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仍然热爱它。——罗曼·罗兰
上周的课程,同学评价很高。作为一个正处于比较低谷期的我而言,这门课让我更清晰的明白了磨难的意义,罗曼罗兰说过: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当你认清了世界的真面目后依旧热爱生活。希望未来的我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这个世界的一切不确定性,认真生活,坚持锻炼。——混沌广州分社同学
彭老师的课,如干涸遇雨露,真是雪中送炭。——混沌太原分社同学
一个人只有经过赚钱起伏、欠债还钱、合伙分家、家人质疑、脆弱无助的人生体验,依然豁达乐观的人,才是真正看透生活,但依然热情不减的人,才是我们这个社会最需要的。而用心理韧性概括总结的时候,我们往往发现自己缺少的是归纳总结自己的能力,彭教授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认识自己的心理体系。——混沌深圳分社同学
人人都有磨难时,人人都有奋起心——混沌厦门分社同学
心理韧性,看似简单,但其实是企业家成功的一个秘密。三年前,彭凯平采访了改革开放40年中30多位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家,想看一看这些伟大的企业家能够将事业做到极致的原因是什么。
整个采访给彭凯平的感触非常深。张文中,物美超市创始人,曾经因为一份错判入狱7年蒙冤12载。出狱之后,张文中说,我还要回到我原来的行业,不忘初心,为民服务,并迅速投身到物美的一线业务中。
王玉锁,新奥集团创始人,高考连考三年都没考上,只能在工厂打工。他对自己说,这个车票能把我送到哪里,我就在那个地方开始奋起。结果那些钱只够把他带到廊坊,于是他就开始在廊坊搬煤气罐,而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新能源民营企业的领军人物。
大部分表面上看起来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他们背后经历过的磨难几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如何缓解压力,走出焦虑,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在这里混沌君想向大家推荐2019年彭凯平老师在混沌学园讲的另外一门课,《积极心理学:快乐如何激发创新》。
彭凯平老师在课程中谈到:人可以有很多的理性,但是如果没有感情的话,理性无法产生行动力、决断力与召唤力。
如何塑造积极的心态,让创新创意源源不断的产生?如何发现和激发组织中的创新者?混沌君不多说了,以下为正文。
如何走出焦虑?
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生活都是相似的,不如意的生活各有各的不幸。那些无法应对压力的人,会造成心理危机。
2017年,我国有5400 多万抑郁症患者(占人口总数4.2%),发病率已与全球水平相近(4.4%)。其中,大学生抑郁症发病率高达23.8%(与英国大学数据相近)。很多抑郁症患者,以自杀结束生命。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到来、社交媒体的普及,我们喜欢刷淘宝、抖音,但这一切,其实给我们造成了一定冲击。心理学家发现,Z-时代(96后)的年轻人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
现在年轻女孩的自杀率超过了男孩,这是人类几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现象。以前的花季少女,藏在深闺人不知,受尽了社会和家庭的保护;现在,由于社交媒体的出现,很多女孩在网上注册一个账号,分享一些自己生活的照片,有时会受到无数的网络攻击和欺凌。
如何应对这样的心理挑战?美国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Daniel Wegner,做过一个“白熊实验”。他要求参与者闭上眼睛,想象一只白色的北极熊,然后再把它从脑海里驱赶出去。结果发现,越想把白熊忘掉的人,越忘不掉,就像越想戒烟的人,越戒不掉。
这是因为——人类积极的心理和消极的心理,使用的是同一条神经通道,这个神经通道它不可能同时做两件事情。所以,想把消极的情绪体验忘掉,其实很难。
但是,你可以用转移、替代和升华来忘记。比如刚刚的白熊实验,如果你想象的一直是怎么忘记白熊,其实你是忘不掉的;然而,如果你不再想象一只白色的北极熊,而是想象一只棕色的熊,或者春光灿烂的花园,你就能驱散这只白色的熊。
所以,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心理学家有一个新的发现:过去,我们总是想着怎么把负面的心理、消极的情绪控制住、管理住;最后发现,我们还不如用积极的心态来替代、转移、升华我们的消极心态。
这就是走出焦虑的科学方法——以积极心理学来战胜我们的消极心理,以阳光、灿烂的心态去消除冬天的寒冷。
以往,我们太喜欢谈动物的本能,太喜欢谈生存的竞争,太喜欢谈厚黑学,太喜欢说狼性精神。但其实,狼已经被列为濒临灭绝的生物。人不能做狼,也不能够学狼。人要做人,我们人把狼都灭掉了,然后我们再回归到狼群时代,那不是找死的节奏吗?
