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到年入6000万:他用中式炸鸡撕开行业红海丨创业者De故事

在竞争激烈的炸鸡赛道,一个名为“徐小臣”的品牌异军突起,如今已拥有百余家门店,年营收达6000万左右。它的创始人吴情芳,经历过创业失败的重创,却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和果断的执行力,在红海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天地。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创业故事。

从韩式炸鸡到中式创新:徐小臣的诞生契机

2021年,吴情芳接触到西快炸鸡赛道,彼时他正经营着韩式炸鸡店。但很快,他发现了韩式炸鸡模式的致命缺陷:“开店密度不能太大,一旦密度上去,门店经营就完全靠线上支撑。而且韩式炸鸡投资金额高,营销效率却不高,核心营收的50%-60%都依赖线上。”

这时,卤味店的运营模式给了他启发:“卤味店效率特别高,一个人就能运营好。但它也有缺陷,毛利率不高,而炸鸡的毛利率很高。另外,我从外卖出身,深知卤味对线上不是刚需,炸鸡却是。”

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中成型:把炸鸡店做成卤味店的模型,兼顾效率、利润和市场需求。“想清楚这些,我就觉得这个事情能干,徐小臣项目就这么启动了。”

创业路上的跌跌撞撞:从工厂打工到餐饮试水

吴情芳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高中时,他因成绩下滑放弃学业,远赴河南服装厂打工,“干一些杂事、零散的活”。几年后,结婚生子带来的压力,让他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当时想法很纯粹,就是想赚钱,不想再穷下去。”

他摆过地摊、打过多份工,攒下一点积蓄后,在河南郑州尝试餐饮创业。由于缺乏经验,他选择加盟项目,却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亏光了所有积蓄,甚至“把父母半辈子的积蓄也亏掉了”。

不愿再回工厂打工的他,在父母的召唤下回到南昌。拒绝了父母安排的安稳工作后,他机缘巧合接触到刚起步的外卖市场,“当时做BD跑业务,看到了其中的红利,觉得只要付出就有回报,就离职创业了。”

他刷信用卡凑了15000块钱,开了第一个店,做的是粥品生意。“那时候利润很可观,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但这钱靠的是运气,后来又凭实力亏掉了——总觉得自己很牛,想尝试各种挑战。”

直到2020年底接触西快行业,吴情芳才下定决心专注一个项目,这便是后来的徐小臣。

踩中风口与差异化竞争:徐小臣的扩张密码

徐小臣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对风口的精准把握。“当时我们通过新媒体发力,第一个门店就开始长时间排队,业绩做得很高。2023年开的所有门店,也都是排队的状况。”

这个风口,便是抖音。“我们喜欢拥抱新事物,确定做新媒体后就全力以赴。那时候抖音流量特别高,宣发工作没那么难,只要做了就有效果。当营销形成自传播,就会产生爆炸式、杠杆式的作用。”

吴情芳分享了其中的逻辑:“门店排队会让路过的人‘种草’,哪怕这次不买,下次也可能来。外卖上线后,不用刷单,大家知道你生意好,在平台搜索时就会‘种下草’,平台也会更愿意推荐你。做好一件事,其他事就顺理成章了。”

在炸鸡这片“红海”中,徐小臣能站稳脚跟,更关键的是差异化竞争。“肯德基、麦当劳这些巨头做的是西快,我们就在他们背后找机会。市场上美式、韩式炸鸡居多,中式炸鸡几乎没有品牌,只有传统夫妻老婆店卖鸡叉骨、老式鸡柳。”

他抓住国潮兴起的契机,提炼中式文化、口感和精华,打造出“草本薄浆”的产品概念:“腌料、浆、口味都有天翻地覆的变化,更健康,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

应对外卖内卷:以工厂化思维降本增效

面对外卖内卷导致商家质量下降的问题,徐小臣早已做好准备。“外卖增量市场还会很大,像我们这种小快餐饮,50%以上的营收可能都来自外卖。”

他们的应对之策,是工厂化思维:

