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参观腾讯时说:“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历史阶段,这是一个世界潮流,而且这个互联网时代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进步推动作用。”这句话有三个关键点:主体是“整个人类”,即任何人不可能例外;范围是“世界潮流”,即不限于硅谷和中关村;对象是“生活、生产、生产力”,即个人、企业和社会无所不包。这表明了一切商业都将互联网化。
为什么要进行互联网转型?
首先,从宏观经济转型来看,转型众望所归。经济“新常态”,包括实体经济互联网化转型的“新常态”,个人工作和生活方式的互联网化以及产业的互联网化转型升级。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整个国家和市场在转型,企业和个人就必须转型。
其次,从消费主体的维度看,转型迫在眉睫。80后、90后正在成为消费主力。已有超过60%的80后消费者在网上买东西,若你不在网上卖,那你已与60%的消费者没有关系,与他们口袋的钱也没关系。他们的消费观念与上代人不同,受促销和导购影响小,主要看自己喜欢。比如,电影《归来》的豆瓣评分比《小时代》高,票房却只有两个亿,而后者票房有七个亿。说明拍电影的技术已经与票房没有关系。消费主体、消费观念和习惯变了,我们的产品必须要变。
再次,从科技发展的维度看,转型势在必行。互联网对于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就像电力对世界的影响一样,是极为深刻而且全方位的。对于这一点,我们的任何高估都可能是严重低估了。任何企业都需要拥抱互联网,用互联网思维重构思维模式、商业模式和技术实现方式,重建企业与顾客的关系和构成关系的方式。
最后,从企业发展的维度看,转型刻不容缓。传统企业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有几个因素:国家经济增长,人口红利和成本低。而当今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传统大规模生产、销售、推广产生的产品难以满足个性张扬的80后、90后的消费需求。许多企业正在往越南、柬埔寨等成本更低的地方搬,而我们的人力成本越来越高,越来越难管,这让传统行业日子越来越难过。
我的观点是要不要转型你决定,但能不能活下去不是你说了算!我们对转型所处的环境要有深刻理解,仅仅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远远不够,还要清楚正在发生的未来是什么。同时,对转型内容要有合理和系统的认知,转型不是单一方面的转变,而是一项系统活动。
怎么进行互联网转型?
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有三种:“互联网+政府”,即智慧城市;“互联网+产业”,即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和在线应用;“互联网+企业”,互联网即互联网模式、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技术,企业即商业模式、管理模式、生产模式和营销模式。它的关键点是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来颠覆和重构企业的商业模式、管理模式、生产模式和营销模式,也就是四个模式的互联网化。
金蝶软件董事局主席徐少春认为互联网转型在于三个方面:一个是商业模式转型,通过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打造一个开放的平台,把你原来的盈利模式改变了;二是管理转型,或多或少你利用一些互联网的技术,来改善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三是文化转型,用互联网的思维改变你的企业文化,吃透互联网精神,把它溶化到企业的血液当中。
360董事长周鸿祎认为互联网转型在于四个化,即商业模式互联网化,产品体验互联网化,市场推广互联网化和产品销售互联网化。
百度总裁张亚勤认为互联网转型在于三个层级:层级一:数字化;互联网是工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层级二:互联网化;利用互联网改变运营流程,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层级三:互联网思维;用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商业模式和价值观创新。
金山软件CEO张宏江认为互联网转型要六步走:包产到户(三大块业务拆分开包给上海团队);关停并转(把非核心业务关掉卖掉);子公司化;筑巢引凤(外面挖高手,比如清理大师);业务调整;扭转文化。
我认为,互联网转型要“取势、明道、优术”。取势即做正确的事,明道即正确的做事,优术即生产出好的产品,卖的又多又好又贵。
如何入手三个环节入手:从低效率环节切入,如12306网上购票解决了排队买火车票的低效率;从高利润环节入手,如微信解决了通话费用高昂;从用户痛点环节入手,如挂号网解决了看病挂号难。
要充分利用大数据营销,比如上网买东西,搜索完一个产品,尽管你没有买它,你的浏览痕迹它已经记录去了,在浏览别的网页时,仍会不断推送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