的高科技产品……
“兄弟,你怎么做箱包了?”
“兄弟,你怎么做箱包了?”
刚创业时,范劲松在面对联想老同事时,始终无法回避这个问题。他无法对视对方带有同情的目光,也无法接纳这种从IT尖端行业“堕落”到传统箱包行业的自卑。有很长一段时间,他忽略或者模糊地介绍自己的事业。
2005年,正值中国的第三波创业高潮。相较于过往的草莽创业,大批大学毕业生和海外留学生涌入创业市场。除了阿里、当当等少数互联网企业崭露头角,多数创业仍然集中在技术行业。
刚刚从英国回来的范劲松加入了这股潮流,尽管仍不知道具体的方向。自2002年从联想离开,范劲松尝试过各种机会。他生产过墨盒,卖过电脑,也倒卖过电子配件。在那个时代,范劲松所谓的创业,无非是周旋在供应链条的每一个环节,拆东墙补西墙地倒腾出一点钱。
应该说,是箱包行业选择了范劲松。那一年,正好有朋友提到迪卡侬需要一个拥有高素质管理团队的箱包制造商,这让他看到了商机。
传统行业蓬勃而繁荣,却鱼龙混杂。刚入行的范劲松不得不接受,离开了当时中国三大牛企业之一的联想,他将告别出入五星级酒店、与尖端人才共事、与外商谈判的过去。
范劲松必须接受,在蒙蒙细雨的雨天,他要站在稻田沟里,抬头仰望着穿着胶鞋站在田埂上的大娘们,因为她们是上海箱包业少数几个高级技术车工。她们是各个工厂的座上宾,尽管万般恳求,她们也只能在工厂出现几天。半年后,范劲松终于将自己从纠结中解脱出来。他用“底层突破”来阐释自己的事业:越是低端的,越有奠基性和持续的生命力。在这么庞大的市场面前,与拥有高端产业经验和眼光的他相比,对手是弱小的。范劲松认为,越是低端的,越有奠基性和持续的生命力。
从见面到与小米合作,只用了90分钟
2015年,坐在小米会议室的顺为投资合伙人程天张大了嘴。他从没有想到,自己引荐的范劲松,会这么快获得小米生态链负责人刘德的认同。而这个人,也仅仅是在一个星期前,他在一个企业社交场合新结识的陌生人。
从见面到达成合作,仅仅90分钟。听过范进松的自陈,刘德是惊异的。眼前这个箱包企业的年轻人,阐述项目的PPT简直像是小米的内部版,从版面、格式,甚至字体都是一样的。当刘德指出开润和小米的“调性相合”的时候,范进松终于让这一周不分昼夜的苦研打磨有了着落。范劲松与小米达成合作,成立润米科技公司的项目当天立项。“90分旅行箱”也将诞生于这家公司,品名源于90分钟即宣告成功的合作会谈。没过几个月,京东也成为了润米90分的投资人。未来的一年后,90分旅行箱成为淘宝双十一同品类销售单品第一的旅行箱。这个结果,对于范劲松来说,是转型的必然。
小城市的时光流转特别缓慢。开润的厂区设在安徽的一个市区。这让长期奔波于城乡之间的范劲松更深刻地感受到传统品牌的危机。一时荣耀的国产品牌,曾经凭着传统媒体广告站在众人面前。远离了大城市,人们不识LV,只将媒体集中出现的产品视为名品。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大潮涌入,原本闭塞的空间轰然开启,一时间这些品牌完全失去了应对能力。
范劲松不想如此。当“中国人到日本哄抢马桶盖”的新闻铺天盖地时,他觉得,自己在等的窗口到了:中国人的消费在升级,不再只寻找用什么,更在乎用得好。
他能想到的,是寻找当时风头很劲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小米。事后,刘德说,当场能快速决定与开润股份合作的原因是,一群IT的人在传统行业专注干了十年,而且这群人,却同时有着互联网基因,有着做极致产品的情怀。
大片的金属箱体在工艺上很难做到,为此,厂长曾经愤怒地大喊:不可能。
“我用20年做箱子的经验告诉你,不可能!”
2016年,加入混沌创业营学习的范劲松,仿佛开启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样子,除了自己,无人能够定义。90后的热爱思考哲学的小姑娘,竟然是上线两周下载量超过100万的快看漫画APP创始人陈安妮。年纪轻轻的帅哥王俊,是16岁就上北大的神童,原华大基因的CEO。课程结束后,他用一种惊叹且宽慰的心态做了总结:幸亏我留在了传统行业。
互联网新兴产业的竞争太残酷了。今天可以成功如烟花般绚烂,转天可能就被同类的对手刹那颠覆。一个人、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寻找到自己应属的角色,把它做实、做透、做强大。
范劲松为自己找到的路,就是基于传统的颠覆。所谓的高科技,或许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般难以企及。如同穿在身上的优衣库阳密绒,更薄、更耐磨、更防水,对于一般人认知,始终只是一件衣服。
由行李箱开始的事业,自然要从行李箱开始,走入新的起点。
“90分”智能金属旅行箱,这个从古代马鞍上的行箱获取设计灵感的金属箱子,由110个配件,经过150道工序组装而成的。在出产的过程中经历了数月的失败。而“90分金属行李箱”采用的大片金属平板设计,在此之前绝无仅有。日默瓦拉杆箱标志性的竖条金属箱体,之所以成为这样的外貌,是有技术原因的:加固和保护。
为润米做箱子的工厂厂长愤怒地大吼:“我用20年做箱子的经验告诉你,不可能”。
这就是传统行业的现状。远观看来,繁盛热闹。仔细深入却发现,从拉杆、板材到滑轮,任何一个细小的配件,都无法从国内找到最优选。甚至,根本不具备生产的能力。
貌似基于巨人肩膀上的创新,实际上是从零做起。
“这其实跟笔记本电脑那种高精科技不一样,你可以从苹果那里看到他们的芯片样子,可是你永远不知道一个创新的好箱子究竟应该是什么样”。范劲松说,从无做起的过程让产品的周期异常漫长。这种漫长让箱包设计师也满含抱怨:“你知道我以前一年至少可以做30款不同的箱子吗?我现在跟你干了10个月,却只做了四分之三个的箱子”。
最终润米拉来了美国的制铝公司——美国铝业。在这家公司研究员的帮助下,无数次修改金属元素的配方,箱子就在工厂老板不予置信的冷眼旁观中做成了。当润米以金属箱迅速占领箱包市场的时候,这位老板凭借润米独特的金属工艺,也迅速成为箱包金属板材的高级供应商。
精雕细琢并未因润米行李箱走向市场而结束
然而这种对未知的精雕细磨并没有因为润米金属行李箱走向市场而结束。范劲松将视野放在整个出行领域。
当英特尔找到范劲松的时候,他们需要的是一双“普通”的鞋子,可以将智能芯片植入到鞋子中,人体无感,却能随时检测人体的运动数据。从小的层面,这是无需额外穿戴的“智能手环”,从大的方面,这是下一波物联网突破的新科技。
而此时刚刚在深交所敲完钟的范劲松,又跑到深圳参加了混沌创业营的同学、碳云智能王俊的人体数字化的高峰论坛,并和王俊达成相关的合作意向。凭着王俊在人体健康基因方面的专业,这双带有监测芯片的鞋子将成为改变人类健康以及出行的历史。
而对于执行者来说,这恐怕将是上千个在研发中积累的失败细节。最近,范劲松的公司又多了制鞋师傅的抱怨:你看,你这半年还没做出一双鞋,如果是以前,我做的鞋已经可以排满工厂的整个墙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