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最缺乏的就是自我批评精神

许教授30年经验浓缩成八条圣经,最后一讲倾囊相授。

“理解了这八条原则,你就掌握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 (许玉林)6月30日(本周六)14:00,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许玉林,将为你带来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第四讲——文化整合(下)与管理圣经。许教授将30多年的学术研究和实践经验,凝聚成八条高度抽象的人力资源管理圣经,最后一课,倾囊相授;此外,许教授还将全面总结本模块课程内容,帮你梳理知识结构,建立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框架,千万不要错过。

课前热身想知道最后一期讲了什么?来个课前热身吧☟

每周听首播课的同学,将有机会获赠许玉林教授亲笔签名的《战略构建与制度体系-人力资源管理全景视角》教材一本,每周6个名额,连续4周。

精彩观点

1、中国企业家缺什么?

第一, 想象力。注意我所谓的想象力,范畴比你们想象的要广,包括愿景、梦想、战略性思维等。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

第二, 缺乏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注意,是意识,不是能力。我们要知道,意识的不足,比能力的缺失更可怕。

2、要想管理好员工,请先要管理好自己。

中国企业家和管理者最缺的,就是自我批判精神。

3、选人做事要遵循一个最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要把握四个方面:

  • 人性的把握(是本质的);
  • 本性的把握(是心理的);
  • 行为的把握(是表现出来的);
  • 差异性的把握(是判断性的)。

4、管理没有形式就没有内容,没有过程就一定没有结果,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有了内容,形式比内容还重要。

5、制度不同于规矩。

什么是制度?要求你服从,否则就会受到组织的惩罚;什么是规矩?没人要求你,但你要遵从,否则就会受到组织的排斥。

6、组织中什么要素最重要?人。

因为组织内任何设备、技术、厂房、办公环境都可以花钱买且没有差异,唯独人,花多少钱买都一定会有差异。花钱多,未必有效,花钱少,未必无效。

注:对话框回复「人力第四讲」,即可获取「课程预习包」

联系我们或投稿可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 点击“阅读原文”,领取免费试听资格

常见问题

中国企业家最缺乏什么品质?

中国企业家最缺乏的是自我批判精神。此外,还缺乏想象力(包括愿景、梦想、战略性思维)以及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意识的不足比能力的缺失更可怕。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选人做事要遵循客观性原则,具体包括四个方面:对人性的把握(本质的)、对本性的把握(心理的)、对行为的把握(表现出来的)以及对差异性的把握(判断性的)。

组织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

组织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人。因为组织内的设备、技术、厂房等都可以花钱购买且没有差异,唯独人花多少钱都一定会有差异,花钱多未必有效,花钱少未必无效。

制度与规矩有什么区别?

制度是要求你服从,否则会受到组织的惩罚;规矩是没人要求你,但你要遵从,否则会受到组织的排斥。

如何理解管理中的形式与内容?

管理没有形式就没有内容,没有过程就一定没有结果。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但有了内容之后,形式比内容还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