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有牛市吗?

解答它,要从对市场的观察开始。

如今人们很担心股市,但是2月3日开盘只跌了一天,第二天就连续反弹,而且创业板涨幅就曾接近24.8%,不少科技板龙头公司的业绩都有翻倍。这引发了讨论,一些说法认为,我们国家动员力强,政策调节会提振人心,出现牛市。

假设牛市真来了,你到底会赚还是会赔呢?

我们去年看过不少股市的段子,“一波操作猛如虎,一看亏了两万五”,“运气赚的钱,实力亏回去”。最近则有双黄连的例子,股市快速反应,其中概念股哈药股份连续涨了接近80%,暴利吸引了很多股民。冲进去以后,遇到的却是市场下跌将近30%。

所以,我还是很担心这一点。我们要把市场放在长尺度来看。

最近我读了不少关于病毒和免疫力的知识,其中上海的张文宏医生讲得非常精彩:病毒如果被你的免疫力认出来,它的威胁不大。人体的免疫力最怕的是没有见过的病毒。

资本市场也一样,虽然不能被准确预测,但还是有免疫力的。经历过很多事情之后,就不妨碍一个好公司在市场展示长期回报。

牛熊的转折,以及恐惧与贪婪的情绪转折,在市场上是常见的。如果我们跳开疫情,其实在过去的八年中,黑天鹅、灰犀牛一直对市场产生着影响,发生过很多很多事件,比如贸易争端、英国脱欧、埃博拉、禽流感、欧债危机……

我们要彻底思考的是:怎样让自己不管在牛市还是熊市,都有办法首先让自己立于不亏钱的基础,然后再想怎样赚钱?

你亏的钱都是你对世界的妄见

我的理解,投资是一个选择的游戏,它的背后是认知的变现。

我们在股市中拿到的信息是一样的。但是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却处在不同的阶段。

比如,愿意在1100块钱买入的朋友,会觉得在1100块卖出的人肯定是傻子,我还觉得能涨到3000块呢,1100块还应该买呢!怎么能卖掉?

他们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判断。真正的根本点是在你的认知。你赚的钱,就是你对这个世界真知的变现。

所以,你要去求真,要找到一个大家没有发现的秘密。因为你知道的信息很多时候是别人加工给你的。这个加工的链条很长,从上市公司到内部的董秘,还有卖方分析师,再加上自媒体和报纸头条的各种报道。在这期间,信息很有可能偏离真实而变化。

而如果你因为一个情绪的原因,比较仓促地做了一个卖出或买入的决定,那么这个钱迟早会亏的。

  • 但很可惜的是,股市的门槛非常低。股票投资可能是中国竞争对手最多的行业,大家开一个账户就跟你竞争,1个亿的人在这儿做几千道题,这个竞争是可想而知的。
  • 真正在做题的专业选手其实不多。就像在学校,抄作业喜欢抄前十名的。有一个真正的机构投资人定价,而大多数的散户抄作业,这个公募或者明星基金经理买了什么股票,大家打听打听赶紧买进去。你抄作业,就离这个标准的答案差得很远,也就离亏钱就差得不远。
  • 中国股市波动非常大,这里有一个反直觉的事:在A股,你要不持有2年以上,有40%、50%的概率亏钱;持有时间越长,反而不亏钱。可惜的就是你通常拿不了这么久。最近芒格先生在他的Daily Journal年会上评论说,中国人做很多事情都擅长,但是在股市持有时间非常短,而且有赌心,这一点很难理解。他说这是比较愚蠢的行为。在股市,选择太多不是好事,特别需要自律。想想过节期间,你是否一会儿看看消费品,一会儿看看工业事业,一会儿研究5G、互联网,然后又听听贸易战专家的,最后看看疫情……这么多选择给你,你往往可能会跑出核心能力圈。而实业家通常不犯这个毛病,在一个行业长期干下去,形成一个积蓄的优势。
  • 股市有1亿人在这里博弈,它其实放大了人性的弱点。比如我们有追涨杀跌的行为,根本原因是股市中非常容易从众。平常如果一大群人在一起,你会发现你基本上会跟着一个领头羊的指挥走,你觉得这是安全,但这也是一个认知缺陷。芒格提示说,很难理解中国的股民这么有赌性,把本来买股票买公司的行为,硬生生变成了赌明天会涨还是会跌,短期内的估值,上证指数是能上3000点还是杀到2800点以下,这某种角度都是赌大小。

所以,你亏的钱,都是你妄见的体现。我认为,认知上的不足迟早会被市场找出来。

账面的盈利不能当作真实的盈利

作为专业选手,我们也踩过很多坑,这没有捷径。要实践下来,通过勤勉学习,不停地反思,一次胜率能达到5%也是非常了不得的。你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去提升你的判断力。

所以,价值投资也要分一些段位。

首先要杜绝的一些错误,或者说认知的缺陷。

  • 不熟不做 实业家通常是恪守自己的能力圈,但是投资界的朋友经常跨出自己的能力圈,而且还不够自信。 你总是对近期的赚钱机会产生天然的引力,看起来真不错,明天有涨停板,买不买。这时你应该想:我到底对企业有没有深度的认识?我有没有别人没看到的?我是不是有偏离真相的认知?所以不要短期投机,这很难做到。
  • 知错就改 多数时候,大家看到自己的错误时会想,我能不能等等。比如最近被套住了,我想让这个市场涨10%,再找一个好机会卖掉。 我实践下来的感受是,知错最好的方法是马上解决问题,不要拖了,因为你没有什么把握说下一个星期、下个月这个股价的涨跌对你一定有利。你应该把时间和资金花在你最有把握,而且是经过了深度努力的一个投资机会上。

