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思考一下,创新者需要有怎样的素质和思考方式?
关于这个问题,柏拉图曾经给出了一个回答:哲学王。从那个时代开始,柏拉图就会给自己的学生去讲授一些所谓无用的知识,比如“如何思考”这类问题。
正是这些无用的知识,苏格拉底培养出了亚历山大大帝,把希腊哲学带到了整个西方。
今天,在我看来,创新家 = 创新家 + 哲学家 + 科学家。
熊彼特曾经说过,我想做一个创新理论家,而不是创新实践的经验总结者。这种总结出来的创新理论,就是非连续性创新。
创新难不难?不容易,创新往往会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创新,找死,不创新,等死。
第二曲线-创新家的思考方式
在混沌大学,我们用第二曲线代指创新,在第二曲线之下,又有4个方面。
- 创新 - 第一曲线,第二曲线,分形创新
- 战略 - 组合创新,单一要素,战略杠杆
- 竞争 - 错位竞争,颠覆创新,边缘分化
- 组织 - 价值网络,组织心智,破界创新
这些课,今天在混沌大学都有讲述,大家一定要去听,这对提高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新科学世界观-科学家的思考方式
王东岳曾经说过一句话,你不是生活在现实世界里,而是生活在思想家给你打造的通道里。由此可见世界观对你的影响有多大。
在这里,我们提出了一系列课程,这是一套独家的、原创性的、体系化的创新课程。
- 物理 - 熵增理论,量子理论
- 生物 - 生物思维,进化算法
- 复杂 - 自组涌现,物演通论
第一性原理-哲学家的思考方式
在混沌大学,我认为最重要的理论是第一性原理,这也是让我们非常自豪的一个理论。
- 感性 - 眼见为实,思维模型
- 理性 - 群体信念,批判思维
- 哲科 - 归纳演绎,第一原理
你相信眼见为实吗?其实有时候眼睛看到的往往会欺骗你。如何才能打破眼见为实?用思想,用理性思维。
但是理性思维是否就完美无缺呢?当然不是,你会陷入从众效应,跟去跟随大众,所以我们又提出批判思维。
如果要真正的去审视思想结构,就应该学习哲科思维。在这里,我们提出了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有多重要,我们可以详细解释一下这个重要的理论。
这要从我们常见的归纳法说起,99%人类知识建立在基于经验的归纳法之上。
什么叫归纳法?举几个例子。
例1:在欧洲、非洲、亚洲看到的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所以,全世界的天鹅都是白色的。
例2:在我们过去经验里,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所以,将来太阳会继续从东方升起。
看起来像是经验总结,但是归纳法非常有用,几千年来,我们一直使用这个简单的归纳推理,
但是,归纳法是有BUG的。
这在于它的前提,它的前提是一个连续性的假设,也就是说,当它的前提假设在第一曲线之内的之内,用归纳法解决问题是正确的。
但是一定前提遭遇非连续性,那这个前提都不复存在的,这个时候用归纳法就会得出错误结论。
既然归纳法有结构性问题,当遭遇非连续性节点时,我们怎么办呢?
- 同一通道之内的增长,连续性,归纳法最有效率
- 转换到另一个通道,非连续性,必须运用演绎法
演绎法,就是对新逻辑模型的"假设"。
以下就是演绎法的三段论,采用纯碎推理的方式得出结论。
所有的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也会死。
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
归纳法:不能保真。即使前提正确,也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正确。演绎法:能够保真。如果前提是正确的,那么结论一定正确。
但是,演绎法的前提是来自于归纳法。
比如上边的三段论,为什么所有的人都会死?是因为你没见过长生不老的人对吗?这就又回到了归纳法的逻辑。所以,演绎法不能证伪。因为它的前提来自归纳法,所以,演绎法终极无效。
这样的话,我们就陷入了一个两难境地。我们想用演绎法,用纯粹的推理得出结论,但是我们又必须保证前提是正确的。那应该怎么办?
