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成功的创业,只有时代的创业

文\付利军 创新研习社华东六群\fulijun0001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创业英雄,创业的成功一方面源于创业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创业英雄,创业的成功一方面源于创业者的特质,天分和勤奋,更重要的是创业满足了所处的那个时代的需求,顺势而为。每个人都希望了解到什么领域有机会,做什么才能够成功,等等。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能首先需要了解一下,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思维,我们需要做什么才能够成功。解决了认知层面的问题,后续的问题才更容易沟通。

1. 产品中心—>顾客中心时代

产品中心时代的商业逻辑是卖产品赚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互联网公司的商业逻辑是流量和客户为王,先有流量然后再说赚钱的事情。这种商业逻辑只在互联网行业玩的时候大家还感觉不到冲击,小米的崛起对大家的冲击非常大,惊呼:实体经济原来也可以用互联网公司的玩法来玩。互联网公司的估值按照客户数量和客户的连接强度来估值。这个种估值核心逻辑是从客户的终生价值(Customer Lifetime Value)来推断客户的价值,前期的投入都可以叫做获客成本,是一种投资而不是费用。投资完成后,和客户建立了连接,就有机会获得客户后面持续的收益。

2. 成交第一—>口碑第一时代

传统的思维是说,如何通过包装也好,花言巧语也好,打动客户让他买单,就算成功了。现在商业逻辑变了,开始从客户的终身价值来考虑问题了。判断的起点变成了,客户买单后,甚至使用后依然满意,满意到重复购买甚至推荐朋友和家人购买。之前不怕过度承诺,现在就怕过度承诺。承诺不兑现,客户也会在自己的圈子里发动大家抵制你公司的产品。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互联网时代,坏消息传播的更快,毁灭性更大。在产品不够足够好的时候,越大的知名度会带来越大的负面品牌。

3. 产品—>社群时代

既然产品是如此的重要,那么产品如何才能够顺利开发出来呢,并且保证开发出来后客户能够满意呢。传统的做法是,工程师钻在实验室里潜心做研究,突然有一天灵光乍现想出一个好主意,做出一个伟大的产品。这种情况有,但是随着技术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创新来自于应用层的创新,来自于针对用户需求的响应。客户千人千面,需求各不相同,如何响应,什么样的机制,会不会造成混乱?小米给出了一个很好的解答,围绕100人的MIUI团队,有1000人的荣誉开发组成员,10万人人的论坛活跃用户,6000万人的所有用户,参与产品开发的人有10万人之多。

4. 交易—>价值观共享时代

一个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对于用户而言,原来企业和用户之间是简单的交易关系,如何能够发动这些客户参与公司的产品开发活动呢?客户不是公司的员工,无法用公司传统管理的两个重要的杠杆,权威或者利益来管理他们。这时候需要新的方法和手段,会是什么呢?《公司的王道》中提到,价值观帮助领先型公司建立了不同寻常的感情纽带和忠诚度。这样,一方面公司自身获得了成功,而且能够在社群以及更广泛的领域中形成一股积极的力量。小米的同城会,米粉节的成功绝对不是可以考金钱或者权威来促成的。

5. 自理更生—> 合作时代

和用户也建立了联系了,并且产生了积极的互动,形成了良好的市场和产品需求。下一个问题来了,应该如何满足这些需求?一直相信一句话:我们工作的90%,都有人比我们做的更好,更便宜。这是一个合作开发的时代,也是一个供应过剩的时代,公司应该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做出自己的核心价值,其他方面和别人合作,建立自己的价值网络,获得价值网络中所有相关者的成功。

6. 我—>我们时代

创业最初是创业者或者创业团队自己的事情,当有新的员工进来后,他和公司和这个事业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太多的创业者受困于员工的请示汇报,深陷于四处救火。传统上,我们有意无意的把老板包装成无所不能的人,面对90后,面对"我承认你是很牛逼,这和我啥关系"的这一代人,我们应该如何管理?唯有自驱力,唯有把这件事情塑造成员工自己的事情,让他做好自己的CEO,用好公司给他的资源,才有可能让前线的战士不仅听到炮火,并且能够及时的反应

7. 做事—>沟通的时代

我们的传统文化一直以多做少说为荣,以夸夸其谈为耻。但在这个信息充分透明,你不说竞争对手就会说;你不说,员工依然会去打听,交流;你不说,江湖的传言就会困扰合作伙伴。沟通,更广泛的沟通显得无比重要。无怪乎,最近发展的非常快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媒体出身,你可以说他们不一定有积累,有底蕴。回归到客户、用户、员工、合作伙伴,他们需要能够及时准确知道公司的信息。

8. 确定—>不确定时代

这是一个不确定的时代,客户需求不确定,竞争对手来自于其他行业,员工不确定,等等。面对不确定,我们不能够尝试用更好,更严密的控制来确保成功,我们唯有更加开放,更好的学习,更快的反应才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借用《三体》里的一句话做结尾:弱小和物质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创业企业是一个多缺的,缺资金,缺人才,缺客户,缺品牌,.....,唯有以十倍速以上的速度成长才能够活下来,"十倍速成长"希望探讨一些创业企业成长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常见问题

不同时代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创业的成功一方面源于创业者的特质、天分和勤奋,但更重要的是创业满足了所处时代的需求,顺势而为。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创业英雄,关键在于把握时代的思维和需求。

产品中心时代和顾客中心时代的商业逻辑有何不同?

产品中心时代的商业逻辑是卖产品赚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顾客中心时代的逻辑是流量和客户为王,先获取流量再考虑盈利,估值依据客户数量和连接强度,从客户终身价值角度进行投资。

为什么说现在是口碑第一的时代?

现代商业逻辑从客户终身价值出发,客户买单后持续满意甚至推荐购买才是成功起点。过度承诺若无法兑现,负面口碑会通过互联网快速传播,对品牌造成毁灭性打击。

小米是如何实践社群参与产品开发的?

小米围绕100人的MIUI团队,建立了1000人的荣誉开发组、10万人的论坛活跃用户和6000万人的用户基础,总计约10万人参与产品开发,实现了从产品到社群的转变。

如何激发用户参与公司产品开发而非单纯交易?

企业无法用权威或利益管理非员工用户,需依靠价值观建立感情纽带和忠诚度。例如小米的同城会和米粉节,就是通过价值观共享而非金钱促成的成功。

在合作时代企业应如何定位自身?

企业应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做出核心价值,其他方面与更专业、更便宜的合作方建立价值网络。相信90%的工作都有人能做得更好,这是一个供应过剩与合作开发的时代。

面对不确定时代企业应如何应对?

面对客户需求、竞争对手、员工等多重不确定性,不能依靠严密控制,而应更加开放、加强学习、快速反应。借用《三体》的话:弱小不是障碍,傲慢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