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鬼才的设计法则:如何打造AI爆款产品?| 预告

如何与科技好好相处?

科技本身是过剩的、不完善的、难以驾驭的、冷冰冰的……如何与科技相处,才能设计出赢得这个时代的产品?“硅谷鬼才”祝铭明,连续三年做出了斩获 CES 大奖的科技产品。他是如何在对人机关系的深度思考中诞生的?祝铭明,大家都叫他 Misa。他创立的猛犸科技2010年被阿里巴巴全资收购,并且成为阿里M工作室的领头人。2014年他离职创立了人工智能体验公司 Rokid,推出智能家庭机器人若琪,从2016年首次亮相全球 CES(消费电子展)便惊艳世人,至今连续荣获三年 CES 的大奖,成为市值超过 4.5 亿美元的杰出企业。

3月3日早9点,来混沌大学,听硅谷鬼才讲讲如何与科技相处

课程精彩观点

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让我们先来感受下祝铭明老师的精彩观点吧:

  1. 智人时代,我们认为真正人的智力,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我们对技术的贪婪。这种贪婪在本质上,源自于我们对自己弱小的一种恐惧。
  2. 科技有4个特点:
    • 能力过剩
    • 不完善
    • 难以驾驭
    • 非常冷冰冰
  3. 科技永远不会在准备特别完善的时候被人使用。因为人是一个特别迫不及待的动物,我们总等不到那个技术得到一百分的时候,我们就想把它用起来。所以,当你自己想期待一个完善的技术来解决一个产品问题时,一定是做不到。就算等到那一天,你已经被你的对手远远超越了,你的市场、你的客户已经被拿走了,所以一定是在科技发展的同时,在某个技术发展的同时,准备好你的产品。
  4. 相信市场最终是理性的,你任何的浪费,最终一定会被更好的、更理性的、更优秀的竞争者所取代掉。
  5. 没有技术是完善的,但只要你认真去考虑,总能找到完善的场景。
  6. 一个科技的好的产品,会让大家觉得说,这是未来的我,当我拥有这个产品的时候,我就拥有了未来的自己。
  7. 产品一定要有刚需,这是非常非常狭隘的理论。举个例子,吃饭是刚需,喝酒不是,但到底是一瓶红酒赚的多,还是一碗米饭赚的多?这里非常有趣的一点,就是刚需的产品往往不是高附加值产品。
  8. 有一种东西是刚需,就是不被社会抛弃。科技是冷冰冰的,会抛弃很多人,你让更多的人不被技术抛弃,难道不是最好的需求吗?
  9. 为什么不做技术提供商,而投入生产消费智能硬件?因为我是一个控制狂,我很难接受别人用我们辛辛苦苦研究的技术做一个极其丑陋的产品,就这么简单。

常见问题

科技产品设计需要考虑科技的哪些特点?

祝铭明指出科技具有四个特点:能力过剩、不完善、难以驾驭以及非常冷冰冰。这意味着技术在成熟前就会被使用,产品设计需在此现实下进行。

为什么不应等待技术完善后再推出产品?

因为人是一个特别迫不及待的动物,总等不到技术得一百分时就想用起来。如果等待技术完善,市场和客户可能已被对手抢占,因此必须在技术发展的同时准备好产品。

‘刚需’是产品成功的必要条件吗?

祝铭明认为产品一定要有刚需是非常狭隘的理论。刚需产品往往不是高附加值产品,例如一碗米饭是刚需,但一瓶红酒的利润更高。不被社会抛弃也是一种重要的需求。

Rokid公司为何选择生产消费智能硬件而非做技术提供商?

创始人祝铭明表示自己是一个控制狂,难以接受别人用其辛苦研究的技术做出极其丑陋的产品,因此选择直接投入生产消费智能硬件。

一个好的科技产品能带给用户什么感觉?

一个优秀的科技产品会让大家觉得,当拥有这个产品时,就拥有了未来的自己。它代表着一种对未来的向往和身份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