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咖啡的痛点【一页一菩提】

创业过程中,如何找到用户的痛点?看看龚焱教授这个咖啡的故事,你可能会有所顿悟。本周五,龚焱教授还会来到研习社

创业过程中,如何找到用户的痛点?看看龚焱教授这个咖啡的故事,你可能会有所顿悟。本周五,龚焱教授还会来到研习社《产品创新》的课堂上,与斯坦福大学产品设计学院教授Barry Katz对话,碰撞中西极致产品的创新之道,届时本公号会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龚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一切创业的本质都是围绕着为用户创造价值进行的,而创业者自身和新创企业则从中获取一部分价值。也就是说,价值创造是一切创业的本质。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有两个最关键的要素:一个是用户痛点的捕捉,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用户的痛点到底在哪里;另一个是如何提供一个解决方案,从而来解决这个用户痛点。

咖啡的痛点在哪里?

我是一个咖啡爱好者,喜欢一切跟咖啡相关的故事。现在先以一个咖啡的小案例,作为捕捉用户痛点和提供解决方案的开局。我们知道,当痛点的捕捉和解决方案两者高度重合的时候,就能够为用户以及企业自身带来巨大的价值。

我们经常可以在美剧中看到这样一幕:家庭主妇每天早晨起床很匆忙地为家人煮上一罐咖啡,在准备咖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很多痛点。

一个美国家庭平均每天大约消耗19.1杯饮料。其中,排名第一的饮料是自来水,大概占5杯;排名第二的是碳酸饮料,也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可乐,大概占5杯;排名第三的就是咖啡,占到了2.48杯。咖啡是美国家庭中一个非常大的饮料类别。

请思考,在准备咖啡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痛点?

首先,咖啡的准备过程非常复杂,而清洗过程又很麻烦。一杯咖啡从准备到最终能够喝上的时间非常长,而我们都知道,时间在早晨尤其宝贵。清洗杯具的过程也非常麻烦,大家喝完咖啡都不愿意承担清洗的工作。

另外,咖啡还有一个痛点,就是传统的咖啡口味单一。准备一大罐咖啡之后,不管家庭成员愿不愿意,每个人一杯,都是一种口味,没有选择。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这罐咖啡喝不完,咖啡无法回收,也会产生相应的浪费。

我们再来看看传统的咖啡制作壶。在准备过程中,咖啡壶会提示你制作咖啡需要几步,它会告诉你在某一步需要加入两调羹的咖啡以及六盎司的水。 两调羹的咖啡到底是多少,六盎司的水到底是多少,很多小白用户没有概念,所以这样就会造成每次要么咖啡放多了,要么水放多了,每次咖啡在品质上都会有细微的差异。

绿山咖啡的解决方案

针对这些痛点,绿山咖啡公司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

针对痛点一,等待时间和清洗麻烦,它提出了"胶囊式单杯咖啡"的解决方案。把咖啡分入单个胶囊杯,用户只需把这个胶囊杯放入咖啡机,然后选择全杯或者半杯模式,10秒之内就可以喝上咖啡。喝完咖啡之后,只需把空的胶囊杯丢弃,根本不需要任何后续清理工作。

我们来看一杯咖啡的成本。比如星巴克的一杯卡布奇诺,价格大概在3.5到4美元之间。其中,咖啡豆的成本大约3美分,纸杯的成本大约7美分,最贵的部分是牛奶,大约 23美分。所以在一杯卡布奇诺里,原料成本加起来大概33美分,占总成本的接近10%。在整个咖啡产业链里,传统模式处在产业链低端,干的是最苦的活,获取的是最低的价值。

我这里有一组数据,转型之后,也就是说将同样数量的咖啡分装到胶囊杯里,一个胶囊杯的售价大约67美分,这样就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的价值空间。我们可以估算,分装在胶囊杯里的咖啡和放在常规咖啡杯里的咖啡的量基本上相等,但通过这种模式的切换,它的价值从3美分提升到了67美分。

绿山咖啡公司对咖啡机行业也带来了一个巨大的价值重构。2004年,咖啡机销售数量大约是2670万台;6年之后,也就是2010年左右,咖啡机销售数量下降到了2500多万台。咖啡机销售数量在6年之后不升反降,这是一个什么市场?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夕阳行业,已经进入完全停滞的状态。

