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亚里士多德执掌BAT

未来属于“认知型创业者”。

一个思想实验:创始人的认知结构真格基金的王强老师,曾经向我推荐过一本书——《如果亚里士多德执掌通用汽车》。这本书出版于1998年,书中讲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思想实验:让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哲学家,管理工业文明巅峰象征的长青企业。

这个思想实验的本意是:一个CEO必须超越经验学习方式,升级自己的思维结构和思想高度。作者提出工业时代的顶级CEO必备的四种认知结构:宗教、哲学、历史、审美。

任何实践经验都有时空边界,一个人再了不起,他所经历的场景仍是有限的。而哲学中对本质的诘问,对人性的洞察,则能穿越时空。

我曾经深入拆解过乔布斯、马斯克、贝索斯、巴菲特、索罗斯、孙正义等人的思维方式,他们的思考内容虽然不同,但它们的思维结构却惊人地相似。

今天,我们可否提出一个新的思想实验:如果亚里士多德执掌BAT?在互联网时代,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亚里士多德式的智慧是否有用?换言之,新时代的中国创业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认知结构呢?

未来属于“认知型创业者”

互联网已经进入“下半场”,几乎所有的增长红利都已经消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可以做一个大胆的预判:未来属于“认知型创业者”,纯粹的“经验派创业者”将越来越难获得成功。

我是有证据的。正在迅猛崛起的三位互联网新生代领袖:王兴、张一鸣、程维,他们身上有惊人一致的地方:他们都酷爱跨领域读书,喜欢深度思考,相信理论的力量。

✦ 王兴

王兴不是一个“因事成功”的人。从饭否、校内到美团,屡败屡战。在美团的事业版图中,从团购到外卖,百转千折,这需要一个认知能力成长非常迅猛的人才能做到。

王兴阅读量极大,为了看书买了三个Kindle。历史、哲学、宗教、音乐,无所不读。他在一篇报道里提到《有限和无限的游戏》,说这本哲学书对他影响很大,“有限游戏在边界内玩,无限游戏却是在和边界, 也就是和规则玩,探索改变边界本身。”确实,我们能在美团一次次跨界创新中,看到这种哲学理念的影子。

他曾经有一段时间,经常跟随王强老师学习《金刚经》,一课不落,受益匪浅。据说在一次非常关键的董事会上,几乎所有的董事都在批评他,他从容应对,引用了金刚经中的几句话,以坚定之心力排众议,促成了美团的一次关键转型。

✦ 张一鸣

今日头条几乎是唯一没有抱BAT大腿的后起之秀,然而其用户数已逼近百度,商业收入超过100亿,张一鸣是一个何等厉害的年轻人!

他说,当自己无法选择或判断的时候,就要离远一步,远到用更重要的原则和更长的时间尺度来衡量就清楚了。而这些更重要的原则来源于基础学科,更长的时间尺度来源于宏观历史。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张一鸣最喜欢的书中,除了一些历史著作,还有《基础生物学》等枯燥的基础学科理论。他甚至在繁忙之余,聘请专业的化学老师和生物老师做家教。

他熟知信息熵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公司交流文化;他相信数学的力量,无论是个性化推荐,甚至是竞争版图扩张,他都用数学模型来支撑。

✦ 程维

程维说过一句话:创始人的认知边界是一个企业的真正边界。从租车到造车,从国内到国际,程维的认知视野已经远远超过国内同龄创业者。

程维研究世界战争与军事史,战争史占据了滴滴图书馆的第一排书架。在滴滴和快的竞争中,他把补贴大战比喻为“凡尔登战役”——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因此以合并的方式迅速结束了这场战役。

程维阅读速度奇快,每周能读两三本书。最近他在精读物理学和生物学的书,在一次访谈中,他提到了一些我的观点,我颇有点得意,英雄所见略同。

“相比宇宙,企业和社会都是简单系统。最近李善友教授新的理论很有意思,工业时代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建立在牛顿经典物理学上。如果把自然人比喻为原子,市场看不见的手看成万有引力,供需就是力的作用力和反作用。李教授认为信息时代对应更类似于量子力学,传统理论开始失效,开始强调混沌和失控,很有意思。王东岳的递弱代偿理论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在进化、强大和系统不完备间寻找平衡。”

……如果你此刻依然不具备人文和哲科素养,更愿意相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喜欢深度阅读,不相信理论,嘲弄别人“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那可能未来将不属于你。