那从正面说,价值投资有三句核心的假设:

  • 买股票本质上是买企业 如果你的股票今天跌了两个点,你可能很难受。但是如果你想,这个企业还有其他的股东觉得虽然跌了2%但是它的生意很好,愿意长期看好并拿住这个生意。这时,股价的涨跌就不一定那么让你难受了,你甚至还可以喜欢这个生意,觉得股价跌下来了不是应该买吗?
  • 股票是围绕价值这个轴的 长期来看是要回归价值,但是短期来看呈波动不定的现象。
  • 先从不亏钱去想 要给自己任何的估计留足余量,要偏保守。

所以,投资不是赚一票就走的旅行,而是秋后算账的农耕。要先做耕耘,要有非常多的付出,才有可能在秋天收获。反过来,我们要想赚一票就走,很可能离最终的亏钱就不远了。

我有一个提醒:你今天股票账面上有盈利,和你整个投资生涯最终离场是不是满载而归,是两个概念。股市中账面的盈利,绝对不能当作真实的盈利,这跟实业经营是完全两样的。

市场大幅度同涨同跌通常是出错的

说了这么多,真正投资的高手就三招,你要做选择题:

第一选产业,第二选企业,第三选好价格。

  • 产业方面 《求是》今年第四期的文章,有一段是建议大家逐字读的,我认为很有现实意义。
  • 企业方面 我想问一个问题,如果骆驼和豹子赛跑谁会赢?有些人说豹子,因为快;有些人说骆驼,因为耐力好。 所以我的思考是,要看企业的地形。它不总是一帆风顺、总是草原和平原,也有可能是沙漠,很长时间没有水。这个时候,真正强大的赢家必须既是骆驼,也是豹子。而且甚至需要在顺境的时候积续势能,然后在危机的时候才能轻装上阵全力出击。 我在分析赢家时有一个发现,就是最伟大的企业都是有对抗熵增的思维,并将之作为企业第一性的原理。比如华为和亚马逊,都很独特地找到了一个“永动机”一样的核心竞争力。
  • 好价格方面 我认这为是最难的。很多时候好的企业你认得出,但是往往买不到好价格,因为大家都知道它好,你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洞见时,凭什么拿到一个好价格? 市场大幅度同涨同跌通常是出错的。你要狙击到好价格,得埋伏很久。一旦出现,你要很笃定这是好公司,它的价格比你心目中的价格打了一个大折,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你不光是要狙击,还要重型狙击。这也是长期准备后的结果。

总之,如果把每个公司都看成正在上演的舞台剧,如果把全世界资本市场里你喜欢的公司一个一个打开看,你会发现看得久了,虽然每次都有新的剧情——像这次疫情是一个新的剧情,前几天贸易战也是一个新的剧情——但是故事一直都是同样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题和主角,强大的,强者恒强。行业中的龙头、王者会用每一次的危机变得更加地强大。

所以,这次疫情引发了你的思考,但是你不能光考虑疫情,还要想很多很多的问题。

特别提示新冠肺炎改变了超过4亿人的旅行计划,给酒旅行业超过千万的从业者带来了巨大损失。酒旅业如何扛过艰难期,甚至可以在意外中持续获益呢?今晚8点,三位创新领教将聚焦具体问题,给你疫情下酒旅行业的自救方案。

本文根据相关直播课程内容整理而成,仅为完整课程内容1/5。转载请联系授权。撰稿:雨热 版式:JY.Yang

常见问题

疫情之后是否会有牛市?

文章指出虽然2月3日开盘后股市出现反弹,创业板涨幅接近24.8%,但真正的关键在于:即使牛市来了,投资者也不一定能稳赚不赔。市场如同人体免疫力,最怕未见过的病毒,但经历事件后不妨碍好公司展示长期回报。

投资中如何避免亏钱?

投资是认知的变现,亏的钱都是对世界的妄见。需要修炼'求真'能力,修补认知缺陷。避免从众行为、短期投机,要恪守能力圈,知错就改。账面的盈利不能当作真实盈利,投资是秋后算账的农耕,需要长期耕耘。

价值投资的核心原则是什么?

价值投资有三条核心假设:买股票本质是买企业;股票价格长期围绕价值波动;先考虑不亏钱,留足安全边际。要杜绝不熟不做、知错不改等认知缺陷,把投资视为长期事业而非短期赌博。

如何选择好的投资标的?

投资高手主要做三件事:选产业、选企业、选好价格。产业要关注政策导向;企业要像骆驼和豹子一样兼具耐力与速度,具备对抗熵增的核心竞争力;好价格需要长期埋伏,在市场出错时重型狙击。

为什么中国股民容易亏钱?

A股波动大,持有时间短有40%-50%概率亏钱。芒格评论中国股民有赌心,把投资变成赌大小。股市放大追涨杀跌的人性弱点,1亿人博弈中容易从众,偏离能力圈,这是认知缺陷的体现。

优秀企业具备哪些特质?

最伟大的企业都有对抗熵增的思维,如华为和亚马逊找到了'永动机'般的核心竞争力。优秀企业既是骆驼也是豹子,在顺境积攒势能,危机时轻装上阵。行业龙头会利用每次危机变得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