但是,在整个行业的停滞状态下,单杯胶囊式咖啡机的销售数量却从2004年占比5.5%,提升到了2010年占比19.4%。也就是说,绿山咖啡公司不但为自己开辟出来一片天地,也为整个行业开辟了巨大的空间。单杯胶囊式咖啡机占比现已达到将近30%。

我们都知道,当用户痛点和解决方案高度吻合的时候,它带来的价值也可以体现在它的整体安装量上。绿山咖啡公司从2006年开始转型,至今这种单杯胶囊式咖啡机在家里和工作场合的安装总量,已经达到了将近1600万台。每台咖啡机每天的消耗量大约是一杯,也就是说,每台咖啡机每年消耗的胶囊杯是300多个。2013年绿山咖啡公司胶囊杯的销售数量大概是60亿个,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模式转型,随着为用户痛点提供新的解决方案,绿山咖啡公司打开了一个极大的价值空间。

再来看看绿山咖啡公司股价的变动。2005年,资本市场对它的估值是非常屈辱的1亿美元。转型之后股价飙涨,2011年达到顶峰,估值达到了150亿美元,增加了将近150倍。但在2011-2012年间,由于当时它的两个核心专利过期了,跌掉了近八成的市值。资本市场认为绿山咖啡公司在专利失效之后,所有的技术壁垒将消失,其他的主要竞争对手将进入,它可能在新的竞争中间难以保持竞争优势。

但从2013年开始,资本市场重新评估了绿山咖啡公司。虽然专利已经失效,但是由于它巨大的安装量,以及独特的解决方案所带来的用户体验和用户黏性,所以它依然具有一定的持久性。绿山咖啡公司的股价又创新高。

2014年2月,绿山咖啡公司的股价在一天之内从80美元左右跳涨至120美元,飙升的原因是可口可乐宣布以12.5亿美元的价格购买它10%的股份,并决定和它在2016年联合推出单杯式可乐机。也就是说,它的平台式咖啡机将进入冷饮这个领域,可乐的生产模式也将发生结构性的变化。

因此,创业的两个关键问题就在于如何去定义用户痛点和解决方案,如何去验证用户痛点和解决方案。

我们在定义用户痛点和解决方案时,不管使用多么精妙的方式,那都只是前提和假设,它都和真实的用户痛点和解决方案有一定的差距。所以,精益创业方法论的重点就在这两个方面。

(选自龚焱《精益创业方法论》,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常见问题

创业过程中最关键的要素是什么?

创业过程中有两个最关键的要素:一个是用户痛点的捕捉,即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用户的痛点所在;另一个是如何提供一个解决方案来解决这个用户痛点。当痛点的捕捉和解决方案高度重合时,就能为用户和企业带来巨大价值。

传统咖啡制作存在哪些痛点?

传统咖啡制作存在几个痛点:准备过程复杂且清洗麻烦,耗时较长;口味单一,无法满足家庭成员的不同偏好;如果咖啡喝不完会产生浪费;此外,咖啡壶的用量指示(如两调羹咖啡、六盎司水)对新手用户不直观,容易导致每次冲泡品质不一。

绿山咖啡是如何解决传统咖啡痛点的?

绿山咖啡提出了“胶囊式单杯咖啡”的解决方案。用户只需将咖啡胶囊放入咖啡机,选择全杯或半杯模式,10秒内即可喝上咖啡。喝完只需丢弃空胶囊,无需清理。这种模式不仅简化了流程,还通过单杯设计避免了浪费和口味单一的问题。

绿山咖啡的转型带来了哪些价值提升?

绿山咖啡的转型极大地提升了价值空间。传统模式下,咖啡豆成本约3美分;而分装到胶囊杯后,每个胶囊售价约67美分。同时,它为整个咖啡机行业开辟了新空间,单杯胶囊式咖啡机占比从2004年的5.5%提升至2010年的19.4%,安装总量达近1600万台,年胶囊销量约60亿个。

绿山咖啡的股价变动反映了什么?

绿山咖啡的股价变动反映了其模式创新的市场认可度。2005年公司估值仅1亿美元,转型后股价飙涨,2011年达150亿美元峰值。2011-2012年因核心专利过期,市值跌去八成,但2013年后资本市场重新评估其用户黏性和安装量优势,股价回升。2014年因可口可乐投资合作,股价单日从80美元跳涨至12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