所以,积极是人的天性,我们不是靠动物本能战胜野兽——我们不如它们野蛮,不如它们凶狠,不如它们跑得快,力气不如它们大,甚至我们的繁殖能力都不如它们。
但是,为什么几千万年的进化历史,选择了人类成为地球上的万物之首?因为我们人有动物没有的本领,人性。
在上个世纪90年代,著名心理学教授Antonio Damasio重新定义了情感与理智的关系:
- 情感不只是一种感觉,它更是演化出来,帮助我们生存下去的重要的心理机制。
- 情感是决断力与行动力的来源。一个完全没有情感的人,可以临危不乱、理性分析。但是他的理智如果没有情感的参与,就无法转化成决断力与行动力,因为他无法决定那一件事是重要的。
这意味着我们人可以有很多的理性,但是如果没有感情的话,理性无法产生行动力、决断力与召唤力。
例如,一个女孩子面对很多男人的追求,理性上她肯定会判断下——嫁给哪个男人有什么样的好处,对比下优劣。但是如果最后你问她,你想嫁谁?如果她没有感情的话,她谁都不会嫁。
所以,理性即使想的再清楚,没有感情,也是做不到的。(请点击小程序进行听课)
运用“五施”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著名经济学家,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Edmund S Phelps提出,我们应该提倡心花怒放,Flourishing的精神。
怎样做到Flourshing呢?我提出积极心态的知行合一“五施模型”,即颜施、身施、言施、心施、眼施。
颜施,露出你的鱼尾纹
颜施就是要学会给自己、给别人笑脸,笑是人类天生的本领。小孩生下来四个星期,就会自发地露出笑脸,不需要学,不需要模仿别人的笑脸才会去做。即使是盲童,什么笑脸都没有看过,到了四个星期也会自然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微笑。
如何去做呢?迪香式微笑。所谓迪香式微笑,就是人脸部的嘴角肌、颧骨肌和眼角肌三块肌肉共同“配合”,展现出的最美笑容。具体表现在当嘴角肌上扬时,我们会露出牙齿,同时压迫颧骨肌,使面颊提高,颧骨肌又压迫了眼角肌,使眼角肌微笑的时候露出鱼尾纹。
只有发自内心微笑的时候,眼角肌才会露出鱼尾纹。我们经常讲皮笑肉不笑,其实是不科学的。真正科学的说法叫皮笑眼不笑。所以,有时候当你看一个美女微笑却得不到感染,感受不到她的魅力,是因为她的笑不自然,是装出来的笑脸。
那么,真笑与假笑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教授Harker,L和Keltner,D曾在Mills College做过一个实验,对1960年毕业同学的毕业照片进行分析,发现在那一年,有114个女生毕业,其中有50多个女生始终保持迪香式微笑上镜头,有60多个女孩属于不笑或者装笑。30年后,研究者发现,当年习惯以迪香式微笑上镜头的女同学,在27岁时结婚的比例要高一些,婚姻生活要快乐一些,跟丈夫吵架要少一些,离婚的比例要低一些,自我评估的幸福指数要高一些。
所以,我建议所有女孩,你的微笑是一种魅力,微笑的人嫁人也嫁的比别人早一些。你不笑的话,你条件再怎么好,别人也是很难喜欢的。正如我国佛教所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以微笑待人,生活也会回馈给你微笑。
身施,心动不如行动
那么,怎样做可以使我们保持积极心态?行动。人天生是爱动的,心动不如行动。
运动激发活力。运动是我们人类的天性。运动可以产生神经化学递质,可以使我们的大脑分泌内啡肽,类似于吗啡,能够缓解肌肉的疲劳。但内啡肽只有在运动到一定阶段后才能产生,也就是说,当你跑步跑到高潮期,马上要跑不动了,这时候,如果你咬牙坚持一下,大脑就会分泌出内啡肽,使你心情舒爽。
闻香使人幸福。嗅觉是我们人类唯一可以不通过大脑前额叶,就能够产生情绪反应的感官系统。毛主席的卧室有一副对联,“万里风云三尺剑,一庭花草半床书”。为什么他喜欢花草和书香?因为君子配香。
触摸产生爱意。美国心理学家Harlow做过一个幼猴实验,将一些小猴子交给两个妈妈抚养,一个是能够给它奶水的妈妈,俗称“养你的妈妈”,每天三小时给小猴子喂奶。另外一个是给它触摸感的妈妈,俗称“爱你的妈妈”,每天18个小时拥抱着小猴子。然后他通过观察小猴子的成长过程后发现,小猴子最为依恋的并不是那个养它的妈妈,反而是那个爱它的妈妈。
我们经常说,有奶便是娘。大错特错!有奶不是娘,摸和妈的发音这么像,所以有摸才是妈。所以,大家下班回家一定要给家人一个拥抱,这个拥抱可以使我们开心、愉悦。
乐于助人就是助人为乐。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大脑会分泌催产素与血清素,它能够使我们产生快感。创业也是一种助人行为。很多创业者的初衷是能够成就、帮助更多的人。这就是为什么国家要鼓励创新创业,因为创业对个人有意义,对民族社会有意义,对国家有意义。这样的意义感会带来幸福的感受。
言施,爱的传递
人类是唯一会说话的生物,所以沟通交流所传递的不仅仅是信息,还有感情的传递、意念的传递、思想的传递,以及未来友好关系的传递。
美国心理学家Losda通过调查美国成功的企业发现,成功的团队采用5:1比例,即5句好话配1句批评建议的话。团队成员之间不能总是颂扬你很伟大、很优秀、很卓越,头一天听你会很开心,第二天习惯了,第三天就会很厌倦。作为领导,要时不时提出一句批评或建议的话,使员工有所行动,有所改变。
但也不能全是批评、挑剔、指责,这会使人感到恐惧、紧张、愤怒、不满。
所以,既有春光明媚,亦有阴风怒号,关键是比例得当。
心施,物我两忘
著名心理学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通过对各行各业成功人士十五年(1960-1975)的研究发现,这些成功者并不是智商出众、情商比别人高、学历比别人优秀,而是这些人都曾体会过心流的状态,这个状态让他们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中,物我两忘、如痴如醉、酣畅淋漓。
心流英文Flow,是一种幸福流的状态。在这里,我认为“福流”这个词更能体现出那种沉浸在一件事情中,幸福的感觉。
如何保持积极心态?多体会福流。福流有什么特征呢?
