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姐姐:不赶什么浪潮,我要活出自己

这周五,《乘风破浪的姐姐》又又又又喜提热搜,这已经成为了开播以来的常态。

没看节目前,我也疑惑这个节目凭什么这么火?仅仅是因为抓住热点、冲突不断?

看完后我才知道:当然不是!

别的女团,选择唱歌曲目都是分到哪个就是哪个,姐姐们不是,现场直接开怼。

李斯丹妮想要的歌,被别的姐姐们先选了,直言:“这个歌很不适合你们。”

选择该歌曲的郑希怡却没示弱:“只有你会说唱?”

这群三十而骊的姐姐们,性格各不相同,却都散发着自信张扬的魅力,而她们迥异的性格背后,也让我更深的感受到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变化。

她们的美不在于比同龄人显年轻、身材好、有钱,更重要的是不再依靠外界的评判,愿意接纳自己、悦纳自己。

自我的诞生

这个时代的显著变化,是从单一世界观到多元世界观的强势替换。乘风破浪的姐姐们的出现,正在此意识转换的风口,恰逢其时。

以往我们对于男性女性的印象都是单一化的。传统教育中,男性和女性的评价体系几千年以来都没有改变。男人要光宗耀祖,出人头地;女人要相夫教子,温柔贤淑。

总有一群人正在突破这种传统价值观的束缚,这种突破常常在我们的后浪中出现。然而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我们发现这种被打破的价值观正向着中年迈进。

这些年过不惑的姐姐们,让无数少年少女向往、中年人感慨,横扫了青年人、同龄人甚至老年人。

过去,我们的旧自我活在面具下,为了求存,只能把自己能被所处群体认可的一面表现面展示出来。如果自己确实没有那个方面的特质,演也要演出来,因为符合他人的期待和要求,我们会得到奖励。

时间长了,我们慢慢失去了和真实自我的连接,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即使给予了自己尝试的机会,也无法连接到自己内在真实的热情和渴望,已经丧失了连接自己内在的能力和勇气了。

乘风破浪的姐姐们,绝非是历史长河中的偶然事件,这是新旧世界观在交替过程中的一个开始而已。未来,人们将会从旧的自我中解放出来,越来越多样化的新自我会诞生。

在节目中,导演让宁静做个自我介绍,静姐直接反问,还要介绍我是谁?那我这几十年白干了!

无论是宁静所表现出来的野心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势,还是张雨琦天真任性和口无遮拦,都代表了过去中国女性所不曾走入的禁区。

乘风破浪的姐姐们,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们看到了与主流审美观和价值观不同的中年人们。你所鄙夷的,恰恰她们活出来了。

就姐姐们的本质而言,这是一场女性社会化审美的巨大变革。

来一场中年叛逆吧

我从小属于不服输的那种人,无论做什么,都要成为第一。重点大学毕业,读了清华的MBA和北大的EMBA,在上市公司做高管,也尝试了创业,成绩还不错,结婚生子,有了一个美满的家庭。

按照社会对于成功的标准,我都完成了。大家觉得我挺好,我自己也觉得挺好,但是就是不开心。

从2012年下半年,我开始走上了一条探索自己的道路,用8年时间寻访全球心理学名家,成为一名心智模式教练。

成为心智模式教练后,我发现很多人都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一个朋友小时候常常被父母打,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阴影,但是有了孩子后,开始时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对孩子大打出手。

大学同学毕业后痛恨公司的官僚主义,但是自己创业后突然发现每天自己竟习惯打官腔、走形式。

我希望你能够明白,对于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更好地活出自己。

如果你想做自己,但是如果只停留在想法里,我敢打赌,你一辈子都不可能活出自己。

因为仅仅在想法里的东西对我们是没有用的,我们必须建立体验。只有活生生的体验才能改变一个人的潜意识,再完美的理论说教如果没有活生生的体验,一点作用都没有。

如果你在生活中也感到迷茫、焦虑、提不起动力,或者你身边的朋友面临这样的状况,欢迎来到我的直播间,咱们一起重塑自我,来一场中年叛逆吧!

下周六,我将和混沌大学的同学们一起聊聊如何活出非凡的自己。

来一场中年叛逆吧,活出你曾经不敢、讨厌、排斥的那个面相,也许在你所定义的“黑和白”之间走一圈之后,你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

所谓“白”,并不值得你每日歌颂,所谓“黑”,也不值得你每日用它去谴责他人,因为“黑和白”也只是你自己的定义而已,在黑和白之间,扩展出一大片灰度来,从此人生不再设限,活出每一个你想活出的角色来。

阅读原文 立刻预约直播 阅读原文

常见问题

《乘风破浪的姐姐》为什么这么火?

节目火爆不仅仅是因为热点和冲突,更重要的是展现了30+姐姐们自信张扬的魅力,她们不再依靠外界评判,愿意接纳自己、悦纳自己,这反映了时代价值观从单一世界观到多元世界观的转换。

节目中姐姐们与传统女性形象有什么不同?

姐姐们打破了传统女性要温柔贤淑的刻板印象,宁静表现出野心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势,张雨琦展现天真任性和口无遮拦,这些都代表了过去中国女性不曾走入的禁区,是一场女性社会化审美的巨大变革。

什么是"活出自己"的关键?

活出自己的关键在于建立体验,而不仅仅停留在想法里。只有活生生的体验才能改变一个人的潜意识,再完美的理论说教如果没有体验,一点作用都没有。必须勇敢尝试,活出曾经不敢、讨厌、排斥的面相。

为什么很多人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很多人活成讨厌的样子是因为长期活在面具下,为了求存只表现能被群体认可的一面,慢慢失去了和真实自我的连接。即使有机会尝试,也丧失了连接内在真实热情和渴望的能力和勇气。

如何理解"中年叛逆"的意义?

中年叛逆意味着活出曾经不敢、讨厌、排斥的面相,在黑和白之间扩展出一大片灰度,让人生不再设限。通过体验不同角色,才能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不再被自己定义的"黑和白"所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