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店日均客流破万、备受央视关注,现象级“方志茶馆”背后的商业哲学

万人空巷的茶馆坐满老年人,靠什么赚钱?

理念为先:给产品一个独特的基因

欧爷:今天我们来到了长沙最近非常热的东茅街茶馆,特别荣幸请来了创始人简名先生。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简名:我是一个典型的湖南人,祖籍湖南,十几岁生活在长沙。在长沙,我做了三代产品:第一代产品是7UP购物美学中心。我们是最早提出“城市表白”概念的商业体,就是“I LOVE CS”。过去11年来,长沙的城市纪录片画面都会出现这个项目,很多长沙品牌也都是从7UP走向全国的。第二代产品是超级文和友,做的是“市井文化”这个概念。我们把文和友打造为超级文和友,实际上是把餐饮转向了文旅领域。第三代产品就是云梦山海这家公司,2021年9月我正式创业,我们希望用方志这个沉淀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载体来重构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古有地方旧志,今有云梦山海”。国有国史,家有家谱,地方有方志。方志是了解一个城市最重要的文献。

2021年到2023年疫情期间,我几乎躺在床上思考了两年,最终决定以茶馆作为方志文化的载体。在我的概念里,茶馆不只是一个餐饮场所,更是一个社会的公共空间。在国内保留特别好的老茶馆主要在成都和重庆,但他们纯粹是茶、瓜子、麻花这些,营收很低。做文化项目,前提是能活下来,否则只是为情怀买单。我们研究了长沙“民国时期”的老茶馆,它是茶餐不分的,我们觉得这种情况是值得尝试的,最终也在长沙验证了这个模式。

欧爷:总结过去您的创业经历,其实都遵循着同一路径,就是先萌生理念,给事物留下一种独特的基因,再去思考用什么载体来实现。

简名:是的,先提出理念,再找到载体,最后还要实现商业模式的成立。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其实都是无法成立的。就像很多人觉得,这不就是一个“破茶馆”?那么成都的茶馆很多年了,为什么不能带动行业蜂拥而入?而我这个破茶馆出来之后,有这么多人跟着开。

很多人问我,你是怎么想出来这些概念的?当任何标准化事物开始大量出现的时候,留给小型企业创业的机会一定是非标。所谓非标就是稀缺,永远都是稀缺的事物才最有价值。2021年的时候,当时万达也好,新城也好,它们的标准化体系太强了。我认为我们没法继续做传统商业了,再加上我和我们团队的性格很难做出这么强势的产品,所以找一个非标的产品,并且好好地表达它就很重要。第一个天使投资后的前两年我就只干了一件事,天天在办公室看书,提了“古有地方旧志,今有云梦山海”这个概念,我觉得方志是非标准化时代的文化壁垒,第三年才做了东茅街茶馆。

反常识创业:非标商业的底层架构与操盘逻辑

欧爷:咱们桌上今天摆的是你们最著名的258,请给大家介绍一下。

简名:做产品的时候大家会先确定一个菜单,当时他们确定了两版菜单去我办公室,我就说别找我汇报了,在黑板上写了三个数字2、5、8。我说两块的调两个,五块的调几个,八块的调几个,其它再照市场价。我经常说,要打造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的桥梁。形而上的理论就是“方志长沙”,在这个浓缩了长沙三千年文化的茶馆讲故事。形而下的东西就是“258”,长沙人说打麻将就是258,我希望大家来这里就像是打小麻将一样怡情。从价格上来讲,它是性价比最高的一种娱乐方式,用这个来作为定价体系,大家就能快速记住你。为了打通形而上和形而下之间的连接,我又为长沙提了一个新的生活主张,叫“一杯茶、二两粉,三五好友,又见长沙”。“一杯、二两粉”这是人们简单生活的写照,“三五好友,又见长沙”这是人们的社交生活。

欧爷:善友教授有一个XY轴理论:X轴代表着现实的商业竞争,关注产品的性能、价格、体验等等;Y轴代表着深埋于冰山之下的文化价值。大多数人往往是在X轴上卷,但是真正高维的商业是在X轴和Y轴之间找到一个卡位。那您觉得,东茅街茶馆的卡位是社会公共空间,还是关于258的商业故事?

简名:我觉得他的定位是“商业化的社会公共空间”。“商业化”是代表你必须挣钱,不挣钱就得关门,而“社会公共空间”是它的价值取向,面向大众日常社交需求的场所。纯粹的社会公共空间的维护费用并不低,很多场馆如果不设置门票,就需要大量的政府支持。我们提出“商业化的公共空间”是希望实现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完美平衡。比如说茶馆,它承担了很多演艺功能,但我一直以来的逻辑就是不收费。我们希望用商业的超高性价比,让老百姓以没有负担的方式,支撑起社会空间的价值。

欧爷:基于这个底层逻辑,它在一定程度上要承担公共价值,在经济利益上点到为止即可。这样的情况下,你的红线是什么?

