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了宗教思维,你就学会了谦卑

一心向往着悟性,专心寻找睿智。

课前热身戳下面小视频,精彩预告抢先看☟:戳此领取听课资格,即可观看完整课程这节课聊什么:宗教思维的特点是什么?信仰,作为宗教凝视的核心问题,它的特征、本质与认知来源分别是什么?它与幻想的区别是什么?宗教围绕着「智慧」救世济俗。基督教体现了一种怎样的智慧?基督教的救赎智慧是什么?佛教体现了一种怎样的智慧?佛教的救赎智慧是什么?它对人的认知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有哪些?

精彩观点

1. 宗教的思想,首先选择了一个超越者,超越人性,超越自然,还存在一个终极的东西。

2. 宗教的动机是因为人作为一个有限性的存在,面对无限性的险恶的生存环境、存在环境,他必须寻找到一种绝对的依靠感(the feeling of absolute dependence)。

3. 对于宗教信仰来说,科学上的证伪对它毫无作用。如果永远用哲学的态度来怀疑它、挑战它,甚至带着拥抱的态度想要证明它,证实也好,证伪也好,都不是宗教的思维方式。

4. 任何东西当你看到总体性东西,你会变得谦卑的。你必须先变得谦卑,才能悟,换句话说,你要信,你才能接受那个真实的东西。

5. 「通达的洞见属于我,既能明断又果敢」(源于《智慧七柱》),这是基督教的智慧观。有了这种智慧,你在现实生活中就不会做违背这种智慧,通过不断模仿,洗刷由于原罪所获得的死亡,最后走进永生的状态。

6. 把佛教往智慧角度讲,佛教宣称的救赎,是把人从一个生老病死轮回,称为苦的此岸带到超越苦的宁静的彼岸,这种救赎也围绕智慧来的。

7. 我们一辈子终身学习的目的就是要不断征服你的傲慢与偏见,获得你的理智与情感,或者换句话说,获得正确的意义和对于世界的敏锐度。

8. 认知决不会意味着我知道的越多就是认知了,当你知道了自己真是没法懂一些东西的时候可能才是认知的开始。

9.「侧耳聆听智慧,一心向往着悟性,专心寻找睿智」,如果这能够变成你持续不断的状态,成为你的品质一部分的时候,你就获得了智慧。

常见问题

宗教的本质是什么?

宗教的思想首先选择了一个超越者,超越人性,超越自然,指向一个终极的东西。其动机源于人作为有限性的存在,面对无限性的险恶生存环境,必须寻找到一种绝对的依靠感(the feeling of absolute dependence)。

宗教信仰与科学、哲学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对于宗教信仰来说,科学上的证伪对它毫无作用。如果永远用哲学的态度来怀疑它、挑战它,甚至带着拥抱的态度想要证明它(证实或证伪),都不是宗教的思维方式。信仰的凝视方式与这些截然不同。

为什么说宗教思维能让人学会谦卑?

任何东西当你看到总体性东西,你会变得谦卑。你必须先变得谦卑,才能悟,换句话说,你要信,你才能接受那个真实的东西。认知绝不意味着我知道的越多就是认知了,当你知道了自己真是没法懂一些东西的时候可能才是认知的开始。

基督教体现了一种怎样的智慧?

基督教智慧观源于《智慧七柱》:'通达的洞见属于我,既能明断又果敢'。有了这种智慧,你在现实生活中就不会做违背这种智慧的事,通过不断模仿,洗刷由于原罪所获得的死亡,最后走进永生的状态。

佛教的救赎智慧是什么?

把佛教往智慧角度讲,佛教宣称的救赎,是把人从一个生老病死轮回、称为苦的此岸,带到超越苦的宁静的彼岸,这种救赎也是围绕智慧来的。它旨在帮助人们摆脱苦难的循环。

终身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我们一辈子终身学习的目的就是要不断征服你的傲慢与偏见,获得你的理智与情感,或者换句话说,获得正确的意义和对于世界的敏锐度。这是一个持续提升认知和智慧的过程。

如何才能获得智慧?

'侧耳聆听智慧,一心向往着悟性,专心寻找睿智',如果这能够变成你持续不断的状态,成为你的品质一部分的时候,你就获得了智慧。这需要持续的专注和内在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