供应链优化:
工厂宰杀分解后,不经过冷冻直接腌制,速冻后运到门店,门店只需解冻油炸。“这样既保证了肉的鲜度,又统一了口味,还减少了速冻、包装等成本,比传统炸鸡店成本更低。”
生产模式创新:
提出“工厂型门店”,提升效率。“外卖线路单独拎出来,用批发生意的思路做外卖,不算毛利率,只算利润,压缩效率和供应链,维持合理水平就行。我们的目标是15个点的利润,从骨子里改变传统餐饮思维。”

吴情芳对自家产品充满自信,尤其钟爱那些融合了中式元素的炸鸡:“每一款我都喜欢。比如用桑叶、薄荷叶、紫苏叶,甚至鲜花、梅菜搭配的产品,有腌料味、浆粉裹着的香味、辣椒味、草本味,几种味道综合在一起,一点都不腻,口感像薯片一样脆。”

拥抱AI与持续学习:为品牌注入新动能

吴情芳与混沌的结缘,始于两年多前的一次年会。“当时就觉得这个学习平台很不一样,没有太多条条框框,氛围轻松,让人愿意主动学习。”

在混沌的学习中,AI相关内容给了他最大启发:“餐饮人的文化水平有限,混沌提出的很多方法都很受用。比如通用AI在全域营销的应用,让我们知道用户在意什么、需要什么,再通过营销工具开拓思维,接受新东西。我们提出的草本薄浆、新模型,灵感都来自于此。”

如今,徐小臣已在多环节应用AI:“最早用录音转会议记录、做简单营销,现在市场部、设计、财务都借助AI工作,整套全域营销方案都在落地。”

在他看来,AI是餐饮行业的未来:“所有餐饮企业,不及时拥抱AI就会被淘汰。身边很多大企业因固化的基础和会员体系,连关店都不敢。早点用AI改变、调整,才能跟上时代。”

从服装厂打工仔到百店连锁品牌创始人,吴情芳的故事里,有对市场的敏锐洞察,有对新事物的勇敢拥抱,更有在挫折中不断前行的坚韧。徐小臣的未来,或许还有更多惊喜值得期待。

常见问题

徐小臣炸鸡品牌是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的?

徐小臣通过差异化竞争,在美式、韩式炸鸡为主的市场上抓住国潮兴起的契机,提炼中式文化、口感和精华,打造出“草本薄浆”的产品概念,使其更健康,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从而在红海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徐小臣的创始人吴情芳有哪些创业经历?

吴情芳高中后曾赴河南服装厂打工,后因结婚生子压力开始创业,摆过地摊、打过工,初次餐饮创业因加盟失败亏光积蓄。回到南昌后,他抓住外卖市场红利,靠粥品生意赚到第一桶金,但后续因盲目扩张亏损,最终在2020年底专注西快行业,创立了徐小臣品牌。

徐小臣是如何利用抖音等新媒体实现快速发展的?

徐小臣积极拥抱新事物,通过新媒体发力,早期利用抖音的高流量进行宣发,使得门店出现长时间排队现象。这种营销形成了自传播,产生爆炸式、杠杆式的作用,路人被“种草”,外卖平台也因生意好而更愿意推荐,从而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

徐小臣如何应对外卖内卷导致的质量下降问题?

徐小臣采用工厂化思维降本增效。在供应链上,工厂宰杀分解后直接腌制、速冻再运至门店,保证了鲜度和口味统一,同时降低了成本。在生产模式上,提出“工厂型门店”,将外卖线路单独处理,用批发生意思路做外卖,压缩效率和供应链,目标是维持15个点的利润,从骨子里改变传统餐饮思维。

吴情芳从混沌学园的学习中获得了哪些关键启发?

在混沌学园的学习中,AI相关内容给了吴情芳最大启发。例如通用AI在全域营销的应用,帮助他们了解用户需求,并通过营销工具开拓思维。徐小臣提出的草本薄浆、新模型等灵感都来源于此。目前,品牌已在市场部、设计、财务等多环节应用AI,并正在落地整套全域营销方案。

徐小臣炸鸡的产品有什么独特之处?

徐小臣炸鸡的产品融合了中式元素,例如使用桑叶、薄荷叶、紫苏叶、鲜花、梅菜等进行搭配。产品具有腌料味、浆粉裹着的香味、辣椒味、草本味等多种味道综合在一起,口感像薯片一样脆,且一点都不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