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校园确实是一件让人难过的事,便宜的食堂、灵活的作息、楼下就有的篮球场和图书馆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城市的通勤、领导的安排、一件接一件的工作,想早下班,和女朋友看场电影变得越来越难,再这样下去,内心中那个怀疑的声音就会越来越大:是为什么而工作?
「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每天还是有干不完的活?时间都去哪了?」
我只是个助理,你们自己不会把资料放好吗?
我叫小方,来公司快一年了,平时的工作也不算太复杂。只不过到了年终,各部门都要做工作汇报,你也知道,这是一年中 PPT 速成的最佳阶段了,我虽然不用汇报,但会帮着整个公司汇总所有的 PPT 及相关信息。
然后,我崩溃了。
微信、钉钉......各个渠道下载五花八门的 PPT,汇总、修改、调整格式,发送给领导,然后重复上面的步骤,因为 PPT 一稿通过几乎不可能出现。
PPT 只是一个缩影,平时工作只要涉及到多人合写文档(稿件、方案、报告)或者数据汇总的场景,都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上述问题,繁复的文件传输,版本混乱,内容汇总,消耗了太多的时间与精力。
做到最后,我想说,大多数做 Powerpoint 的人,既没有 Power(权力)也没有 Point(观点)。
内容沟通,原来我只是一个话筒
我是小明,负责公司公众号,就像大部分的公司公众号一样,最大的阅读量来源还是公司员工和领导朋友圈。
领导对内容质量好像也没有什么要求,有时错别字也检查不出来。但最让我痛苦的还是跨部门沟通。
可以说,我 80%的工作时间都是在沟通,在和不同部门沟通。我就像是一个话筒被不同的人传来传去。
公司会通过 Word、Excel、PPT 上进行编辑和审阅稿件,有问题时截图画框,然后通过微信、钉钉等即时通讯工具或者更笨重的邮箱写明修改建议,实在说不明白就只能远程电话或者当面沟通。
但是,在这种模式下,不管是文件编辑人还是审阅人,都需要不停地在编辑工具和沟通软件之间来回切换。编辑与沟通分离,结果就是沟通低效,浪费大量的时间。
大家好像已经习惯了,毕竟这看起来也没什么问题。
我真心觉得,那些用 Word 的人,都没有什么 Word(话)要说;那些用 Excel 的人也并不excel(优秀)。
文件找 1 小时,这是常事
我是小新,我对工作倒是没什么意见,只是有时领导让我找文件,总是觉得差点事。我每次打开电脑文件夹,逐一查找发现没有,隐约记得之前通过微信传送过,翻阅聊天记录,结果是 「文件已过期或已被清理」。
工作文件分散在不同人手里,存放在不同的设备 / 软件上,每次查找都是对记忆力、耐心极大的考验。翻完电脑文件夹,翻邮箱、微信,翻 U 盘、移动硬盘,查无所踪后只能检验人品麻烦同事,不知不觉半小时、1 小时就过去了。
用微信工作也就算了,干嘛还要用微信传文件呢,而且还是传的 word,excel 这些。
工作几年,我真心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已经和办公软件进行了强绑定:大多数使用 Microsoft Office的人,在 office(办公室)里都是既 Micro(卑微)又 soft(软弱)的。
我们会工作很久,为什么不对工作时的自己好一点呢。
小方不想汇总文件时费时费力,她需要的是一个企业云盘,可以将多部门的重要文件汇总在一起。
小明不想再当传话筒,他需要的是一个更便捷的协同文档,可以让多人同时撰写,减少了文件传来传去的时间。
小新不想找一个小时的文件,他可以将所有的企业文档集中存储在云端,结构化摆放,需要哪个文件,直接搜索标题或内容关键词即可。
而这些,石墨文档都可以提供。
石墨文档,可能是最早感知协同价值的团队工具
早在 6 年前,石墨文档就注意到企业协同办公中的效率难题,开始打磨产品、不断功能上新,希望帮助企业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
如今,石墨文档羽翼丰满,上线了支持 400 余种公式的表格,方便统计数据的表单,适合企业跨部门协作的团队空间等,并针对企业个性化需求,提供私有化部署服务。
2020 年,远程办公风口将至,石墨凭借多年的技术与经验积累,在众科技巨头的纷纷入场下,仍保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全产品矩阵,满足企业流程化办公需求
石墨文档发展至今,已有产品线包含文档、表格、表单、幻灯片、思维导图、白板、团队空间等,基本可以满足企业办公场景中的常见需求。
六周年权益
此次,为了庆祝石墨文档六周年生日,混沌大学也特意为用户朋友们申请了30天的免费试用权益,更有适合多种办公场景的免费模板,快来扫码领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