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鸡排哥?

6元的鸡排卖出600元的情绪价值!鸡排哥爆火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

鸡排哥的背景:从下岗工人到“鸡排世家”

鸡排哥(李俊永)是江西南昌人,今年48岁,在景德镇生活了42年。他的人生轨迹与无数中国普通劳动者相似: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陶瓷厂工作,却遇上了企业改革下岗潮。下岗后,李俊永做过三年厨师,后来因为孩子出生,生活压力增大,他选择投入小吃行业。从土家酱香饼、鸡蛋饼到菜饼,他在小学门口一待就是七年。这段经历奠定了他对小吃行业的深刻理解,也积累了一批忠实顾客。

鸡排哥的爆红,离不开他背后强大的“鸡排家族”。走红后,他的家属亲戚都赶来做外援,网友亲切地称呼他们为“鸡排世家”,每天都会解锁新人物:“鸡排嫂”“鸡排舅”“鸡排奶奶”“鸡排侄儿”。

  • 鸡排嫂:最强辅助,负责腌制鸡排、炸鸡排,项目各个环节都有她忙碌的身影。
  • 大舅子:最先赶来帮忙,负责裹面包糠,打下手。
  • 侄子:扇扇子,安慰粉丝,腌鸡裹粉,样样都来。
  • 母亲:“鸡排奶奶”负责看守货物,与粉丝和顾客打招呼,永远笑容挂在脸上。

在爆火之前,鸡排哥就免费教亲戚炸鸡排技术,让下岗没有活干的亲戚也找到了谋生出路。他从不把自己的技术藏着掖着,而是秉持“有财大家一起发,有钱大家一起赚”的理念。

“鸡排主理人”的单点击穿策略

熟悉混沌单点击穿思维模型的同学一定知道,单点击穿有三个原则,鸡排哥能把单一产品——炸鸡排击穿,离不开他对至少以下三个原则的坚持。

1.产品品质

鸡排哥的成功,首先建立在产品本身的过硬素质上。在当下鸡排市场动不动就卖12-15元的环境下,鸡排哥坚持6元定价多年未涨,这一定价策略看似“反商业”,实则精准抓住了消费者对“实惠”的渴望。更难得的是,他没有因低价牺牲品质:选用非冷冻鸡胸肉、现调面糊、每日更换植物油,单份成本约4.5元,利润空间仅1.5元左右。在“科技狠活”仍十分普遍的今天,这种对原料的坚持无形中建立了宝贵的信任感。

鸡排哥的产品哲学朴素而有效:“炸不好,我心里过不去”。他坚持每个鸡排必须180度油温炸满3分钟,确保外脆里嫩。这种对制作流程的执着,堪比景德镇当地匠人雕琢瓷器的专注,把一块普通的鸡排炸出了“工匠精神”。

2.情绪价值

如果说产品质量是骨架,那情绪价值就是让产品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鸡排哥的将2平方米的摊位打造成了一个“情绪小站”:“塑料袋6块,鸡排免费,如果你的袋子被风吹走,那么我将不会承认收了你的钱”“你可以拒绝我,但是请你不要拒绝美味”“做完你的做你的”这些被网友称为“鸡排语录”的幽默表达,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形成了品牌的二次传播力。

网友戏称“6元鸡排吃出60元体验”,恰恰点出了他的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把交易场景变成了情感互动场。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消费者渴望的不仅是食物,更是被看见、被回应的温暖。鸡排哥用真诚的互动,满足了这种深层情感需求。

3.规则化运营

鸡排哥的运营智慧,体现在他那一套被网友调侃为“规则怪谈”的体系中。

  • 差异化定价:学生凭校徽可享5元优惠,12点后加价1元作为“拖延惩罚”,四点半后专注服务学校学生。
  • 限购规则:从最初每人5份逐步调整到2份,确保更多人能品尝到。
  • 排队管理:发放印着“景德镇我来了”的排队卡,让长队变得秩序井然。

这些看似复杂的规则,实则精准锚定了核心客群——景德镇五中的学生群体。每日16:30后收起“散客接待”纸牌,专注服务放学时段的学生,这种“放弃全客群、做透专属流量”的策略,让黄金时段服务人次从混合客群的120+提升至200+,学生复购率高达“每周至少3次”。

规则化运营构建起独特的竞争壁垒,让鸡排哥的小摊实现了“可预测、可控制”的高效运作,相比传统地摊“看天吃饭”的混乱状态,形成了显著的效率优势。

“单点击穿就是通神”,鸡排哥能否超越现有阶段的小作坊的模式,进而打造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鸡排品牌,成为下一个蜜雪冰城呢?当然,或许我们不该这么早就有这么高的期待。

品牌公关

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人带火一座城"的故事并不鲜见。从"王婆说媒""点燃"开封,到"最懂你的理发师"李晓华带火怀化,再到如今"鸡排哥"成为"流量担当",事实一再证明,最强大的流量密码从来不是精心策划的营销套路或刻意塑造的"完美人设",而是藏在流露本真的细节之中。

"鸡排哥"的走红,让更多人看到千年瓷都更有烟火气、更具亲和力的一面,为景德镇带来了差异化的记忆点。这背后,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守护和托举。对于景德镇文旅来说,"鸡排哥"只是个浪头,绝不是尽头。游客排队三小时拿到鸡排,如果发现车不好打到、住宿参差不齐、景区体验拉胯、治安也不让人放心,那这波"泼天富贵"很快就会冷下去。