- 全神贯注(注意力集中)
- 物我两忘(自我意识,空间意识,时间意识的暂时性消失)
- 驾轻就熟(对活动有完全的掌握和控制)
- 点滴入心(体验过程,感受到活动的精确回馈)
- 酣畅淋漓(发自内心地主动积极参与活动)
当你全神贯注投入一件事时,你会进入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自我意识、时间意识、空间意识暂时消失,此身不知在何处。你完全享受做事的过程,不再care事情的结果、别人的评价。在事情完结后,你巴不得再来一次,希望以后还有机会继续做这样的事情。
那么,做什么样的事情能够产生澎湃的福流呢?
- 第一,找到一个爱好。为什么跳广场舞的大妈总是乐在其中?因为他们的爱好使他们进入到福流的状态。所以,人这一辈子,一定要找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 第二,学会爱。人都是感情动物,“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就是爱的作用。生活在这个社会,我们一定要有感情,朋友、闺蜜、亲人这种社会关系其实对我们至关重要,他们帮助我们解答生活与工作的困扰,使我们放松、愉快。
- 第三,享受工作。为什么很多作者喜欢熬夜呢?不是因为她/他喜欢熬夜,而是因为她/他沉浸在写作中,物我两忘,下笔如有神助,写完后发现天亮了,一晚上就这样不知不觉过去了。
那么,哪些事情会减少福流产生呢?做事没有目标、注意力分散、碎片化工作、闲逛无聊。由此可见,福流使人放松,无聊使人丧失生命力。
眼施,慧眼禅心
慧眼禅心体现了积极善良的心灵品质,它的主要目的是要克服一个心理现象,无意视盲。无意视盲的意思是——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太忙、太着急,太过专注于自己的执念、追逐自己的目标,而忽视生命中一些特别常见,甚至是特别重要的事情。
当我们匆忙赶路的时候,无暇去欣赏周边季节的变化,也会忽视身边人的变化。例如,你的太太今天穿了一件特别漂亮的衣服,因为你着急上班,忽视了太太含情脉脉的凝视。
在这里,我建议大家:用心去欣赏作为熟悉的事物,用心去见微知著,你会有意外的惊喜。这就是慧眼禅心的修行,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沙一净土,一言一心境。
所以,你可以在熟悉的环境里,用心去找一找,去看一看,这其中有没有被你忽视的事情,有没有以前你没有看见的细节,有没有一些新的领悟、新的发现、新的感触、新的感动。
心理学家发现,人这一生其实就是要不断地推动巨石往上走,虽然这个过程也许会重复,但是我们只有如此,才能活出灿烂、活出美妙、活出意义感。(请点击小程序进行听课)
在刚刚上线的课程《抗逆力——重压下的心理韧性与成功》中,彭凯平教授总结了很多实用的建议和方法,兼具系统性和灵活性,有利于提升个人和组织的复原力、坚毅力,以及促进创伤后的成长。
彭凯平教授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他同时担任国际积极心理联合会(IPPA)及国际积极教育联盟(lPEN)中国理事。
听完彭凯平教授的课程,你将收获以下的内容:
- 怎样提高个人的心理韧性?
- 为什么夸一个人努力比夸聪明,对他而言更好?
- 什么是高心理韧性的组织?
- 为什么在企业遇到危机的时候,有的溃不成军,有的却能实现“大象跳舞”?
- 如何处理压力?
- 为什么有时候煞费苦心地去减压,但依旧是被负面情绪所裹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