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问问”李志飞:不能把AI创业当成科研来做

技术的领先不构成绝对壁垒,只有不断迭代持续性保持领先才是壁垒。

这两天,谷歌成功“造人”的消息爆火网络,再次引起了全民对AI技术的广泛关注。

虽然AI技术在突飞猛进地发展,但是如何实现AI技术的落地和商业化,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李志飞,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前谷歌美国总部科学家,AI企业“出门问问”创始人。丰富的科研和创业经历,让他对于人工智能行业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5月12日周六9:00,李志飞老师将向大家揭示人工智能走向商业化的关键点,帮助技术创业者走出困境,实现技术、产品、商业的正向循环。

如果您对新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感兴趣,或者正准备投身于AI行业,那么这堂课一定不能错过。

课前热身

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戳下面小视频,精彩预告抢先看☟

精彩观点

  1. 要想做人工智能,首先得先抓住场景。如果把AI的算法比作成灵魂,那这个场景就是身体,灵魂是需要身体才有意义的。AI技术去寻找场景的过程,就是一个灵魂身体化的过程。
  2. 商业和科研的本质是不一样的。很多技术创业者都走不出技术这个阶段,他们不知道什么叫产品,什么叫解决方案,把创业当作科研在做,结果很快就失败了。
  3. 对于技术创业者来说,要相信但不迷信技术的力量;要坚持技术理想主义,但是也要保持理性,理解技术的边界和成熟度。
  4. 核心技术有一定的难度,能挡住95%的竞争者。但技术的领先顶多就是8到12个月,不构成绝对壁垒。只有不断迭代持续性保持领先才是壁垒。
  5. 在AI领域创业,并不会轻易死掉。因为AI公司同O2O公司不同,不需要每天花那么多钱补贴用户,它的主要成本是人工成本。当公司盈利情况并没有那么好的时候,只要少招点人就可以存活。
  6. 如果一个创业公司没有增长,跟死亡是一样的。如果一个公司第一年100人,第二年100人,第三年还是100人,营收也没有任何变化。那么这种公司的价值是不大的。
  7. 谷歌做硬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使自己的很多高科技、黑科技直接放到自己研发的设备里,让AI技术有一个可控的场景。

联系我们或投稿可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立即领取听课资格

常见问题

李志飞如何看待AI技术与场景的关系?

李志飞认为,要想做人工智能,首先得先抓住场景。如果把AI的算法比作成灵魂,那这个场景就是身体,灵魂是需要身体才有意义的。AI技术去寻找场景的过程,就是一个灵魂身体化的过程。

技术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常见的误区是什么?

很多技术创业者都走不出技术这个阶段,他们不知道什么叫产品,什么叫解决方案,把创业当作科研在做,结果很快就失败了。商业和科研的本质是不一样的。

技术领先在AI创业中能构成绝对壁垒吗?

核心技术有一定的难度,能挡住95%的竞争者。但技术的领先顶多就是8到12个月,不构成绝对壁垒。只有不断迭代持续性保持领先才是壁垒。

AI创业公司与O2O公司在成本结构上有何不同?

在AI领域创业,并不会轻易死掉。因为AI公司同O2O公司不同,不需要每天花那么多钱补贴用户,它的主要成本是人工成本。当公司盈利情况并没有那么好的时候,只要少招点人就可以存活。

创业公司没有增长会面临什么后果?

如果一个创业公司没有增长,跟死亡是一样的。如果一个公司第一年100人,第二年100人,第三年还是100人,营收也没有任何变化。那么这种公司的价值是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