简名:最初我对财务说的是希望三年回本,但是我们开业后,大概测算两年回本是没问题的。我们的投资人不会约束我,因为我的条件很明确,不和我对赌,也不设任何条件。我们会按照商业的方式去做,但没办法做到暴利。

在维持正常的行业利润的同时,我会让项目承担一些社会功能,所以长沙很多演艺单位的老师、领导都很支持我们。我把湖南最好的交响乐团请来茶馆演出,现在还在筹备一个茶馆专属的剧,千古名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讲的秦观与王幼幼之间的爱情故事就诞生在长沙的茶馆。很多人看到的只是破砖旧瓦,但其实它是美食、戏剧和故事的集合。

哲学源于闲暇,古希腊能产生哲学,是因为他们有时间去思考。中国人其实蛮累的,我们希望在城市里提供一个没有负担、自然放松的空间,让大家在这里喝喝茶、聊聊天。人过五十之后,物质上的需求就没有那么高了,精神需求反而更强。他们需要一个可以交流的空间,把过去失去的东西找回来。

欧爷:所以您认为,茶馆是承载这种城市公共功能的最佳载体,而它的主流客群就是老年人?

简名:一开始团队建议像之前做的产品,把核心流量放在游客身上,但我考虑了两个月,决定把所有重心专注到本地人身上。事实证明押对了,本地人的认可反向带来了游客。过去在店里打麻将、织毛衣的人,都需要花钱请过来。现在这些人可能不用请了,本质上是让生意和生活都变得简单。我们其实就是用茶馆这个载体,和大家一起讲述这个城市的故事,所以第一波支持我们的就是这些本地人,他们本身也是城市故事的一部分。

当时因为座位不够,我们提倡让老人家和年轻人拼桌。我喜欢用辩证的逻辑思考经营问题:如果你的方案只能解决一个问题,那一定是有问题的。所以我们提出拼桌的时候,又提了一个新的故事。我说老年人拄着拐杖去不了远方,而年轻人来了以后,就可以多和老人家拼桌,把你的诗和远方带给他们,老人家再给你讲述真正的长沙故事,从而完成一次人文的交流。

欧爷:这就是陌生人之间,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交换诗和远方。这是访谈进行到现在,我听到的最美的一段阐述,带着很强的中国辩证哲学的思维在里面。

简名:我们只要求员工照顾老人家,一开始很多顾客不习惯自己取水,但是我研究过,这样的做法可以唤醒中国人骨子里的礼仪和温情。很多人觉得尊老爱幼已经断代了,实际上还流淌在中国人血液里。我们希望用文化的思维去打造一个让各方都觉得满意的空间。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其实正是通过沟通让彼此打破习惯、重建温度。

舍弃传统服务的这个决定也很痛苦,不上菜、不迎送,简直就是孤注一掷。那怎么解决?金字塔顶端一定是文化,而文化讲玄奥了讲高了大家是听不懂,在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最完美的是一个故事。故事里面产生事故,就变成了流量。

克制与增长:与文化交织的“慢”商业哲学

欧爷:对1.0的东茅街茶馆,您的下一步目标是什么呢?

简名:我们是去年9月15号试营业的,这个项目我管理六个月后就交给我的合伙人了。我看了今年十一期间的数据,比去年同期更好。我看到数据后给他们点了赞,说以后不许超过这个营业额。2026年,我们必须要“慢”。线下生意有它的天花板,经验告诉我,不要无限制地去追逐利益,不要因为人流量大就无条件地加桌椅,甚至要想办法抽掉桌子让环境更舒适一些。企业的目的是挣钱,停留在相对稳定的利润是为了守住产品本身应有的气质。

茶馆这个产品主打的就是社会公共空间,如果变成餐饮就失去了它的价值。我们不会采用传统的连锁方式,长沙的茶馆叫方志长沙东茅街茶馆,丽水的就叫方志丽水继光街茶馆,每个茶馆后面都盖了“云梦山海”的章。我们希望把城市故事讲好,把大众内心的遗憾服务好,把每一个项目都当作自己的作品 。

欧爷:成都现在也有类似的怀旧茶馆,包括长沙本地也会有。茶馆遍地开花,你怎么看待?假设他们像素级地去模仿或者说致敬,你认为有没有一个绕不开的壁垒?

简名:对于老茶馆遍地开花,我是持肯定态度的。一个事物从稀缺走向泛滥,这是世界必然的规律,你得接受。千古文章一大抄没错,但重要的是谁能真正推动行业往前走,实现迭代。所以大家可以大胆借鉴,但是借鉴中最好有所创新,不用照着板子量着尺寸去做,那大家会误会成我做的。我们严格来讲是这个业态的开创者,但是我觉得仍有两个绕不开的问题:第一,文化高度。当产品泛滥时,谁拥有独特的文化价值,谁就会脱颖而出。第二,商业模式。一旦陷入大量的产品复制,就会形成盈利上的困难。我们现在仍维持着正常的挣钱逻辑,一是我们拥有先发优势,二是我们流量极大。假设你地方不好,讲不好故事,水电空间成本又高,我觉得就存在着经营上的风险。

欧爷:如果系统总结一下,你觉得影响流量的要素是什么?

