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230家店,年销30亿,全棉时代做对了什么?| 预告

这是一堂可以让你听得见炮火声的商业实战课

好不容易攻克技术难题,却因技术超前,没有国家认证标准,导致产品市场推广受阻,该怎么办?连续4年开了九十家直营店,亏损接近2亿,如何坚守与破局?缺资金缺经验又想要快速发展,为什么始终坚持自己把握终端,不开放加盟?试水电商业务,搭建自营B2C网站,结果第一年成绩惨不忍睹,亏了2300万,又是怎样扭转败局?……

11月16日(本周六)上午9点,全棉时代创始人兼CEO李建全老师将在混沌大学研习社开讲《全棉时代:创新跨越,从亏损2亿到年销30亿》,为你真实再现创业公司艰难爬坡的痛苦历程:技术的突破,To B到To C的转型,对直营的坚守,电商的突围……

这是一堂可以让你听得见炮火声的商业实战课,每一位正在一线摸爬滚打的创业人士或是身陷某种困局的职场人,都该来感受下。

李建全连续创业30年。从事医用敷料行业二十年,创办的稳健医疗稳居行业第一。54岁再创业,成立全棉时代,将不起眼的“棉花”做成了一笔年营收近几十亿的大生意,在全国40多个城市开设了230家线下门店,连续三年天猫双十一母婴类目第一名。十年时间,全棉时代是如何做到的?你将在这堂课里找到真正的秘密。

课程预告 精彩观点抢先看

1. 2003年发明概念,2005年拿到专利,2007年开始慢慢地从专利到产品,到2008年出产品。当产品出来以后,准备卖到医院里去时,医院却说,你这个不是纱布,是无纺的,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这时候,我就感觉到有点傻眼了。

2. 推入市场的过程非常艰难。究竟卖不卖得出去,我们也不知道。我有时候也有一点想放弃,这个东西做出来太贵了。很多人,你给他免费用,这个很好;但是你要他买,他会说太贵了。如何去教育消费者呢?

3. 消费者的发展趋势一定是:哪里的购买体验感越好,哪里让他进去消费得越爽,越有这个可逛、可休闲的地方,哪里就会有消费者。

4. 我第一年一口气开了20多家店,亏了3000多万。第二年我们又接着开了17家店,亏的更多,接近4000多万。第三年,我们还继续开,再开了30家店。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这四年,我们大概开了八九十家店,关了20多家店,累计亏损接近两个亿…… 团队对我的压力太大了,认为你李建全固执。其实我也知道,门店越来越多,但你经营没上去,肯定是越来越亏。但当经营规模达到一定量级了以后,它一定有一个什么呢?规模效应。

5. 要去研究如何去对待中频、高频、低频等消费者。你不能让店里没人,只要他买了,我们就要给他不断地去推荐一些中频或低频的东西,然后就会产生价值,这就是不断跟顾客沟通的一个过程。

6. 为什么不开加盟?全棉时代想要快速成长,你自己没有那么多经验,你又没有那么多资金,如果有加盟店不是成长得更快吗?但我想的问题是,如果加盟商不赚钱,谁愿意继续跟你合作?

7. 双11打半价,我们是不是亏大了?这又是理念上的差异。双11是亏了,但第一、我们馈赠了消费者。第二、我们扩大了消费者的一种认知,就是他愿意花这个低价买回去,然后体验后会觉得,这个产品值这个价钱,即使不打折扣,他也会去买。

8. 我认为,一切的商业的本质,不管你是线上销售,还是线下销售,一定是要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去思考问题,而不是去赚信息不对称的钱,这肯定是不可持续的。 一定要让消费者感受到你是真诚的,你是实在的。如果说全棉时代取得了一点成就的话,这可能是一个最核心的东西。

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品牌,不管你赚不赚钱,即使你亏本,也不能在消费者丧失信用。周六研习社直播等你~我们不见不散!

常见问题

全棉时代如何从连续亏损2亿实现年销30亿的突破?

全棉时代通过坚持直营模式,在连续四年开设八九十家店、关闭二十多家店、累计亏损近两亿后,依靠规模效应和提升经营水平实现扭亏为盈。关键在于当经营规模达到一定量级后,产生了规模效应,并持续优化消费者购物体验。

全棉时代为什么始终坚持直营而不开放加盟?

全棉时代创始人李建全认为,如果加盟商不赚钱,就没有人愿意继续合作。企业想要快速发展,但缺乏经验和资金,加盟看似是捷径,但李建全更关注合作的长久稳定性,因此选择自己把握终端,确保服务质量和品牌信誉。

全棉时代在电商业务上是如何扭亏为盈的?

全棉时代试水电商时自建B2C网站,第一年亏损2300万。通过调整策略,特别是在双11等大促活动中,即使半价销售看似亏损,但实际起到了教育市场、馈赠消费者、扩大品牌认知的作用。消费者体验产品后认可其价值,即使恢复原价也会购买,从而带动长期增长。

全棉时代如何看待线上与线下销售的关系?

李建全认为,商业的本质是站在消费者立场思考问题,而不是利用信息不对称赚钱。全棉时代注重线上线下一致的消费者体验,强调真诚和实在。消费者趋势是向体验感好、可逛可休闲的场所集中,因此线下门店的体验与线上便捷性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