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的企业都在为这些问题头痛
CEO可能在头痛这些问题
1、公司战略执行起来特别费劲,上面说一套,下面做一套……走着走着就执行偏了【头痛指数:★★★★★】
2、团队之间缺少背靠背的感觉,上班来了,下班走了,公司只是个打工的地方……【头痛指数:★★★★★】
3、部门之间不配合,遇到问题说不到一块儿去,我的时间多数花在处理此类“官司”上……
4、公司缺乏创业感,普遍没有紧迫性,定个目标还讨价还价,业务发展速度和节奏差强人意!
HR可能在头痛这些问题
1、很多老板业务出身,往往对组织和团队建设缺少认知和经验,让HR整天干着招聘和行政的事,组织问题自然越来越多。【头痛指数:★★★★★】
2 、HR往往身处中后台,对业务缺少了解和思考,自然很难和老板在战略问题上同频共振,不能很好地领会和准确把握老板的意图,自己工作被动,老板也觉得不给力,相互干着急。【头痛指数:★★★★★】
最容易想到的解决办法
读个MBA,系统的学一学管理,结果发现所学,离现实落地好远……
听说OKR比KPI更高级更有效,换成OKR做绩效管理。一段时间发现OKR有点复杂了,麻烦更多了
听说股权激励机制很好用,学完的朋友都说立竿见影,用上了才发现股权也是个坑,有的员工明明该走人,却在摸鱼熬时间
都说阿里、华为的HR厉害,高薪挖一个过来,来了却发现水土不服,公司要交很多学费……
灵魂发问:
这些方法好像总是对别人有用,对我们只是短期有效,有什么方法更适合我们公司的长期发展?
以上问题的本质是什么?真的只能向外求助吗?
重新思考以上问题
其实这些问题的深层都有一个共性,就是第一接触点不够,第二接触质量不好。
通俗的理解,就是管理者跟员工都不够“熟”,那如何影响员工?
你有没有想过,解决组织问题的方法其实就在企业内部,答案并不来自于某位专家,而是企业自己的团队。
这里的关键是,如何能够激发团队的这种潜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能落地实施。
每个组织都想打造自己的组织能力体系,组织能力体系和持续的业务创新有什么关系?有没有样板可以借鉴,如何在我的组织里落地?
如何让团队参与到企业的重大决策和创新业务中来?
如何打破认知瓶颈,贡献集体智慧?
如何提升团队凝聚力,确保创新方案落地执行?
带上你的问题,7月9号来探索【组织问题实战工作坊(公开课1天版)】
时间主题内容
上午9-13点 组织的 理性与感性
理想的团队什么样子的?
支付宝案例研究,组织能力建设应该有哪些机制
下午14-18点 混沌共创机制
阿里三板斧业务共创的理论和方法
混沌创新思维模型之战略杠杆
互动交流:企业构建自己的共创机制
【您将收获的价值】
本自具足的组织观。激发组织潜能,底层有什么机制和模型?
如何构建自己公司的组织能力体系支持业务不断创新。
组织能力究竟由哪些能力模块和运转机制构成的?
如何穷尽集体智慧解决企业重大问题。
团体共创机制背后的理论和方法是什么?
【参加过的学员反馈】
““ 我觉得这次实战工作坊和培训最大的不同是,培训之后脑子会记住很多东西,但行动不变;这次实战后,脑子里面没有装太多东西,而行为已经不知不觉在改变中。实战工作坊真的是把大脑和行为重新编码了一遍。工作坊结束后,团队有了很大变化,大家能在公司里激烈的争吵了,几个事业部已经在深度考虑怎么联手了,不分彼此的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案。”——百姓网 CEO花花
“ 由于工作原因我也参加了不少人组织的实战共创会。但大部分比较流于形式,为的是走完整个设计流程。这次实战共创会最突出的点在于:能形成能量场。通过输出、被“拍砖”、深思、复盘、再输出真正对组织和个人有价值的东西,回去后马上能操刀用起来的东西,遇到组织问题时能寻得一些方法论的东西。”——沉浸式剧本杀体验品牌叁千世界 CEO李权
“ 这里的场域,和其他老师最大的不同是,不仅具有多年业务实战带团队做管理的经验,还有多年管理团队,做组织发展顾问和理论研究的经验。坦率真诚的同时,经验丰富,可以迅速让团队进入状态,并且根据现场的情况及时调整。最终达到对人、对事两方面都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对于个人特别是每个组的组长,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对于组织来说,相当于把战略以及完成战略需要的人才都进行系统性,高效率的梳理和盘点。”——健身赛道独角兽FITURE 增长负责人李昊
【工作坊导师团队介绍】
【申请须知】
企业一把手、CXO、HR负责人,每家企业不超过2人
独立思考,认真思考过以上问题,并迫切希望找到解决方案,落地实施。
认同混沌理论并能保证全身心投入
【费用】
原价5000元/人/天,本次公开课通过审核的企业,可免费参加
【时间地点】
7月9日 9:00-18:00
北京市海淀区混沌总部(海淀文教产业园C座B408)
【录取流程】
在线申请-资料初审-线上面试-复核录取
咨询联系人:185-1162-5127(同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