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5年后中国AI将超越美国

这是一份关于AI与未来的认知清单

我们都知道,这一波AI浪潮是由深度学习引领的。它在一个行业中的普及速度取决于该行业的特征。

AI在一个行业中崛起的五个要素

  1. 大数据量,越大越好。
  2. 庞大的计算量。
  3. 数据精确、实际场景,并做客观标注。
  4. 相对单一的领域。
  5. 优秀的AI科学家。

海量的数据来自于哪里?

互联网上的各种行为通过标注最容易成为数据。比如我用美图自拍后,分享就被标注为美,储存被标注为不错,删除被标注为差。这样标注的数据越多,美图就会让你的照片越来越漂亮,它也能得到更多的收入。这形成了AI的第一波浪潮。

传统企业的数据收集源自对流程的管理,比如银行可以通过一个人每月的流水推算出他的信用、身价等,还有如果线上和线下结合的话,一个用户的数据可以完全打通,这也是新零售能成为零售业下一个风口的原因。这是AI的第二波浪潮。

除此之外,此前从未存在过的感知数据,也被收集起来做AI。比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传感器等等,相当于给机器加了眼睛、耳朵,把视频、音频等数据化,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应用。这是AI的第三波浪潮。

而当软件与硬件相结合,把手和脚赋予AI时,就形成了第四波浪潮。

每一波浪潮都可以帮人类的GDP增加10%,但也可以取代10%人类的工作。

到今天为止的四波浪潮中,美国略为领先中国。但5年之后,中国应该可以全面赶上美国。

这个结论背后有多重原因。我们先看一下中美之间创新模式的不同。

美国最聪明的人都想做一个很轻盈的平台,比如让他们引以为豪的Instagram,十几个人创造一家独角兽公司;而中国的顶级创新者如王兴,却一直做“重”,他在管理着五六十万配送外卖的骑手,花很多时间去优化配送每一单的时间。

让中国创业者走向“做重”的原因,是中国巨大而残酷的市场。

他们必须通过资本的力量把事情做重,从而产生壁垒。比如美团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高筑墙”是说要做非常强的竞争壁垒,一共50万个骑手做出最有效率的配送,竞争对手就打不过你了。“广积粮”就是不断地用融资来滚动,让自己能越做越大;“缓称王”的意思是,当你做出了一个该领域顶级公司的时候,你可能还不要急着称王,你还要有更大的野心,就像今天美团也开始做叫车方向一样。

其实,仅仅在8、9年前,中国的公司产品基本还是基于模仿美国,把美国轻盈的点子转到中国再做一些本地化,但过了几年以后,我们看到从中国的创新模式开始反超,创造出了头条、快手、抖音、摩拜、VIPKID、拼多多、映客、蚂蚁金服等美国没有的模式。

硅谷一直有个错误的思维,觉得一次模仿就终生无法被认可。但在中国,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创业者从模仿美国最聪明的创业者的点子开始,不断进行微创新、迭代创新、集合式创新,最终走向了全新的创新。

由于在中国这个广大的市场中竞争,这些创新公司积累了海量数据,将首先成为AI公司。因此,一旦AI进入应用期,这些务实的创业者将使中国在AI的竞争中获得机会。

比如,中国的移动支付是美国的50倍,这是一个中国式的奇迹。这将使阿里、腾讯拥有更为完整的数据,从而做出Google、Facebook都想不出的事情。而其他创业者,也因此能捕捉到各种消费数据,从中提炼认知,产生有价值的AI应用。

其次,中国的政策优势也让中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

这里说的政策利好并不是补助,而是对待技术的态度和思路。中国政策是基本对技术采取“先放行再理解,若需要才管制”的方式,欧美的模式是大家先辩论一场,把所有的法律都立下了,才让你的技术推出。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移动支付能跑的这么快,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AI也会起来的这么快。中国是愿意花大量的资金来推动基础建设。但在美国并非如此,比如在货车无人驾驶问题上,美国采取的态度是因为会取代太多货车司机的工作,让我们先放缓货车无人驾驶在高速公路的测试。那么哪一种政策更会推动我们的AI技术呢?

但要在5年后领先美国,中国还要考虑两个因素。

一个是半导体是否能够追上美国;二是美国在AI上的突破式发明是否会把竞争优势带回美国。但后者概率不高,因为大部分AI的突破式发明还是来自学术界,而AI的学术界非常透明、乐于分享,学术结果的公开,还是会让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

未来AI技术革命将会由四股力量推动。

一是中美双引擎推动;二是GAFM(谷歌、亚马逊、脸书、微软)和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七大巨头在快速用他们的数据和资本迭代更多的技术和人才。三是大量的资本涌入,必然会带来爆发性的结果;最后如果AI成为一个平台,在全世界范围内,将会带来大约一百万亿人民币的GDP。

AI并非没有弱点,AI没有创造力,也无法传播温度。如果你不想被AI所替代,那么AI的弱点,就是你未来工作的方向。

当AI替代了大量重复性劳动时,我们的时间会更多地可以放到思考每个人生命的意义和为什么存在。

常见问题

AI在一个行业中崛起的五个要素是什么?

AI在一个行业中崛起的五个要素包括:1)大数据量,越大越好;2)庞大的计算量;3)数据精确、实际场景,并做客观标注;4)相对单一的领域;5)优秀的AI科学家。

为什么李开复认为5年后中国AI将全面赶上美国?

李开复认为,中国巨大的市场促使创业者走向“做重”,通过资本力量建立壁垒并积累海量数据,这些数据将首先转化为AI应用。此外,中国政策对技术采取“先放行再理解”的方式,以及移动支付等领域的领先优势,都将助力中国AI在5年后赶上美国。

中美在创新模式上有何不同?

美国创新模式偏向轻盈的平台型公司,如Instagram;而中国创新者则倾向于“做重”,通过管理庞大的人力(如美团的外卖骑手)和资本来建立竞争壁垒,并进行持续的微创新和迭代创新。

AI技术革命将由哪四股力量推动?

未来AI技术革命将由四股力量推动:一是中美双引擎推动;二是GAFM(谷歌、亚马逊、脸书、微软)和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七大巨头;三是大量的资本涌入;最后是AI成为平台后,预计将在全球带来约一百万亿人民币的GDP增长。

AI的弱点是什么?这为人类工作指明了什么方向?

AI的弱点在于没有创造力,也无法传播温度。因此,未来工作的方向应聚焦于AI无法替代的领域,即发挥人类的创造力和情感温度。当AI替代重复性劳动后,人类可以将更多时间用于思考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