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人进屋一定要脱鞋?

因为房屋本身就是一张巨大的“家具床”。

去过日本的同学也许有这样的印象,无论是去日本人家里登门拜访,还是去居酒屋用餐,都会看到玄关处整整齐齐地摆着一排鞋子。为什么日本人进屋一定要脱鞋?日本建筑与工业设计大师黑川雅之说,在日本,房屋不是建筑,“一个巨大的家具床”才是比较贴切的一种解释。

在日本,室内的地板被称作“床(yuka)”,作为建筑要素的地板,犹如床板一样,是一块被抬起来,与土地隔离的平面。当人们走到门前,便脱去鞋袜,开始了在床板上的日常生活。

2017年4月15日,黑川雅之将来到研习社,他将用日本审美的独特视角,带领我们一起思考《产品之美的七个理论》。文末可直接报名,社员免费听课。

日本的房屋与西方的建筑是截然不同的。

当被追问,日本的房屋是否属于建筑时,这确实是一个必须要弄清楚的重要问题。

“一直以来日本人就像外国人一样,依靠西方建筑风格的理解方式在诠释着日本传统房屋的美感。”

在明治维新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对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是绝对盲从的。不仅是生活习惯的绝大部分被西化了,连传统的茶道,也采用了坐在椅子上泡茶的“立礼”形式,催生和创造出了西化的茶道;室内的榻榻米上被铺了地毯,放置了洋式的木床;在我们的建筑教育中,历史悠久的日本传统木工不在其列,纳入教科书的净是些西方的东西;在思想方面,也学会了自由民主和个人主张......日本的思想都被抹上了浓重的西方文化的色彩。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俨然已经成为了西方世界观的奴隶。因此,一直以来日本人就像外国人一样,依靠西方建筑风格的理解方式在诠释着日本传统房屋的美感。

“在任何的室内空间里,你只要摆上食盒就可以让它成为饭厅,只要铺上被褥就成了卧室,放好坐垫就是一间客厅。”

用途自由的室内空间,用拉门随意调节大小并隔离光线。让我们再尝试回顾一下那开放的日本空间吧,与户外空间有着惊人延续感的室内空间是多变的。在任何的是室内空间里,你只要摆上食盒就可以让它成为饭厅,只要铺上被褥就成了卧室,摆放好坐垫就是一间客厅。

自由自在的房屋空间用途,催生了个性化的餐桌文化以及可以摞起来搬运的道具——食盒。在欧洲,连可以轻松装运食物的配套食盒都没有,也无从完成这样的空间变化了吧。所以,日式房屋中的各种空间,其用途都是临时的,可以被称为“假(日语中为临时的意思)”的空间,任何一个空间都能够轻易变身,转换功能。这个西方的建筑概念实在是有着天壤之别。

“较之建筑,人进入的是‘一个巨大的家具床’,才是对日本房屋比较贴切的一种解释。”

日本随处可见的“入室脱鞋”标志。

日本传统的木质结构房屋,虽然也被其他国家称之为“建筑”。其实我认为日本是没有所谓的建筑概念的,不但没有建筑,连家具、城市的概念也都是没有的。在西方,有着城市、建筑、家具、道具等相关的诸多名词,形成一个严谨的金字塔序列,而日本则连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都不去做清晰的界定分别。

如果说内外有别的话,那就是进房屋之前在玄关必须拖鞋。所以,较之建筑,人进入的是“一个巨大的家具床”才是对日本房屋比较贴切的一种解释。

在西方,进了房间照样可以穿着鞋子,只有在上床之前才会脱掉鞋子。而日本的房屋是一张巨大的床,就像一件家具。这个“家具”里能够放进比普通日用品大许多的东西,用途非常广泛。

西方的建筑内部是可以穿鞋的,进入室内以后,要么坐在椅子上,要么就站着。在日本的房屋内如果把西式家具搬进来,会显得非常怪异。这是因为日本房屋本身就是家具,在家具里面又放上家具,永远是无法想象的。

在日本东京,既没有一个可以被称为广场的地方,也没有典型的城市构造。虽然也有道路,但却像迷宫一样残差无序,并没有起到西方城市概念中道路应有的空间规划作用。东京几乎只是一个由庞大的高层建筑物构成的村落式集合体。

所以从概念上来说,我认为东京不属于城市,日本也没有建筑,甚至可能连家具都没有。只是到了现代,随着环境下别无选择的衍生品。

尽管如此,被西化的日本建筑中仍然保留着日本房屋的审美观念。我认为这是因为日本人特有的对自然的态度,让多变和自由,这种审美意识融入了我们的DNA中了吧。

*本文节选自黑川雅之《日本审美的八个意识》,欢迎转发分享。

常见问题

为什么日本人进屋一定要脱鞋?

在日本,房屋被视为'一个巨大的家具床',室内的地板被称作'床(yuka)',是一块被抬起来与土地隔离的平面。脱鞋意味着开始在床板上的日常生活,这是日本房屋与西方建筑的根本区别。

日本房屋与西方建筑有什么本质区别?

日本房屋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建筑,而是'一个巨大的家具床'。日本没有清晰的建筑、家具、城市概念之分,室内外空间界限模糊,房屋用途自由多变,与西方严谨的金字塔式空间序列截然不同。

日本房屋的空间使用有什么特点?

日本房屋空间用途自由多变,任何室内空间只需摆上食盒就成为饭厅,铺上被褥就是卧室,放好坐垫就是客厅。这种临时性、可转换的功能空间被称为'假的空间',与西方固定功能的建筑概念完全不同。

黑川雅之如何评价明治维新后日本的西化现象?

黑川雅之认为明治维新后日本对西方思想价值观绝对盲从,生活习惯大部分被西化,传统茶道改为坐在椅子上的'立礼'形式,建筑教育中日本传统木工被排除,日本思想被抹上浓重西方文化色彩,成为西方世界观的奴隶。

东京的城市规划有什么特点?

东京没有一个可被称为广场的地方,也没有典型的城市构造。道路像迷宫一样参差无序,没有起到西方城市概念中道路应有的空间规划作用。东京几乎只是由庞大的高层建筑物构成的村落式集合体,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