12门创新思维大课

过去7年,我主持了7个创业营,迭代了7次课程结构,终于打磨出一套认知升级大课,尝试回答“如果亚里士多德执掌BAT”这个命题。

创业营一年一期,一个班48个人。令人意外的是,混沌大学的另类理念,居然吸引了许多优异的认知型创业者,包括俞敏洪、张邦鑫、王小川、罗振宇、徐小平、姚劲波等。

傅盛加入了混沌创业营六期,他对课程给了很高的评价:“混沌让我们把过去几十年接受的教育,用全新的框架和维度重新梳理了一遍。”

“听课震撼之大,远超我的预期,颇有开天眼的感觉。”傅盛说,每个创业者都应该上一次混沌大学。

我也认为,这套课程,如果只给48个人听,略有点可惜了。

2018年,混沌创新院(原混沌创新商学院)将首次公开这套课程,基于商业、哲学、科学、人文四大认知结构,推出12门创新思维大课。

看到这里,估计有人会笑了:扯淡!我们创业这么忙,哪有时间学这些“没有用”的课程?

✦ 为什么要学习“颠覆式创新”

这门课回答的是大公司如何跨越非连续性,小公司如何寻找最佳切入点。任何行业和产品都有周期,在第一条曲线到达巅峰之前,就得开启第二条曲线的探索;而且周期变化会越来越快。

这门课的教材是《创新者的窘境》。这本书深刻影响了乔布斯和贝索斯,贝索斯做Kindle时,“像素级”地遵循了这本书的方法论。

✦ 为什么要学习“第一性原理”

任何变化的现象背后都有不变的本质,找到系统的第一性原理之后,也就找到了跨越非连续性的桥梁。

贝索斯说,“我经常被问未来10年什么会变?我认为更重要的问题是未来10年什么不变,找到不变的原则和事物之后,把所有资源all in进去。”

马斯克说,“比较思维只能获得小的成就。我喜欢用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一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然后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

✦ 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学和生物学

我们不是学习物理学知识或生物学知识,我们学的是两种不同倾向的思维方式。

物理学的机械论思想,是管理的底层思维,从上而下,层级结构,设计出第二条曲线来。

生物学的自组织思想,恰恰相反,是创新的底层思维,自下而上,分布式结构,长出第二条曲线来。

我们在马云身上看到机械论的影子,中国战略第一人;我们在马化腾身上看到生物学思维的影子,腾讯生态已然养成。

✦ 为什么要学习“认知心理学”

为什么聪明人总是做蠢事?为什么企业就是无法跨越非连续性?这是因为人类大脑有无法克服的结构性缺陷。

我们都以为自己是理性的,但恰恰相反,几百万年进化的结果,人类思维的默认状态是非理性。《思考快与慢》是研究这个问题最好的一本书。

有的人避免自己犯非理性错误,比如芒格,用长线思维价值投资;有的人利用市场的非理性,比如索罗斯,用反身性理论成就了量子基金神话。

……

全年12堂课,每个月1次课,每次两天。我亲自讲6门课,并邀请6位优异学者讲另外6门课。每堂课拆解一个企业家的思维模型,巴菲特、孙正义、索罗斯、乔布斯、贝索斯、马斯克、马化腾、马云、张一鸣、王兴等。

不仅要听,而且要刻意练习。每堂课都有同学答辩机会,个人的第一性原理,或事业的第二条曲线。在这里,我们真正的交付不是课程,而是真实的成长。运用第一性原理来跨越第二条曲线,实现这两个目标,价值何止千金。

每门课讲4个思维模型,拆解1个案例,进行1次答辩。以“颠覆式创新”为例,每门课的结构如下:

创新院采用大班授课+小班互动模式。同时,全年提供50场在线回放,每周三晚上8:00首播,每周一个思维模型。

为什么每一个创业者都应该上一次混沌大学?答案很简单:好课程。好课程是混沌大学存在的唯一理由。

混沌创新院 欢迎点击报名

第二期混沌创新院课程表

2017年12月30日-31日

第1课:批判性思维

讲师:李善友教授(混沌大学创办人)

模型:思维遮蔽性、批判性思维、给思想洗澡

案例:杰夫·贝索斯(亚马逊)

2018年1月20-21日

第2课:人文社会学

讲师:王强老师(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

模型:创造力的四个维度 宗教、哲学、历史、美学

案例:马云(阿里巴巴)

2018年3月17-18日

第3课:颠覆式创新

讲师:李善友教授(混沌大学创办人)

