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象世界,解决问题居然成了重要的生存技巧。我们每天给自己列出待办事项,又逐一把它们打勾完成,就这样过完一天。我们认为,解决了问题,企业应该往前走对吧?你会发现没有啊,怎么越解决问题,自己变得越糟糕了呢?
那当我们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时,有没有根源性的存在,在背后决定这一切?善友教授给出了一个答案,“信念”。他说:“我拈出一个新词 —— 信念。用它来定义四楼。这几乎是我过去三个月闭关,于我而言最大的收获。”
我思故我在?对笛卡尔的终极追问
庄周梦蝶,对人生产生了怀疑。到底是我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我呢?笛卡尔几乎做了同样的梦,这成了他推理的起点。他假设存在某一个邪恶的骗子,把一些想法植入到我们的头脑当中来。那人类存在的根基到底是什么?于是他得出了完美的,流传了上千年的那句精彩绝伦的话,“我思故我在”。
哲学,起始于对所谓自明的问题的追问。我们用笛卡尔的方式来破一下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背后,居然有一个隐含假设,是我知道我在思考。那么,你如何知道你在思考呢?
梦中人,只有醒来才知道什么是梦境;鱼只有跳出水面的刹那,才会明白自己生活在水中;那么,如果人类认知的最高水准就是大脑思维,我怎么能知道我在思考呢?比大脑中思维更高的意识层次存在是什么?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你的思考,构成了你也限制了你?
创始人的Ego越大,企业的Ego越小
企业有本体,企业有生命,企业有使命。这是反大家的认知的,过去我讲使命一般是讲个人的使命、创始人的使命;今天,我相信企业也有使命。
我认为存在创始人魔咒。一个人成就越大的时候,他的Ego越大;而他的Ego越大的时候,可能有一段时间内,他会有更大的成就,但最终会使他突然坠入深渊。几千年下来,首富陷阱或企业家类似的遭遇,都与此关系。
我们做为创始人,一直以为是我的努力创造了企业,创造了财富,造福了一切。如果你认为是我做了这一切,当然是有巨大的Ego的。你转变一个方式,如果你是企业的助产士,是花园的园丁,你的Ego还会那么大吗?
为什么说很多企业都因为创始人的膨胀心,因为膨胀心掩藏下的过度努力,扼杀了企业原本有的生命?怎么扭转这种局面?
企业源生动力在哪?
我相信有生命力的企业,一定有自己的源生动力。各位想一下,过去十年、二十年,我们创业的动力在哪里?全在外界——外界哪里有刚需,哪里是热点,哪里是风口,什么行业容易上市,你去做什么。所有外在的需求的拉动,几乎成了我们创业的全部动力。
而我坚定地相信,如果一个企业有生命的话,它内在应该有一种源于宇宙的这种源生动力出来,把这种力量激活,就像把盆景里的大树放回天地之间。
那么,怎么找到我们每个人内在的那个动力?找到我们企业的内在动力?
“看到内心深处的限制性信念,就能发生信念的转化。”跟随李善友教授的逻辑,用一思维追问终极,层层推理,追随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笛卡尔、道金斯、荣格、王阳明……找寻个人和企业的“信念”!
预约本节课,你会收获观看推理电影般畅快的听课体验,用理性的方式,超越理性。最重要的是,通过刻意练习,抵达属于自己的“理念世界”。这节课,任何人不可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