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明星产品,是DTC品牌0到1阶段最重要的抓手。MAIA ACTIVE的第一个明星产品,叫做腰精裤,立意点是细腰、翘臀。这是逆市场共识的,当时Legging品类最常宣发的点,是面料工艺,比如吸湿排汗。但我们认为,女性对服装有两个核心诉求,好看、舒服。单一象限做得好,另外一个象限的需求就可以适当降低。捕捉到这一点,腰精裤就诞生了。
打造明星产品很难,我认为明星产品背后有三个关键要素:
- 普适性:它一定能满足一个相对大众化的需求。腰精裤成功前,我们也踩过坑。当时探索过一个采用了特别设计的产品,但不是特别成功。只靠设计驱动是不够的,对运动服饰来说,重要的是功能性的提升。每个人审美喜好不同,但对于功能性的需求一致性比较高,这就是普适性。
- 延续性:它要能够在1.0版本上迭代,提供更高的价值。你打造出的明星产品,成熟品牌有能力快速复制,而且用更高的媒体预算去覆盖。怎样保证你打造的产品,不会变成别人的产品?不断迭代。腰精裤目前已经是4.0版本,但不是迫于竞争压力,它的年度复购率达到25%,为什么也要迭代呢?我们希望不断去延续成功的商品,找到它产品力上可以变得更好的点。不断给用户惊喜,在用户端才会形成足够好的反馈。
- 差异性。比如做服装,尤其要强调视觉上的差异性,这种直觉认识较难被替代。传统legging的走线都是直来直去的,腰精裤有一个M微笑线的专利设计。用户一看臀部的走线,就能辨识到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商品。我们因此拥有了用户的心智,对产品的记忆。
品牌管理的最大难点,品牌是科学加艺术
只做艺术,没有科学,你就吃不饱饭;只做科学,没有艺术,你就吃不好饭。
什么是品牌管理中的科学? 比如说数据化运营,用最小的成本调动最大化的增长。举个例子,传统营销团队投放怎么做?用花钱的思路做,今年有2亿的预算,这个渠道可以花3000万,那个花5000万……但我们的投放团队,是用做股票交易员的思路去做:
- 要有对平台和用户的观察。哪些热门内容、流量红利捕捉到了?消费者关注习惯是什么?
- 要了解达人的生态。新锐达人挖掘、达人精细化筛选怎么做,匹配度如何分析?
- 要有专属的KOL库,有投放的基本模板。不断地去迭代,达到更高的效率。
现金流管理的能力、盈利能力的提升……这些都是品牌管理的科学。
但服装作为穿在身上,帮人们表达自我的品类,也必须是兼具艺术性的。我们要不断地去做符合品牌调性的内容,对质感的追求必须是360度无死角的。
比如,追求销售渠道的质感。好的DTC品牌,对销售渠道应该是非常挑剔的。必须在调性相匹配的渠道上增长。只有人对了,人群运营的能力提升了,才会有持续复购和品牌好感度的提升。我们成立到今天,销售渠道不到六个,但渠道跟我们的目标人群画像高度匹配。
Devil is in the details,魔鬼都在细节中。
创始人灵魂三问,你可以为自己的价值观牺牲什么?
DTC公司的底层能力,是构建服务DTC的企业文化。有三个核心问题,创始人做企业文化前要问自己:
第一、你对人性的基础假设是什么?包括一些很核心的问题,比如你认为人性是善还是恶?这些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重要的是,通过它们诚实地面对自己,再去决定做怎样的企业文化。
第二、你做文化的目的是什么?坦诚地讲,做MAIA的前三年,我不知道我们的文化是什么,甚至不知道我的使命和价值观到底是什么。做这件事儿的意义感,其实来自于用户的微信留言。不断地从中感知到用户努力去运动,成为更好自己的那个力量。所以我觉得,创始人不要着急去寻找使命感,也不是创业第一天就需要。你的使命一定是在和用户交互的过程中慢慢发现的。是用户真实的反馈,让你感受到自己是为何被用户所需要。
第三、你可以为自己的价值观牺牲什么?任何企业文化,包括价值观的捍卫都是有代价有成本的。比如我们会找到一些高管,能力非常强,但不认同用户第一的价值观。他能够带来增长,你要不要赶走他?基于对自己的理解,对于自己坚持的理解,对于自己为了坚持而付出多大代价的理解,才能去想明白我们能不能做文化,做出来的文化是不是真正被团队信服,被消费者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