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邱浩:深度陪伴创业者,才能随时发现新赛道 | 刻意练习

早期投资人的失败率特别高,怎么办?

“第一性原理”这个概念,最早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他认为:每个系统,在剥离了具体的表象之后,都存在着一个不能被删除或违反的逻辑基点,这是整个系统存在的前提,它就是“第一性原理”。第一性原理,也是混沌大学创办人李善友教授所倡导的基础思维模型。他给2017年混沌创投营的投资人学员们布置了作业:寻找自己的投资第一性原理。对于联基金创始合伙人邱浩来说,他的答案是深度陪伴。通过深度陪伴,去发现投资行业中新的逻辑规律,找到新的赛道,跨越非连续性。

文|邱浩2017年混沌创投营学员、联基金创始合伙人在我看来,所谓第一性原理,就是先找到自己确信的某些基础的公理,再找到限制条件。 而如何用最基础的公理,在能力圈范围内跨越不连续性,这对于我们投资人来说是一个很有实际意义的题目。 在进行深入思考后,我确认自己在投资方面的基石假设包括进化论、量子理论以及非连续性。 进化论:我相信遗传变异和生存竞争;量子理论:我相信不确定性以及非二元对立的世界观;非连续性:我相信会不断产生新的逻辑规律,且周期越来越短。 因此,我得出我的第一性原理,深度陪伴。通过深度陪伴,去发现投资行业中新的逻辑规律,找到新的赛道,跨越非连续性。

投资人生中的两个关键词

对我个人而言,投资行为逃不出两个词,一个是非连续性,另一个就是不确定性。真正理解这两个词并予以实践是一件非常有难度的事儿,所以,我们首先来看看这两个词的意义。

非连续性

要理解非连续性,首先需要了解S曲线和变异的产生,这是非连续性产生的基础:

S曲线
每一条S曲线都是一个逻辑模型,投资的本质其实就是在找新的且成立的发展曲线和逻辑模型。一旦这个新的逻辑模型成立,那在一段时间内它的状态是相对稳定的。 所以,当一个伟大的S曲线产生的时候,从天使轮、A轮、B轮、C轮……到Pre-IPO,甚至IPO后到二级市场,图中整个Mark Ⅰ部分都是赚钱的。
变异
也就是新的逻辑,产生于旧的逻辑模型的边缘地带,是在旧逻辑生态中不完全覆盖的地方产生的。 虽然新旧逻辑模型看过去是不相交的,但往往在旧逻辑生态的边缘,能感受到那些新逻辑规律的产生。

不确定性

投资的不确定性我想所有的投资人都能感受到:我们的失败率非常高,特别在早期。 我们投的项目、看到的趋势一般都不会形成新的发展曲线。即使我们看到了某条新的发展曲线,一般来说也很难投到这条曲线上的领跑者。

如何跨越非连续性?

作为投资人,如何来跨越非连续性?又如何寻找并发现新的发展曲线和逻辑通道? 我得出的答案是:在限定领域里面,从天使轮一直投到IPO阶段,全程深度陪伴。这也是我的投资方法论。

为什么要深度陪伴?对我而言,深度陪伴不仅能帮助创业者,而且能够帮助我发掘新的发展曲线。 我将这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并不是单独分开的,而是互相联系、循环往复的:

  1. 第一阶段(天使轮-A轮):将投资的旧逻辑模型生态边缘地带的反常或创新现象设为早期项目,在此基础上假定新的发展曲线和逻辑模型;
  2. 第二阶段:深入进入早期项目,确认之前假设的新的逻辑模型是否成立。在这个阶段我们会深度陪伴所投资项目的CEO,不断讨论这个行业正在发生什么,分析竞争对手。创业者得到帮助的同时,我们也会比别的人更早的确认这条新的发展曲线是否成立——不成立,投资失败;成立,成功进入下一阶段。
  3. 第三阶段(B轮-D轮):投资一个基本成立的逻辑模型中的领跑者。 在第二阶段确认新的发展曲线成立之后,投资人普遍遇到的情况是:赛道中第一、第二名,甚至第三、第四名都不是你投资的那家公司。这时候就需要下重注在领跑者身上。而给你带来这种决心的不是别人,正是之前深度陪伴带来的经验和知识以及对这条发展曲线的无比确信。
  4. 第四阶段:深度陪伴领跑公司,确定主赛道;观察并发现该逻辑模型下边缘地带的新变化。 我们常说创新,但当你不知道主赛道在哪儿时,盲目创新是危险的——你的创新往往只是在巨人所跑的赛道前沿,领先的选手往前走一步就把你干掉了。而通过深度陪伴这条发展曲线上的领跑者,我们就更有机会知道哪部分是边缘地带,什么是高反常现象,这时就可以再次循环到第一个阶段。

这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腾讯、阿里的投资业绩很好,因为他们清楚主赛道在什么地方。只有知道主赛道,才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边缘地带,什么是真正的创新,才能不断跨越非连续性。

深度陪伴的前提是什么?

