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翻开朋友圈,频频看到很多人在分享“职场人士跨越不了35岁危机”,这种话题,放在以前,我会觉得这肯定是在危言耸听,一笑而过,然而现在,我信了。
认知水平决定了你的职业天花板
疫情期间,我邮箱里囤着近十份简历,都是以前在互联网圈有些交集但又不那么熟的朋友给过来,让帮忙投一投的,有几个就是35岁左右,经济一下行,公司要调整,给三个月工资,江湖再见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35岁左右失业想再找个稍微不错点的工作,真的是“难如上青天”,除非你的职业需要有沉淀的经验——当我把那几位35岁左右的朋友推荐给熟识的人时,翻看完简历的他们往往面露难色地说:“如果是你,你会考虑吗?”
一句话问得我哑口无言。
35岁危机的原因当然有很多,跟行业发展、经济形势、公司境况等都有关系,这些也很难掌控,我们唯一能左右的,只有我们自己。
认识两个销售,都在35岁上下。一个销售很勤奋,也积累了很丰富的岗位经验,对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都能对答如流,但是一旦上升到系统和战略层面,脑子就一片空白。
另一个人善于对具体的事务进行总结,不仅总能够主动生成SOP,而且还能从销售数据中看出宏观的趋势变化。不断学习,不断深耕,一边能处理好与终端客户的关系,同时还能积极参与到企业战略的决策中去,一步步做到营销总监。
我们能看到什么,一个人非常努力,但却在一个特定水平不断重复,而另一个人却在无形中拥有了一种“向上的力量”,他们的差别在哪?
其中一个人有眼界,有方法,有全局,说到底就是认知模式不同。因为每个人,都在以他的理解和经历,构建自己的认知模式,然后再用这个认知模式,理解这个世界。
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做,效果会截然不同,就是因为认知水平的差别。
很多人觉得自己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就是深挖的“护城河”,但因为没有更加精进的认知模式,那很可能只是花十多年积累了别人一年的经验而已。
这话听上去很扎心,但却很真实。《教父》中的一句话深深地震撼过我: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
普通人只想改变结果,而高手改变玩法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钦佩“头脑清醒”的人,他们做事的思路总是显得不同,同样的工作,他们仿佛能用更多工具来完成,当你还在愁眉苦脸思索时,人家已经云淡风轻地打完收工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我想起了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中有一段故事:
来自各国的军事家聚在一起,讨论对付敌方游轮“审判日”号的方案,要消灭所有敌人,又不能毁掉船上的硬盘信息。
有人说用间谍潜伏,有人说用中子弹,有说用化学毒气,甚至还有说用次声波武器......极尽复杂之能事,却没一个可行方案。
只有一位办事直接果断的警官,说了一句非常简单的话:
“两岸立两根柱子,中间拉上纳米丝,船一经过,就会被切割。”
在场人无不惊叹。
高手总喜欢一招制敌,击中要害,绝不会啰啰嗦嗦大战300回合再结束。他们抄“近道”走向了成功。
他们也总能在战况最激烈之时,甚至是危局中抓住问题的本质,集中发力,最终力挽狂澜。
当年的千团大战,王兴的美团是唯一没有跟着在广告大战中烧钱的。
在那场血腥的竞争中,大多数竞争者都在想方设法砸钱,募更多的钱,做更多的投放。
王兴不是没动过心,自己的销售人员去谈合作,电梯里都是竞品的广告,美团不砸钱,自己的团队也没有信心,友商天天来挖人。
大家都在烧钱时,王兴想的是烧钱真的有用吗?
毕竟,用补贴买不到用户的长期忠诚,如果只靠补贴,补贴没了,用户也跑了。
因此,他顶住压力,保存了资金实力,把资源放在了调整与改进产品上,降低获客及留客成本,并优化复杂的后端系统平台。
结果,美团网的页面打开速度快,功能齐全,半自动结账,有延长在线时长的功能,在线走合作签约流程的效率也很高。非常好用。
很多人以为千团大战的输赢完全取决于,谁能募集到更多的钱,比对手撑得更久。
但是实际上,比融资更重要的是提升用户黏性和降低单用户亏损额,美团把工夫用在这两点上,比资金更充沛的竞争者撑得更久。
最后,美团成了千团大战唯一的赢家。
这就是高手与普通人的认知差距。普通人只是想改变结果,而高手想着改变玩法。为什么认知会有这么大差距?
为什么现代人的认知差距会这么大?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没有能力深度思考,每个人都可能陷入到纷繁的思维乱麻中。而“头脑清醒”的人显然是把这团乱麻理清楚了。
这恰好跟物理学里的一个概念是对应的:熵。
什么是熵?简单来说,就是无序程度的度量。熵越高,表示一个系统越混乱、越无序、越不确定。
而从微观的纳米世界到宏观的宇宙,只要是封闭的系统,就会越来越倾向于混乱,这就是熵增定律。由于熵增的存在,再加上客观世界的信息爆炸性增加,如果你想识别每一条信息,所需要的能量是难以承受的。
因此,如果你不能用有效的方法整顿接收的信息,思维就会陷入封闭,拧成一团乱麻。
如果解不开,就会空有一堆想法,却彼此不能关联,越想越乱,越缠越死。蓝海就在彼岸,自己却只能望洋兴叹。
从用眼睛看到用思想看怎样抵抗熵增呢?
我们需要打破孤立的系统,通过向思维体系中引入有序的物质,也就是知识,来让我们形成的思维变得清明。用眼睛来感知外面的经验,构成的是信息。而用思想和逻辑对信息进行整顿,才能形成知识。
普通人和高手的区别就在于,普通人只知道用眼睛看,而高手用思想看。
如何才能成为用思想看待世界的高手?
混沌最新推出的《商业认知进化营》中提到,首先就是要认知破界,找到阻碍你进步的那堵墙。
认知就像一层窗户纸,捅破了也就破了,不捅破也许一生就蒙在鼓里。很多问题其实已经内化在你的心里,只要你能定义出问题,找到破局的关键,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加上长期训练,就能成长为高手。这正是我们要做的。启发认知、持续学习,我们从不停止。商业认知体验营,聚焦对思维模型的认识和实践,带你做长期主义者,掌握“思维模型”+“刻意练习”的高效学习法则。
- 6堂视频课程,带你看清事物本质,进行业务诊断
- 4大思维模型,带你看清楚和竞争对手的差异,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不要在红海里盲目竞争
- 5天线上高密度学习,和高认知的同学们一起思维碰撞同频共振
- 1份模型应用方案,看清业务最小闭环, 构建系统性思维模型限时9.9元,一起学习思维模型,升级创新能力!扫码报名学习,更能获得超多辅修资料包:
- 《深受混沌学员喜爱的3堂好课》,来自尹烨&杨天真&卫哲
- 《50份商业案例分析笔记》.pdf
- 《思维模型应用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