模型:创新者的窘境、价值网、边缘创新

案例:里德·哈斯廷斯(Netflix)

2018年4月21-22日

第4课:网络科学思维

讲师:邢波教授 (卡耐基梅隆大学教授、Petuum创始人)

模型:网络科学、人工智能、大数据

案例:马克·扎克伯克(脸书)

2018年5月19-20

第5课:第一性原理

讲师:李善友教授(混沌大学创办人)

模型:多元思维模型、第一性原理、公理化方法

案例:沃伦·巴菲特(伯克希尔·哈撒韦)

2018年6月23-24日

第6课:认知心理学

讲师:洪兰教授 (台湾中央大学教授,教育心理学家)

模型:认知吝啬鬼、框架效应、损失厌恶

案例:乔治·索罗斯(量子基金)

2018年7月21-22日

第7课:非连续创新

讲师:李善友教授(混沌大学创办人)

模型:王东岳递弱代偿、熊彼特创新理论、库恩范式革命

案例:孙正义(软银)

2018年8月5-6日

第8课:科学方法论

讲师:万维钢老师(得到专栏作家,理性思维倡导者)

模型:简明逻辑学、概率思维、证伪思维

案例:张一鸣(今日头条)

2018年9月22-23日

第9课:物理学思维

讲师:李善友教授(混沌大学创办人)

模型:牛顿机械论、量子物理不确定性原理、反熵增思维

案例:埃隆·马斯克(特斯拉等)

2018年10月20-21日

第10课:美学思维

讲师:朱青生教授(北京大学教授)

模型:感性美学、设计美学、简洁美学

案例:史蒂夫·乔布斯(苹果)

2018年11月17-18日

第11课:创新方法论

讲师:周宏桥教授(独立学者,半面理论开创者)

模型:半面创新的四种思维

案例:王兴(美团)

2018年12月22-23日

第12课:生物学思维

讲师:李善友教授(混沌大学创办人)

模型:自然选择、自组织、自下而上

案例:马化腾(腾讯)

*混沌大学保留微调课程安排的权利。

混沌创新院2018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报名混沌创新院。

常见问题

什么是混沌创新院的12门创新思维大课?

混沌创新院基于商业、哲学、科学、人文四大认知结构,推出12门创新思维大课,包括批判性思维、人文社会学、颠覆式创新、网络科学思维、第一性原理、认知心理学、非连续创新、科学方法论、物理学思维、美学思维、创新方法论、生物学思维。课程旨在帮助创业者升级认知结构。

王兴、张一鸣、程维这三位创业者有什么共同特点?

王兴、张一鸣、程维都酷爱跨领域读书,喜欢深度思考,相信理论的力量。王兴阅读量极大,涉及历史、哲学、宗教、音乐;张一鸣重视基础学科理论,如《基础生物学》,并运用信息熵理论;程维研究世界战争与军事史,并精读物理学和生物学书籍。

李善友教授认为未来属于什么样的创业者?

李善友教授预判未来属于“认知型创业者”,纯粹的“经验派创业者”将越来越难获得成功。他认为在互联网“下半场”增长红利消失的背景下,具备人文和哲科素养、喜欢深度阅读、相信理论的创业者更具优势。

混沌创新院的课程结构是怎样的?

混沌创新院全年12堂课,每月1次课,每次两天。李善友教授亲自讲6门课,并邀请6位优异学者讲另外6门课。每堂课拆解一个企业家的思维模型,如巴菲特、孙正义、乔布斯等。课程采用大班授课+小班互动模式,并提供在线回放。

学习“第一性原理”这门课有什么价值?

学习“第一性原理”可以帮助找到变化现象背后不变的本质,即系统的第一性原理,从而找到跨越非连续性的桥梁。马斯克和贝索斯都推崇第一性原理思考方式,认为比较思维只能获得小的成就,而从本质出发的思考更具突破性。

混沌创新院的课程案例涉及哪些企业家?

课程案例包括杰夫·贝索斯(亚马逊)、马云(阿里巴巴)、里德·哈斯廷斯(Netflix)、马克·扎克伯格(脸书)、沃伦·巴菲特(伯克希尔·哈撒韦)、乔治·索罗斯(量子基金)、孙正义(软银)、张一鸣(今日头条)、埃隆·马斯克(特斯拉等)、史蒂夫·乔布斯(苹果)、王兴(美团)、马化腾(腾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