为什么企业需要公关?鸡排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鸡排哥与景德镇,堪称人与城的"双向奔赴"。一方面,"鸡排哥"需要这座城市给他一个稳稳当当的营商环境。另一方面,景德镇也需要"鸡排哥"讲述城市故事。真正的双向奔赴,不在一时热闹,而在长久共生。

当地居民对"鸡排哥"的走红也感到欣喜。有当地居民表示,景德镇能出现这样一张"名片",感到很光荣,希望"鸡排哥"能带动当地发展。从更深处讲,景德镇的底气,本来就在千年窑火和"中国制造"的工匠精神,也在那些像"鸡排哥"一样,把小事做到极致的勤勉市民。

个人IP走红后,鸡排哥展现了难得的商业定力。面对突然涌来的流量,他没有选择常见的变现路径:不涨价、不搞加盟、不扩大经营规模。亲戚辟谣“赚千万”的传闻,透露他走红前日均利润三四百元,走红后增至六七百元——这份收益是“每天炸800份鸡排、手都酸了”的辛苦钱。

鸡排哥走红后,当地政府的快速反应。昌江区城市管理局考虑到他原来在景德镇市第五中学附近的摊位前有排长队的现象,为防止影响学校附近的交通秩序,为其安排了新的便民摊位。更引人注目的是,鸡排哥现身景德镇文旅座谈会,并荣获 “景德镇文旅推荐官”称号 。他在座谈会上的发言,远远超过一个普通小商贩的格局,有人形容他是 “拖拉机的外表,法拉利的谈吐” 。他从自身谈起:“国庆了,我们工作的重心,第一就是把控食品安全问题,把控卫生问题。”随后上升到整个市的格局:“国庆人流量比较大,我要做的就是把产品及时制作出来,尽量不要产生负面的消息,让所有人都对景德镇的印象是正面的,积极的。”

商业活动的第一性原理

潮水退去,经济下行压力下,商业需要回归第一性原理——所有商业活动的本质,都是基于价值交换的人际合作关系。鸡排哥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在算法能计算一切的时代,唯有"真心"是数据算不出来的。当商业回归"把人当人"的本质,当真诚取代套路成为底色,即使是一块普通的鸡排,也能炸出全网的关注。

在过度营销、套路横行的商业环境中,鸡排哥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众多"聪明"商业模式的愚蠢,也映出了"笨拙"经营策略的智慧。这才是鸡排哥给我们最珍贵的商业启示: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唯有对诚信、品质和人际关系的坚守,是商业永不褪色的底色。

鸡排哥的直播间实时在线人数超过1万人

参考资料

  1. 《“鸡排哥”爆红:流量之下,坚守才是真“底色”》丨荆门新闻网
  2. 《爆火的“鸡排哥” 殊途同归的流量密码》丨北京商报
  3. 《“鸡排哥”为何走红?答案藏在情绪价值里》丨成都商报
  4. 《游客拿景德镇的盘子去鸡排哥那排队 鸡排哥成新晋网红地标》丨网易新闻
  5. 《江西鸡排哥火爆出圈,6元鸡排吃出60元快乐,他的火爆能复制吗?》丨网易号“之乎者也小鱼儿”

如果你不想错过AI时代的红利;如果你正在寻找AI落地的系统方案;如果你渴望与2000多位AI先行者学习;那么,这场大课,你绝对不要错过!混沌2025AI应用成果大课(含大展)将于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江苏无锡飞马水城举办,届时,全国2000多位AI创新者与AI领域的著名企业家、投资人、AI创新专家将参与其中。

常见问题

鸡排哥的定价策略是什么?

鸡排哥坚持6元定价多年未涨,在当下鸡排市场12-15元的环境下显得非常实惠。学生凭校徽可享5元优惠,12点后加价1元作为“拖延惩罚”,四点半后专注服务学校学生。

鸡排哥的产品品质如何保证?

鸡排哥选用非冷冻鸡胸肉、现调面糊、每日更换植物油,单份成本约4.5元。他坚持每个鸡排必须180度油温炸满3分钟,确保外脆里嫩,秉持“炸不好,我心里过不去”的产品哲学。

鸡排哥提供了哪些情绪价值?

鸡排哥的摊位被称为“情绪小站”,通过“鸡排语录”如“塑料袋6块,鸡排免费”等幽默表达与顾客互动,把交易场景变成了情感互动场,让消费者感受到被看见、被回应的温暖。

鸡排哥的运营规则有哪些?

鸡排哥实行差异化定价、限购规则(从5份调整到2份)和排队管理(发放排队卡)。每日16:30后专注服务学生群体,这种规则化运营让黄金时段服务人次显著提升。

当地政府对鸡排哥走红有何反应?

昌江区城市管理局为防止影响学校交通秩序,为鸡排哥安排了新的便民摊位。鸡排哥还现身景德镇文旅座谈会,荣获“景德镇文旅推荐官”称号,体现了当地政府的守护和托举。

鸡排哥走红后的商业选择是什么?

面对突然涌来的流量,鸡排哥没有选择涨价、搞加盟或扩大经营规模。他保持商业定力,走红后日均利润从三四百元增至六七百元,坚持通过辛苦劳动获得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