只剩一个办法:前提必须是另外一个更高链条的演绎推理所推导出来的一个结论,必须最终有一个自确定的元前提:
这,就是我们说的第一性原理。
创新不止要理论学习,更要刻意练习
我们从哲科思维推出了创新的理论,但是,只有理论的学习,缺少可以练习,就很难把理论应用的实践中去。
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把这些思维方式刻在了脑子里。
在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他说,任何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第一性原理,是一个根基性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缺省,也不能被违反。
伊隆·马斯克也曾说,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是用物理学的角度看世界的方式,也就是一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
投资家查理·芒格也曾说,多元思维模型,就是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
训练是多么重要?9月19日,5000名混沌大学同学即将登上混沌创新号游轮,开启史上最大的一次创新训练营。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
五天,与5000人用同一套创新语言的对话
第二曲线、价值网络、战略杠杆、颠覆式创新……这些名词对于每一位同学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
一位叫申鹤的创业者,在学完混沌大学的12个创新思维模型后说,"混沌大学最牛的地方是发明了一套语言……基于同样的这套思维模型的代码,所有的讨论才是同频共振的。"
是的。12个思维模型,是一套专属于创新者的语言,现如今已经渗透在主流的商业语言之中,"第一性原理"、"第二曲线"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头部企业、头部投资者正在高频使用的"黑话"。高瓴资本的张磊在年会上说:"作为投资人,就需要我们在看问题的时候回归到本源,用第一性原理去做价值判断。"(《张磊:这个世界只有一条护城河 | 高瓴 Event》)这样的现象在说什么?学习创新已成大势,不创新,不得活。
当你手中的手机只有钟表的功能,你与俗务切断联系,就此失联,怀抱期待登上游轮之时,你会发现:
每一个角落都在讨论如何找到你企业的四个"一",每一张餐桌都在争论如何能在已经饱和的市场中找到一片增长空间,每个人都在分析如何不让过往的优势束缚我们未来的成长……
学习一门语言,最好的方法就是沉浸在这个语言之中。
为了掌握这门创新者的语言,我们一起失联5天。
不仅是语言,更是改变
仅仅只有掌握知识,远远不够。只有输出与练习,才能收获背后的思想。
PPTV创始人姚欣在参与了混沌大学的线下训练后说:"通过线下课程的强制输出练习,我才意识到,之前听的混沌大学课程自己可能只领悟了十之二三,没有刻意练习的思维模型终究不是自己的。……这种训练能够更好地提升逻辑思考能力,对于企业做好战略制定,创新探索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是的,让一种思维方式成为你超强的工具,是你不断驯服这个思维方式的过程。让这艘游轮,承载着混沌大学最大规模的一次训练营,这是创新学院训练营让"改变当下发生"的学习场。
所有人将在这里获得:
- 最及时的反馈:创新领教同行,定时定点的答疑,从理论到实践,为你充分打磨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案。
- 群体学习:接连不断的思维模型工作坊,从入门的思维模型练起,让能量在志趣相投的同学中发酵。
- 以赛代练:思维模型大赛分社战队风云四起,与高手切磋,在激烈的角逐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为了让思维发生改变,我们一起失联5天。
不仅是改变,更是混沌的使命必达
当游轮驶出上海港,承载的不仅是5000人集体学习的训练场,更是混沌大学8年来不断生长的使命。
如何让"哲科思维,点亮中国创新者",游轮上的一切在向你回应。X堂哲科大课,X场思维实战课,X场训练营……整艘游轮力出一孔,只讲创新。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是哲科思维?
我想用李善友教授的话来回答你:
柏拉图曾在《理想国》中提出"哲学王"的理念,意即,政治家应该具备哲学家的思考方式。后来,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依照这一理念,培养了称雄天下的亚历山大大帝。
如果柏拉图活到今天,他来回答我的问题,他会认为:创业者=创新家+哲学家+科学家。
换句话说,在今天这个复杂、不确定的时代,可以改变世界的创业者,应该同时具备创新家、哲学家和科学家的思考方式。
1492年,哥伦布带着只有3条船,120个水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1497年,瓦斯科·达·伽马,率领船队由里斯本出发,绕过好望角,成功到达印度。……
这就是大航海时代,而这背后,是追求终极的哲科思维带给西方的科学革命。而就在这个不确定时代,一场认知革命即将掀起,唯有创新家+哲学家+科学家,方能引领这个时代。
当我们登船的那一刻,便如同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大航海伟大时代。
做好准备,即刻出发
"创新号"游轮出发在即,今天18路分社从全国各地赶到上海,参加游轮启航仪式。如果把全国各大重要河流的水聚合到一起会怎样?相信从来没有人做过这样的事。但今天,这一幕发生在了混沌大学游轮起航仪式上。
甘肃的黄河水;桂林的漓江水;哈尔滨的松花江水;海南的万泉河水;贵州的乌江水;重庆的嘉陵江水;湖南的湘江水;…混沌大学的各个分社,从当地带来了本地水源的水,共同汇聚到一个容器中——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以此祝福游轮活动圆满成功,点亮哲科创新的思维。
启航仪式上,杭州分社代表说:非常期待同学们接下来的表现,为了给游轮助力,特意带来了西湖水。
西安分社代表说,"希望大家来西安,饮渭河水"。
上海分社代表说,非常激动能够和大家一起上游轮进行一场思维升级,用一壶黄浦江水,愿"哲科思维,点亮创新" …
为了更好的自己,失联5天,在不确定中练就不变的创新算法,当你走下这艘大船,等待你的将是一副前所未见的地图。
让改变当下发生,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