理想虽然很丰满,但现实有时并不如此美好。从第一阶段到第四阶段,再回到第一阶段,如此循环往复,不断跨越非连续性,一直保持对创业者的深度陪伴是需要前提的:

  • 资金量:有一定规模以上的资金盘子 (15-20亿RMB以上),以保证深度进入相对中晚期项目。如果你只是在旁边鼓掌,没有真正的资金进入,谈不上深度陪伴。
  • 行业专注:有一定的行业专注,且专注有限的项目数。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深度陪伴,也才能有机会真正了解所投行业,才有可能根据自己获得的知识去投B轮C轮D轮的项目。没有足够地Knowhow,就无法深度参与。
  • 深度参与:永远参与关于行业趋势/战略/产品的思考,细致观察用户反应。早期项目观察行业竞争对手的状况,中晚期项目关注生态环境,边缘地带,反常行为。
  • 接受不确定性:一个事情可能成功,但也可能失败,特别是早期项目,不要过分挑战结果。这也会在一定程度消除投资人和创业者的对立,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可能:如果你永远拿小鞭子抽他,创业者怎么可能与你真正分享他的痛苦,以及所在行业中的细节?
  • 后期合伙人:引入中后期项目合伙人,更加挑剔,更加数字结果导向。深度陪伴的另一面是容易产生心理偏见,认为这个项目就是最好的,此时就需要引入另外一个角色来平衡这种主观性,去均衡过于站在创业者一边带来的潜在风险和思维盲点。

以上是我对自己投资方法论的总结。

但深度陪伴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创投营的同学也曾问过我:"深度陪伴也意味着深度干预,你觉得这样的深度干预是对的吗?"我的答案是:要知道主客之分。 投资人要承认自己的无知,要明白创业者是远远超过自己的,而这些都是建立在对创业者足够尊重的基础上的。我的深度陪伴只意味着建议,且我不会太把自己的建议当回事,因为创业者永远是他们事业的主人。

*文章源于邱浩在混沌创投营第二模块中个人投资方法论的分享部分,文章有部分删节。

★李善友:你与高手的距离,并非只差了一万小时练习

★刘芹:聪明人做不成大事?不是能力问题,是态度问题

★傅盛:管理的本质就是认知管理

本周六大课预告☟7月29日,曹增辉将登上混沌大学课堂,主讲《创造运营独特体验》,下载"混沌大学"APP,注册为社员,即可观看混沌大学课程回放。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入学听课!

常见问题

什么是投资的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是每个系统在剥离具体表象后存在的不可删除或违反的逻辑基点,它是整个系统存在的前提。对于投资人邱浩来说,他的投资第一性原理是深度陪伴。

邱浩的投资基石假设包括哪些?

邱浩的投资基石假设包括进化论(遗传变异和生存竞争)、量子理论(不确定性及非二元对立世界观)以及非连续性(不断产生新逻辑规律且周期越来越短)。

什么是投资中的非连续性?

非连续性是指新的逻辑模型产生于旧逻辑模型的边缘地带,每一条S曲线都是一个逻辑模型,投资的本质就是寻找新的且成立的发展曲线和逻辑模型。

邱浩的投资方法论是什么?

邱浩的投资方法论是在限定领域里从天使轮一直投到IPO阶段,全程深度陪伴创业者,通过这个过程去发现新的发展曲线和逻辑通道,跨越非连续性。

深度陪伴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第一阶段:将旧逻辑模型边缘的反常现象设为早期项目,假设新逻辑模型;第二阶段:深度陪伴确认新模型是否成立;第三阶段:投资新模型中的领跑者;第四阶段:陪伴领跑公司确定主赛道,观察边缘新变化。

深度陪伴需要哪些前提条件?

深度陪伴需要一定规模以上的资金量(15-20亿RMB以上)、行业专注且专注有限项目数、深度参与行业趋势思考、接受不确定性以及引入中后期项目合伙人进行平衡。

投资人如何避免深度陪伴带来的偏见?

通过引入中后期项目合伙人,他们更加挑剔和数字结果导向,可以平衡因深度陪伴容易产生的主观心理偏见和思维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