简名:我认为流量就关乎三件事,一好内容,二多渠道,三强执行。(扫码观看完整版本内容)

创业心法与未来展望:做新时代的儒家道场

欧爷:十年、二十年之后,你希望业界怎样讲述你的故事?或者说你怎样被记录?

简名:十几年前读研究生的时候,我曾经问过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一个问题,我说每一种文化都需要土壤,但是儒家的“家”所指的“大家族”已经不存在了,应该怎么承接儒家文化呢?

如今,我通过茶馆来解答当年提出的问题。所有文化一定得有土壤才能生根发芽,我们不可能像过去那样有一个大家族,而只能靠近附近的社区。随着老龄化的加速,我认为茶馆是三公里范围内人们最好的家园,可以成为邻里之间的客厅,重建儒家的新理想。

人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如果能做一点事,推动某一种文化的落地和延续,我认为这是最好的事情。若干年后如果真有人记录,我希望茶馆能成为儒家的新道场。至于商业怎么记录我,我觉得不重要,因为我肯定不是在同一领域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那个人,也没什么可记录的。

欧爷:在你的表达当中,我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了你所说的文化的实在性,不是为了融资或包装,而是把它当成一种真实的精神实践。中国的文化母题就是“家国天下”,最小的单元是家。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均家庭人口只有2.8人,跟过去一家动辄五六七八人完全没法比。这种情况下,我们这边给出的解法可能是新家园的兴起。今天东茅街茶馆也是一群人的新家园,这里人来人往,基本上都是本地见证过街区起起落落的老人为主。而游客们又把别地的风土人情带过来,成为另一种叙述。方志是躺在纸面上的铅字构成的记录,而“人”是活着的记录者。总之,这个土壤更新了,土壤还在,我们的家国文化才能传承下去。

简名:其实这就是在寻找当年读书时的答案,这个故事是真实的,我的同学们都知道。我说,你们是用论文做解法,而我可能是用商业的方式来做解法。岳麓书院文化的精髓是实事求是,是“事功”。我的老师也说,你不去教书去做茶馆,本身也是一种“事功”,是一种对社会有价值的实践。

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不妨沉下心来,往回看看。王阳明先生讲过,看完东家看西家,最终还是得形成自家的东西,只有自家体贴到的才是真的。今天我讲的这些,就属于那个“东家”、“西家”,可能会给你们带来一些启发,但还是建议大家回看源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只有回到源头去思考、去体悟,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理解。唯有如此,你才能成为一个有意思的人,成就一些有意思的事。(扫码观看完整版本内容)

常见问题

东茅街茶馆的定价策略是什么?

东茅街茶馆采用258定价体系,提供2元的葱油粑粑、5元的花生瓜子以及8元一杯可无限续水的茶。这个定价灵感来源于长沙麻将术语“258”,旨在打造高性价比的娱乐方式,让顾客快速记住品牌。

创始人简名有哪些商业背景?

简名曾任职于中兴集团、华远集团等子公司总经理,是长沙7up购物美学中心的创始股东、文和里品牌的创始股东。他主导了三代产品:第一代是7UP购物美学中心,第二代是超级文和友,第三代是云梦山海公司的方志茶馆项目。

东茅街茶馆的核心定位是什么?

东茅街茶馆定位为“商业化的社会公共空间”,既需要通过经营获得合理利润,又承担着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它不仅是餐饮场所,更是讲述城市故事、承载大众日常社交的微观历史载体,旨在实现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平衡。

茶馆的主要客群是哪些人?

茶馆将重心专注在本地人身上,特别是老年人群体。创始人认为本地人的认可会反向带来游客,并通过提倡老年人与年轻人拼桌的方式,促进不同代际之间的人文交流,让年轻人带来“诗和远方”,老年人讲述真实的长沙故事。

东茅街茶馆如何看待竞争和模仿?

简名对老茶馆遍地开花持肯定态度,认为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他认为竞争的核心壁垒在于文化高度和商业模式。拥有独特文化价值并能维持合理盈利模式的项目才能脱颖而出,单纯复制而缺乏创新则存在经营风险。

茶馆未来的发展规划是什么?

东茅街茶馆强调“慢”发展,不追求无限制的利益增长。创始人要求营业额保持稳定,甚至通过减少桌椅来提升环境舒适度。未来不会采用传统连锁模式,而是以“方志+城市名+街道名”的形式在不同城市落地,每个茶馆都讲述当地的城市故事。

东茅街茶馆的文化理念是什么?

茶馆以“方志”文化为核心,提出“古有地方旧志,今有云梦山海”的理念。旨在通过茶馆空间传承地域文化,记录平凡人的生活,并希望将茶馆打造为新时代的儒家道场,成为三公里范围内邻里之间的客厅,重建社区家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