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宇宙,灭霸没有考虑过的一个问题 | 由复仇者联盟想到的

放心,没有剧透

在上一部的《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中,最后超级大反派灭霸用一个响指消灭了全宇宙一半的生物。作为宇宙计生委的他,自有一套“人口控制理论”。在知乎上,关于灭霸理论的话题也大都集中在人口控制问题,比如下方的万赞回答。

提出递弱代偿假说

王东岳的递弱代偿假说来自于对达尔文进化理论中3个破绽的洞察。

第一、 为何生物都是从简单到复杂进化的?

达尔文讲生物变异是随机的,那么达尔文从来没有讨论过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物种演化的总体态势却是定向的,即从简单到复杂。

尽管你在达尔文进化论中能看到达尔文一再表述,物种从低级到高级,从原始单细胞生物,一直到灵长目到人类,但是达尔文讨论变异是随机的,那个时候基因学说还没有出现。

那么变异的随机性和选择的定向性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达尔文在他的书中完全没有讨论,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漏洞。

第二、 越高级的物种,为何灭绝速度越快?可实际上越高级的物种灭绝速度越快,灭绝范围越广,这又是达尔文没有讨论的问题。尽管达尔文书中有一个专有章节讨论生物绝灭,但是他却没有把它梳理成一个系统来讨论。这可能是达尔文当时没有意识到灭绝本身其实是有一个系统性的差别的,要么就是他不由自主地为了论证他的主题而忽略和回避了这些问题。

最早最原始的低级生物——单细胞生物,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38亿年,但是从来没有灭绝过。中等生物比如恐龙,在地球上只存在了1亿6千万年就灭绝了。学界有的认为恐龙是逐渐灭绝的,有的认为是行星撞击导致灭绝的,无论如何,即便是行星撞击,比恐龙低级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没有灭绝。再看地球上的高级动物——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在地球上总共存在了7千万年到9千万年。作为哺乳动物的一纲,在人类出现以前,绝大多数的哺乳动物都灭绝了。灵长类动物中最先进的一族直立人,在地球上只出现了300万年到500万年,数万年前全部灭绝。而今天地球上的现代智人,存在了还不到20万年。

第三、 自然选择只讲外部条件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内部不断变异的这种现象,它的内在驱动因素完全被忽略。

带着这样的思考和质疑,王东岳经过缜密的逻辑推理,提出了递弱代偿假说。

到底什么是递弱代偿原理?

那么,究竟什么叫递弱代偿原理呢?在对这个理论做描述之前,先来定义一个新概念,存在度。

存在度是表征物质的存在的一个概念。衡量存在度的大小需要考虑3个指标:

  1. 物种或物类总的质量分布
  2. 物种或物类总的存在时间
  3. 物种或物类的衍存稳定性

这样我们就可以对递弱代偿原理做出一番解释了:

存在度越高的原始物质形态,它的属性和能力反而越低;存在度越低的高级发展物种,它的属性和能力反而越高——递弱

随着的物种或物类的衍化发展,由于其存在度越来越低,那么就需要越来越高的外界能力进行代偿,二者加起来才形成这个物种稳定的存在阈——代偿

递弱代偿原理是如何被推倒出来的?

逻辑奇点1:质能方程,E=mc^2

在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中,揭示了能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即能量态和质量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另外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得知,宇宙以前存在一个奇点大爆炸,在这个点之前,物质的存在是能量态,大爆炸之后,部分能量转化成了质量态。

知道了能量态和质量态的关系,我们再看下一个逻辑。

逻辑奇点2:熵增定律

熵增定律是一个非常根基的定律,它是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关于能量态的定律。熵增定律预示着,能量态的演化是从有序到无序的,即熵增,且不可逆。

那么,把这两个逻辑奇点结合到一起,我们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熵增在能量态中的表达式是从有序到无序,而能量态和质量态又可以进行转换,那么熵增定律在质量态中的表现是怎样的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东岳先生提出了存在度概念,并且把熵增定律在质量态中的表达做了如下定义:

熵增在质量态中表现为物质存在度不可逆的流失、下降。

说的通俗一些,就是下图中的论断。

下面我们用几个例子对递弱代偿原理做一些解释。

例1:元素周期表

在元素周期表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越原始的物质,存在度越高,越后衍的物质,存在度越低。

