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教创业公司搭建团队、闪电扩张

作为在线教育行业几千家公司中唯一盈利的公司,跟谁学成立后仅用6年多的时间,市值就突破了300亿美元。

跟谁学的成功凭借的是超强的组织能力。在每个发展阶段,跟谁学都有一支能够打赢胜仗的狼性团队作为组织保障。

上周六,混沌大学研习社为大家请到了跟谁学前副总裁吕伟胜,分5个部分来探讨:什么是好团队?在创业初期、快速扩张期、稳健运营期应该怎样搭建、运行和进化一个团队?以及如何不断提升企业未来的组织战斗力?(笔记详见:《创业六年市值300亿美元,跟谁学怎么做到的?》)。

好团队的标准

好团队的标准是什么?靠得住、有本事、群众说好。首先是靠得住,就是要忠诚,要敬业,还要忠于职责。其次,还得有本事,业绩得好。最后还要群众说好,也就是这个人或这个团队的整体评价也不错。好团队还应该有这样三个特征:能力互补,背景互补,价值观相似。创业初期的好团队要符合能力互补,背景互补,价值观相似的特征。到了快速扩张期,要形成团队模型,能够快速复制。等业务进入了稳健运营期,要持续提高产能,保持进化。

创业初期

创业初期,企业还在探寻盈利模式。这时,招聘比培训更重要。团队一把手要把80%的精力放在招聘上,招来对的人,高管就可以有很多时间精力,抽身去做更应该做的事情。关于团队管理,我认识到的16字箴言是:选人要准,用人要狠,管人要严,待人要好。

如何选出正确的人?我总结了关于招聘的10问10答。

问题1:候选人的能力经验都非常符合,但是不能加班,要不要?

我们需要的是一些愿意跟我们共同奋斗,一起去搏一个好未来的人。

问题2:应该如何选择合伙人?

我告诉大家,最靠谱的是同事,其次是同学,最不靠谱的是外部招聘。能不能开"夫妻店"?我认为最好不要开,一般做不大。

问题3:当产生重要管理岗位空缺时,优先内部提拔还是优先外部空降?

我比较支持内部提拔,但是有前提条件,内部提拔真正可以找到的优秀人才。

问题4:如何在面试中识别对的人?

跟谁学的选人标准是,阳光善良的、自驱自燃的,因为打赢过若干胜仗而自信的。

问题5:怎么识别短期机会主义者?

不要看他说什么,而要看他做什么。因此,做背景调查就很重要,最好至少调查两个人。一个问他以前的上级,另外问问其他上级或者人力资源总监。

问题6:选人如果不能完美,最重要的是哪条?

我个人认为要性最重要,就是他内心有没有真正想把事情做好的一种动力和一种冲劲。

问题7:刺儿头能用吗?

我会用他,但是我知道他难堪大用。不要上来就交给他很重要的职责。让他从小事做起,一步步来。做一段时间管理后,他往往就会慢慢改变,理解领导的想法。

问题8:连续创业者能用吗?

我认为团队没散的就可以用。如果连续创业者始终没有成功,但是团队一直没有散,那这个人是非常厉害的。

问题9:怀才不遇的人能成功吗?

我不相信在今天这个时代还有怀才不遇的人。怀才不遇大概率就不是金子。

问题10:早期元老如果真的跟不上了,想换掉怎么办?

最佳方法有以下两种。一是引入空降高管,得罪人的事可以让别人来干。二是引入咨询公司。公司不是家,家里首先要讲感情,不要讲道理,有人做得不好你不可能淘汰他,但是在公司里首先要讲道理,不能讲感情。

辛辛苦苦招来的人才,如何才能留住呢?真正留住员工最重要的是高目标、严要求,持续打赢胜仗,以及企业快速发展。

如何奠定团队的文化根基?首先要问一个问题,你自己的文化根基是什么?你的信念是什么?你的文化是什么,你的团队就应该是什么样。

有一个关键问题是,如果你自己刚好不是一个特别有狼性的人,怎么带出一支狼性团队呢?答案是靠制度。

快速扩张期

企业到了快速扩张期,有了多个事业部,这时就要避免熵增,来实现企业第二曲线的快速发展。

判断一个业务应不应该做有三个标准:赛道、标杆和团队。

选赛道,不仅是整个市场规模有多大,还有付费的意愿有多强,以及续费的概率有多高。二是标杆,在这个赛道中有没有人已经做得很大了。如果这个行业里第一名的公司一年才做个三五千万的营业额,那你就很难做大。

老业务是否值得坚持做呢?我给大家提供一个业务模式四维度:刚需、客单价、市场容量和客户生命周期。这四个维度当中,至少有两高两中才值得做。

如何处理新业务跟老业务的关系?就是做一个新业务,大概率最好让它独立发展会比较好。设立新业务要因事设岗,不要因人设岗。

稳健运营期

进入稳健运营期,没有那么快速的增长和发展了,该怎么办?可以通过培训、互动来保持总部对文化的支持统筹,保证企业文化的根基能够传承下去。

当你有了各地的分公司后,或者当你开设了不同的业务之后,保持你的团队文化不稀释,保持原来的战斗力很重要。

另外,判断一家企业是否优秀,靠什么指标?我认为人均产能最重要。人均产能高,意味着对于人才这样的稀缺资源进行了有效的配置和利用,对社会做出了更高的贡献。企业管理者应该始终坚持人均产能的提升。

怎么避免员工成建制离职呢? 要避免分部负责人掌握核心业务管理权。

保持组织未来战斗力

团队的持续成功等于战略方向乘以组织能力,组织能力才是真正的竞争壁垒。

什么叫战略方向?战略方向就是持续找到高获利、高成长的空间,也就是你的赛道好不好,能不能持续找到更好、更多的赛道?而组织能力是什么呢?就是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执行战略。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人均产能更高,这才是组织能力。战略容易被模仿,组织能力才是真正的竞争壁垒。

员工为什么愿意跟着你?因为你的领导力。成就大事,最重要的是坚定的目标与信念。创业路上九死一生,这么多的艰苦,能坚持下来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目标与信念最坚定的人。

常见问题

什么是好团队的标准?

好团队的标准是:靠得住、有本事、群众说好。靠得住指忠诚、敬业、忠于职责;有本事指业绩好;群众说好指团队整体评价高。好团队还应具备能力互补、背景互补、价值观相似的特征。

创业初期如何进行团队管理?

创业初期,招聘比培训更重要,团队一把手应把80%精力放在招聘上。团队管理的16字箴言是:选人要准,用人要狠,管人要严,待人要好。关键在于招到对的人,高管才能抽身做更重要的事。

如何判断一个业务是否值得做?

判断业务是否值得做有三个标准:赛道、标杆和团队。赛道看市场规模、付费意愿和续费概率;标杆看行业是否有做得很大的公司;团队看执行能力。业务模式四维度是:刚需、客单价、市场容量和客户生命周期,至少需两高两中才值得做。

进入稳健运营期后如何保持团队战斗力?

稳健运营期可通过培训、互动保持总部对文化的支持统筹,确保企业文化根基传承。开设分公司或新业务后,需保持团队文化不稀释。关键指标是人均产能,管理者应始终坚持提升人均产能,避免员工成建制离职。

组织能力为什么是真正的竞争壁垒?

团队持续成功等于战略方向乘以组织能力。战略方向是找到高获利、高成长空间,而组织能力是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执行战略,做到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人均产能更高。战略易被模仿,组织能力才是真正的竞争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