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出伟大的作品,需要进入到人类“未知的未知”!但是,由于“未知之墙”,人类很难进入“未知的未知”。我们要通过第一性原理式的本质思考,跨越“未知之墙”,找到你所秉承的基本原则,这就是第一性原理思维的精髓。
01《以第一性原理思维,突破未知之墙》——沈拓
▍伟大作品的共性
知识可以分成几类范畴:
- 第一类:“已知的已知”。
- 这个东西我懂,而且我知道我懂。
- 第二类:“已知的未知”。
- 这个东西我不懂,而且我知道我不懂。
- 第三类:“未知的未知”。
- 这个东西我不懂,而且我完全没有意识到,所谓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所有伟大的作品都需要在“未知的未知”领域开疆辟土,今天能称之为“伟大”的作品,一定是超越人类已知的界限,进入到了未知的范畴。
但是,由于人类固有的认知遮蔽,使得人类很难突破已知,难以到达“未知的未知”,这中间的障碍,我们称之为“未知之墙”。
▍未知之墙
如何突破“未知之墙”?这里要用到第一性原理式的思考。
第一性原理是混沌大学知识体系的核心,包括对用户需求的本质思考和对产品创造的本质思考。
对用户需求的洞察分为三类:
- 第一类:
- 我知道我的需求,而且我已经被很好满足了。
- 第二类:
- 我知道我的需求,但是明显感觉到我没有被很好满足。
- 第三类:
- 用户自己都没办法清楚说出来的需求,但是这个需求在他的潜意识层面是存在的。
针对用户的三类需求,我们可以把创新也分为三类:
- 第一类:
- 如果你面向的是一个已知却很好满足的需求,你提供的服务就是连续性创新。比如更多功能、更强劲的性能、更低廉的价格等。
- 第二类:
- 由于用户没有被很好的满足,需要给他提供更好的替代品和更好的替代。
- 第三类:
- 面向用户未知的需求进行开创式的创新。
其中第三类创新,是我们最渴望的创新,即,面向用户未知需求的开创式创新。
但是,在这里,遇到了“未知之墙”的阻碍。
▍突破未知之墙
突破未知之墙的根本性方法在于:第一性原理式的本质思考。
即,通过把握事物的本质,根据该事物的本质,找到该事物的现代版本或未来版本,从而到达“未知的未知”。
以产品创新为例,从用户需求出发,找到用户需求背后的支配性力量:
- 用户的需求背后,是由什么支配的?
- 用户需求的本质是什么 ?
- 用户为什么要使用朋友圈?本质就是维护人设,连接同频。
- 用户为什么要发布短视频?本质是渴望发言,表达自我。
- 用户为什么要看影视剧?本质是得到庇护,深度沉浸。
对于本质下探式思考将帮助我们穿越“未知之墙”。
而穿越“未知之墙”的箭,就是你对本质的思考,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第一性原理思维。
▍总结
- 要做出伟大的作品,需要进入到“未知的未知”;
- 由于“未知之墙”的存在,人类很难进入“未知的未知”;
- 跨越“未知之墙”,需要进行第一性原理式的本质思考;
- 我们在面对不同类别的挑战或困难时,要找到自己的“一”,这就是第一性原理的精髓。
02《以第一性原理探寻影视的过去与未来》——李匡宁
▍人为什么要看影视剧?
探究这个问题要从历史维度里来思考。
现代人如果在没有电视剧的情况下看什么?可以看话剧、越剧。
近代人看什么?一百年前天桥卖艺可以看曲艺、杂技。
古人看什么东西?在《清明上河图》的画卷中,能看到北宋开始就已经有相关的曲艺演出了。
原始人看什么?我在这里列出两张图,一张是在欧洲比利牛斯山上面的一张岩画,另外一张是在贺兰山上的岩画。
他们不约而同相隔在两千年之前,不约而同选择了一件事情:用祭祀活动记录下自己最原始的娱乐活动。
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它们都是内容情感的集大成者。也就是说,你不需要身临其境就能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
人为什么要看内容娱乐?因为人在不断追求着安全的、沉浸的生命体验。
▍人类的观影体验存在冷却期
多次内容娱乐会使得体验感变弱,在观影里叫做“冷却机体验”。
这会给影视行业带来什么机会?
在混沌有一个思维模型——低端颠覆。“冷却机”的存在使得题材存在了低端颠覆的可能性,如果某一类题材高频、长频出现在你的生活中,你接触多了之后会产生厌烦,而新题材往往不存在这个问题。
新题材进步速度会更加快,因为你接受起来更加容易,这其实就有了低端颠覆的可能性。
到达一个顶点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变化。
如果我们把低端颠覆稍微弯曲一下会出现什么事情?
题材创新是否有上限?我的答案是题材创新会存在非常明显的上限。
03用混沌思维模型拆解爆款影视剧——沈拓&李匡宁
▍用混沌模型拆解《乡村爱情》
沈拓:如果用混沌的思维模型来拆解《乡村爱情》,你认为应该匹配什么思维模型?
