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目前在赛诺菲心血管事业部的中央市场部任职,负责一个在中国市场年销售额约60~70亿元的产品,是中国第一大处方药。对大型外企来说,它的所有决策都非常依赖中央市场部的决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非常强的全局观。不仅要对医药行业和中国市场有非常清晰的认识,而且要经常和政府官员打交道,所以基本上我的工作除了研发不太涉及,营销、财务、项目管理、团队管理、政府公关等各方面都要灵。也就是说它要求你有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不能只是局限在手头的一小块业务。
我本科和研究生学的是生物,后来去读中法MBA也是为了完善我在商科方面的知识体系。MBA毕业几年后,我觉得在医药市场营销这块,我可能已经走到了同行中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我就想有没有什么合适的方式,能把我的知识体系再升级迭代一下,能够做一些跨行业交流,让我的项目更有创新性。那可能需要我有更开阔的眼界,而且很可能需要打破我原有的思维框架。也就是这个时候,大概2016年底,我在朋友圈看到了一个MBA同学分享的混沌大学课表,因为我本身对这方面的信息非常敏感,当时就觉得,这个好像就是我需要的。
1“被教科书上学不到的实战方法论吸引”
当时我就下载了app,试听了一下,课程内容非常吸引我:一方面,讲课的老师并不是一些只会演讲的人,而是一批真正在实战中成功的企业家,去分享他们的案例,他们一路走来的方法论和思维模型。也许他们做企业的时候还没有这些想法。但是当他达到一个高度,再回头总结,他就会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而这些东西,是我在之前的教科书上看不到的。
另一方面,因为他们是真正的实战派,你会发现他们讲的东西,很多就是我自己在工作中真正遇到的痛点和难点,他们的分享,真的能够给我启发。比如我听吕广渝老师讲的《从上帝视角看公司运营》,他讲阿里巴巴的构架,怎么临时从一个项目中去找leader,怎么因事设人,我觉得对我特别有启发,这就是我们实际工作当中需要的知识。比如我们要跟上海政府谈一个项目,需要负责上海区域的市场和销售配合,这时候,就需要去打破原本组织的汇报线,让他们去组织一个以项目为中心的临时团队。
2“框架感和前瞻性对我越来越重要”
后来我又加入了商学院,当时是看到商学院的整体师资和课表,立马就加入了,没有丝毫犹豫。而且我也把它推荐给很多人。那可能会有同学疑惑,觉得我已经读了中法两个体系的线下MBA,为什么还要再读混沌大学的线上商学院。
对我来说,混沌商学院的课程,是对我之前线下MBA所学知识的一个提炼和拔高。我在中国读的MBA更像是一个商科基础知识普及,是比较理论化的、应试的,等我真的想在岗位上应用的时候,就发现学的浅了;而在法国读的MBA,教授确实都是开过公司创过业的,有实战经验。但是因为他是国外的公司,讲的案例和我们中国的视角又不一样。
而混沌大学的商学院,恰恰解决了我在线下学习时遇到的这两个问题。首先,线上课时间有限,不太会讲线下课那些我已经知道的详细知识点,而请的这些老师,基本上都是每个领域里学术成就比较高、很会讲课的人。所以他能够从具体的知识点中抽离出来,去给学生搭一个知识体系的整体构架,相当于是把我在线下学的商科知识拔高了一下。
其次,混沌大学商学院的案例分析,更多是中国视角,虽然是国外的管理体系,但应用上却是本土化的,可以让我们对中国市场有更透彻的了解。比如许老师讲的人力资源,它有很多内容是从中国企业、中国文化中提炼出来的,毕竟我们是在中国市场,如果我要现学现用,还是得基于中国的市场行情和文化根基。
那随着我职位的上升,这种知识体系的框架感和本土市场的前瞻性,对我也会越来越重要。所以我特别喜欢我们商学院的课程。而且我还发现,我有很多MBA的同学跟我一样,读了线下还在继续读线上。
3充分利用不同类型的学习产品,学习更有效率
另外我本身是一个学习爱好者,喜欢不断寻求新知应用新知的这种状态。像樊登读书会,得到这样一些产品也都有使用。对我来说,这些产品是互补的。我是一个框架结构感非常强的人,做任何事情,都要先看整体,再看细节,包括我们整体做策略也都是这种方式,要先把大的结构图画出来。在这点上,我觉得我和混沌非常match。因为混沌做的事,主要就是知识体系和思维体系的重塑。
樊登读书会是另一个不同的产品,因为我其实很喜欢学习,但是我实在没有太多时间看书,在这种情况下,樊登读书会可以让我快速了解一些新书或经典书籍到底讲了什么,是否值得我购买。比如有时候善友教授推荐了一些书,但我又不可能像教授一样拿出那么多时间专门看书,我每天太忙了,工作时间可能是10-12个小时,怎么办呢?那我就先看一下樊登上有没有教授推荐的那些书,有的话,其实30分钟就可以听完。
得到上的课我现在有点听不完了,有的同学可能比较喜欢那种一个一个的知识点,但对现阶段的我来说,还是更喜欢体系化的构架。因为我非常想知道自己缺哪儿了,这块补上之后,能达到一个什么效果,而不是说我今天听了这个点,明天听了那个点,然后我自己再去总结。这样我的时间也不够用,所以我觉得学的东西还是要精。
4小结: 花了时间学到的知识,一定要变成生产力才有意义
总之从我的职业阶段来讲,现在的混沌能帮我满足至少90%的学习需求。在我看起来,不管你是管理层还是普通员工,还是创业者,至少你有向上发展的理念,你对将来的职业发展有所需求,想要提升思维能力、完善知识体系,想打开眼界,那么混沌会特别适合你。
但如果你只是想增加谈资,那我其实不建议你盲目刷课。因为如果你学的任何东西只变成了你的谈资,你讲起一本书、一堂课,谁谁谁,什么什么理论,很多思维模型和知识体系,夸夸其谈。而在实际生活中,你一没有职业规划,二也不想创业,这样的学习我觉得没有价值。
教授说“不要做学习的妄人”,我非常认同。我们在这么忙碌紧张的情况下,花了时间去学的知识,一定要变成生产力才有意义。哪怕只是非常小的一点,如果你能应用于实际工作、生活和创业中,那你就是真正地学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