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智慧,蕴含在这张图中

聪明人,从封闭走向开放

混沌,是这个混沌通过确定的规则引导不确定世界中的行为,这种现象就是混沌。混沌理论有如下特点:

  1. 非线性确定系统
  2. 确定的原因产生确定的结果
  3. 相似的原因在长期的演变中产生极为不同的结果
  4. 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不可预测

复杂,源于简单

复杂的行为并不来源于复杂的设计,反而是来源于简单。不过,这种简单不是单纯的行为简单,而是底层规则上的简单。

鸟群的聚集有以下三个规则:

规则1:靠近。
每一只鸟的视野半径都是有限的,所有的群体生物都有从众或扎堆现象,鸟群也会向大家扎堆的地方飞。
规则2:从众。
鸟群如果向南飞,单个的鸟就不会往北飞,所以它们会调整自己的方向与大家保持一致并对齐。
规则3:分离。
如果一只鸟和另一只鸟靠得太近,为了避免碰撞,这只鸟会产生一种斥力,即分离。

这2个方法,激发智慧

麻省理工彭特兰教授所著的《智慧社会》描述了一系列实践,让一些不同的群体在受控的条件下去完成一些类似智力竞赛的任务,然后评估哪些因素会使得群体智商更高。

因素1:想法的流动
当面对复杂性任务时,因为团队每个人的背景各不相同,所以都很难获得全局的信息,但这个时候,如果每个人都分享一点自己的答案,然后在群体之间流动起来,就会促进群体智商的发挥。
因素2:女性的比例
《Science》研究发现,如果一个团队,女性比例大于20%小于80%的时候,这个群体智商就会非常高。

涌现,斑图的诞生

当涌现发生的时候,个体会组合形成一些集体的模式,即斑图(pattern)。例如,蚁群形成的蚁队。

斑图的出现,有可能在新的一个层面,在一个更宏观的层面形成新的个体。

涌现的特点:

  1.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 在整体层面发现的,无法简单地从个体层面推出的模式、属性、现象等

涌现的分类:

  1. 设计类:霓虹灯、翻版表演
  2. 自组织的涌现(复杂系统)
  • 简单规则:鸟群、蚁群
  • 复杂功能:黏菌、群体智能
  1. 弱涌现:高层对低层具有支配作用
  • 生命
  • 意识

企业去中心化的原因:

  1. 只有在去中心化管理的时候
  2. 每个个体之间才能够充分互动
  3. 从而在群体上激发斑图
  4. 这些斑图才是真正超越个体的存在
  5. 超个体智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聪明人,从封闭走向开放

为什么要新陈代谢?——热力学第二定律,即对于任何一个封闭的系统来说,如果不加任何的干预,就让这个系统自发演化,它一定会变得越来越无序,这个无序的程度通常可以用“熵”来表示。

时间之箭:

  1. 自然的熵增定律——越来越衰败、越来越耗散、越来越无序
  2. 实际的生命和科技进化——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有序

如何平衡无序与有序的关系?

对于组织来说,在维持秩序的基础下,你一定要开放自身。因为在开放了以后,外界的物质、信息、能量才会流进来,促使整个系统变得越来越有序、越来越复杂。

  1. 开放带来秩序。任何一个系统本身,都在不停地向外产生熵,产生无序。为了抵抗这种熵增,我们就需要从外界去吸收有序进来。
  2. 耗散结构:贝纳德对流实验。看起来虽然虚幻飘渺、无法把控,每一个单元都在不停流变。但其实我们的生命系统,包括人类自身,所呈现的恰恰是这种动态的耗散结构。
  3. 规模法则:事物的某些变量,会与事物的规模(即大小)呈现清晰的、通常是非线性的幂律关系。

自复制,进化的动力来源

系统的复杂度存在着一个阈值,超过该阈值,系统便可以不断进化下去,达不到则会衰败。

  1. 自复制理论:若要自复制,必须在体内包含自己的全部信息,从而导致无穷。
  2. 自复制的过程:
  • 图纸复印一份
  • 机器要能够根据图纸再造出来一个机器,把“图纸+机器”偶合在一起,形成整体的系统
  1. 达尔文式的进化:遗传、突变、自然选择、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合作与竞争,企业向上的力量

一旦演化出来了单细胞生命,它就会迅速地繁殖自身,形成一个庞大的种群。种群庞大后,它会进一步向上进化、升级,形成多细胞组织。最终,形成更复杂的层级进化。

虚拟层级与超级个体:

  1. 现实系统的复杂性同时往两个层次上发展
  2. 内部复杂性——虚拟层级的出现
  3. 外部复杂性——更大尺度的超级个体出现

内共生理论:

  1. 共生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2.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其独特的DNA,可以自行复制
  3.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有自己特殊的蛋白质合成系统
  4. 线粒体、叶绿体的内、外膜有显著差异

合作与竞争:

  1. 合作——组织形成
  2. 竞争——组织衰退
  3. 竞争的弛豫——组织内共生

复杂性思维课程总结

  1. 简单规则导致涌现行为
  2. 开放与流动创造有序
  3. 耗散结构遵循惊人的规模法则
  4. 混沌与秩序的边缘
  5. 自复制可以将热力学第二定律“变废为宝
  6. 层级的涌现导致生命的循环

课程完整思维导图如下(点击即可保存高清大图)

常见问题

什么是复杂性思维中的混沌理论?

混沌理论是指通过确定的规则引导不确定世界中的行为,其特点包括非线性确定系统、确定的原因产生确定的结果、相似的原因在长期演变中产生极为不同的结果,以及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导致不可预测性。

鸟群聚集遵循哪些简单规则?

鸟群聚集遵循三个简单规则:规则1是靠近,即鸟会向群体扎堆的地方飞;规则2是从众,即调整方向与群体保持一致;规则3是分离,即当靠得太近时会产生斥力以避免碰撞。

群体智商高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根据《智慧社会》的研究,群体智商高的关键因素包括想法的流动,即不同背景的个体分享信息促进群体智慧;以及女性的比例,当团队中女性比例在20%到80%之间时,群体智商较高。

什么是涌现现象?

涌现是指个体组合形成集体模式(斑图)的现象,其特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且在整体层面发现的模式无法简单从个体层面推出。涌现分为设计类、自组织涌现和弱涌现。

为什么企业需要去中心化管理?

企业去中心化的原因在于,只有在去中心化管理时,个体之间才能充分互动,从而在群体上激发斑图,这些斑图是超越个体存在的关键,能够形成超个体智能以解决问题。

热力学第二定律如何影响组织管理?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封闭系统会自发变得无序(熵增)。对于组织,需要在维持秩序的基础上开放自身,吸收外界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以抵抗熵增,使系统变得更有序和复杂。

什么是自复制理论?

自复制理论指出,系统的复杂度存在一个阈值,超过该阈值系统便可不断进化。自复制要求体内包含自己的全部信息,过程包括图纸复印和机器根据图纸再造,形成遗传、突变和自然选择的达尔文式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