李匡宁:我个人认为有两个模型:组合创新和低端颠覆。
从演员角度,他们并不是非常有名的演员,甚至之前可能是东北的二人转演员,他们因为参演这部剧进而成为相关的著名演员。
第二点回到第一性原理,观众为什么喜欢看影视剧是因为追求安全的沉浸的体验感。但是中国还有很多的人是生活在广大乡村里面,当你和他们进行沉浸感体验的时候,如果内容脱离生活太远,受众不一定能够感受到这种沉浸感。
反过来看,《乡村爱情》其实是做了一个低端颠覆。
沈拓:我用模型总结一下,克里斯坦森教授所说的低端颠覆,当我们服务于一个中高端市场、主流市场,有时候容易出现性能过度。但这时一定会出现一个边缘性的创新力量来捕捉边缘市场。这个边缘是相对于主流来说,它本身未必小,反而可能很大,此外跟性能过度往往伴生的现象是,一定有一个尚未被很好满足的需求。
李匡宁:在整个影视产业里《乡村爱情》无论在艺术成就上,还是在商业上都非常成功。但对于大多数内容公司来说,一开始看不见,到后来再看见的时候就够不着。它形成了一个非常独立的区域,而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商业模式。
第二个模型是组合创新。组合创新就是将各种已有元素进行相关组合。首先,它把东北这个个体单独独立了,第二把农村这个个体单独独立了,第三把相关的时代属性在每部项目单独独立出来之后,然后不断地进行组合之后才形成了这部作品。
▍用混沌模型拆解《长安十二时辰》
沈拓:今天我们再聊一部2019年一部现象级的爆款剧《长安十二时辰》。它为什么这么火?有请匡宁解读一下。
李匡宁:《长安十二时辰》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首先它的拍摄非常精良,通过全景化搭建起整个长安城,然后让演员不断地走戏、训练。从本质上来说,一旦整个实景搭建出来之后就形成了氛围感。
其次它是一个快速迭代的产品,《长安十二时辰》在创作过程中,马亲王在更新过程中有大量和网上读者的互动,每更新一章就会有大量的网友留言,说出自己对这个故事的反馈、期待或者建议。
用混沌的模型来说,这是一种分形创新。
沈拓:如果每一个人都像匠人般的精神去做每个细节的时候,其实观众都能感觉得到。刚才匡宁说用分形创新,其实用在文学IP转化到网络剧IP是很好的,比如《琅琊榜》和《庆余年》。
▍用混沌模型拆解《潜伏》
沈拓:还有一类剧我本人特别喜欢看,就是谍战剧,比如像《潜伏》,那谍战剧它成功的底层密码是什么呢?
李匡宁:谍战剧最核心的点就是在于如何建构一个合理的危机感,这是所有剧情的底层密码。这是所有紧张情节的底层密码。
《潜伏》里余则成一角,之所以从一个进步青年成长为优秀的地下工作者。实际是足够多合理而揪心的危机事件推动了人物成长。
沈拓:好看的谍战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要塑造一个强大的对手。我们的成长也是这样,要克服一些东西,我把这叫熔炉或者对手。
很多优秀的剧都展现了人性的两层性,伟大的作品称之为伟大作品,第一点我们叫做无结论的人性两难。第二点伟大作品应该是双层的,绝对不是像一杯清泉一下子就能让你看到底。
在过程中有过挣扎,想过放弃,甚至也有很丑陋的那一面,人性还有另外一种底色,我觉得这个更真实。
如果谍战剧的成功用混沌模型拆一下,你会用什么模型?
李匡宁:我选择用破界创新。《潜伏》的人物有一个基石假设所在,他的基石假设就构成了行为逻辑的边界。
大家还记得《潜伏》里面有一个经典的桥段是摇床,那个时候他们还没有表达心意在一起,但是又要模仿出夫妻的相关生活,防止隔墙有耳。
翠平开始反感,后面逐渐理解了余则成的行为。为什么一开始翠平不理解余则成了,核心就在于翠平和余则成的基石假设不同。
沈拓:我总结一下,在她刚开始做游击战士的时候,她底层基石假设是这样的,胜利可以直线式的获取,但是她跟余则成打交道,她说胜利是需要通过间接曲线式的获取,这就是一个破界。
▍在混沌创新院学习一年的感受
沈拓:匡宁是我们创新院19级2班非常优秀的同学,其实有时候我特别能体会到当好老师碰到好学生是一个什么感受。这一年的学习结束了,你这一年有什么感受呢?
李匡宁:我有两个感受,第一个是创新院学习真的非常热血,但同时也很疲惫。
有我和同学的热血畅饮,有我和领教老师的思维碰撞,有我们和善友教授的Amazing & Beautiful,但是也有彻夜难眠的辗转反侧,也有想不出模型,用不出模型,自己的行业带不进模型的痛苦与纠结。
市场上不少培训存在管杀不管埋的情况,很多时候大家能够指出你的错误所在,但是实际上,接下来怎么办似乎不是那么清晰。
在这个情况下混沌其实非常重要的一个东西叫做交付。交付这个概念是我在其他商学院或者其他的平台很难听到的一个概念,不单单要教,更要会用,用了之后还要有反馈。
第二个很感谢领教老师,感谢班主任老师,其实我们组成了一个非常好的集体,集体这个概念之前是很难在普通大众心里能够touch到的,我们经常说创业者是很孤独的,因为有时候别人不一定能够理解你的压抑、痛苦、困顿所在。
但是一群人当你汇集创新院这个地方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老板有这个老板的痛苦,这个行业有行业的痛苦。在这个过程里大家互相会产生一种交融的感觉,这个感觉其实是能够让你结交到一群特别好的兄弟和姐妹。
沈拓:今年创新院教学的重点是交付和教学。2020年其实又做了一个很大的调整,明年的关键词就是凝神聚气打赢一场必须打赢的仗,一定要打赢一场逆境之战,打赢一场必须打赢的仗。
中国高浓度创新者学习场 2020混沌创新院火热招生中
混沌创新院,一个为期一年的高浓度学习场域。
面向人群:在自己的领域里有独特思考,渴望创新的企业创始人或高管。
学制:学制一年,全年共有6个模块,每次课程3天,采用混沌独家的创新教学方式,结构化地帮助每一个同学落地和实战。
学费:9.8万/人。
如果,你有独特的“思考和方法”,在这个高浓度的学习场里愿意和老师们、同学们分享与学习,那么请点击“阅读原文”报名。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混沌创新院2020级 ☟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