氢元素和氦元素都是宇宙中非常古代的物质形态,H(氢)在宇宙中质量比例是76%,He(氦元素)质量占比18%,其他的90余种元素,总共占比不到4%。

例2:生物进化

在生物学上,我们回到之前提出的进化论的破绽,用更多的数据来说明。在地球生物演化历史上,各个物种的存活周期如下:

  • 单细胞生物:35亿年
  • 多细胞生物:5.7亿年
  • 爬行动物:1.6亿年
  • 哺乳类动物:7000万年
  • 人类:300万年
  • 智人:20万年

结论:越后衍的物种,整体存活周期越短,存在度越低,越不稳定。

正因为越后衍的物种存在度越低,所以这给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作为最高级的物种,却面临最恶劣的生存环境。

科技的发展,是由于生物(人类)内在生存度的降低,从而不得不借助外力(代偿度)来提升我们的生存能力。

或许未来某一天,人类已经进化的只剩下的一个大脑,其他的功能全部被科技所替代。

递弱代偿对我们的启示

递弱代偿虽然是哲学意义上的理论,但是在商业上对我们依然存在指导意义。

  1. 既然分工和分化的总趋势不可逆,那么商业分工中的某些特定环节的价值,只能上升,不能下降。让中间环节优化能力。比如取消汽车经销商悖论。
  2. 只要市场上存在合格的供应商和外包商,就应该外包出去,这才是最优的安排。只应该做一件事,把这件事做好做绝,成为其他企业的依存条件,这样才能成功。
  3. 未来企业和企业之间也会形成这种分化、残化、再融合的过程。未来的企业间的竞争是群团化的竞争,是产业链条和产业链条之间的竞争。因此,企业与企业之间会互相组合,提高自己的代偿能力,形成新的企业群团。
  4. 如果追逐长期稳定,在分化上就要萎缩,回到更原始的状态,与外界的结构度低的状态。从这一点说,小而美的企业反而最稳定(类似单细胞生物)

(完)

常见问题

什么是递弱代偿原理?

递弱代偿原理指出,存在度越高的原始物质形态,其属性和能力反而越低;存在度越低的高级发展物种,其属性和能力反而越高(递弱)。随着物种或物类的衍化发展,由于其存在度越来越低,就需要越来越高的外界能力进行代偿,二者加起来才形成这个物种稳定的存在阈(代偿)。

王东岳对达尔文进化论提出了哪些质疑?

王东岳指出了达尔文进化论的三个破绽:第一,生物变异是随机的,但物种演化总体态势却是从简单到复杂的定向发展;第二,越高级的物种灭绝速度越快,而达尔文没有系统讨论这个问题;第三,自然选择只讲外部条件对生物的影响,忽略了生物内部变异的内在驱动因素。

如何衡量物质的存在度?

存在度是表征物质存在的一个概念,衡量存在度的大小需要考虑三个指标:物种或物类总的质量分布、物种或物类总的存在时间、以及物种或物类的衍存稳定性。越原始的物质存在度越高,越后衍的物质存在度越低。

递弱代偿原理在元素周期表中有何体现?

在元素周期表中,越原始的物质存在度越高,越后衍的物质存在度越低。例如氢元素和氦元素是宇宙中非常古代的物质形态,氢在宇宙中质量比例是76%,氦元素质量占比18%,而其他90余种元素总共占比不到4%。

递弱代偿原理对商业有何启示?

递弱代偿原理对商业有三点启示:第一,商业分工中的特定环节价值只能上升不能下降,企业应该专注于做好一件事;第二,未来企业间会形成群团化竞争,产业链条之间会互相组合提高代偿能力;第三,小而美的企业反而最稳定,类似单细胞生物的存在状态。

为什么说人类作为最高级物种面临最恶劣生存环境?

根据递弱代偿原理,越后衍的物种存在度越低,整体存活周期越短。数据显示单细胞生物已存在35亿年,多细胞生物5.7亿年,爬行动物1.6亿年,哺乳类动物7000万年,人类300万年,智人仅20万年。人类作为最高级物种,存在度最低,因此面临最不稳定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