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市值“工控小华为”创始人朱兴明:我如何用“一思维”快乐创业?

它,深耕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19年,如今发展成为国内极少数拥有核心技术的行业龙头企业。它,上市12年,市值一度破2000亿。它,先后在电梯、起重、纺机、空调、新能源汽车等多个细分行业连续跨越。去年营收179.4亿元,实现了55.87%的逆势高增长。它就是汇川技术,因其创始团队的华为背景,也被称作“工控小华为”。在世界行业巨头环伺、一片红海的情况下,汇川是如何破局,并且持续找到新的市场机会的呢?

汇川技术的创始人朱兴明老师说:“小企业就要立足于小,然后去博大。小企业有两个转换,首先是找到生存的方式,其次是解决生存之后如何发展。”

朱兴明老师不仅对工控技术领域有深刻的理解,更是一位资深的混沌老用户,长期关注和研究企业的战略发展问题,习惯用"一思维"做战略思考。本周六,朱兴明老师将做客混沌app,他将从“一思维”出发,与大家分享如何回归本质思考,企业怎么“活”?怎么“赢”?重新找回创业的快乐。

以下是课程主任为大家精选的14段精彩观点,提前剧透给大家:

我如何用“一思维”快乐创业?

1.很多人会质疑,创业者难道不是烦恼特别多?我个人从烦恼的创业者变成快乐的创业者,这种转变过程中“一思维”起到了关键作用。

2.为什么汇川会这么快乐?曾仕强老师说,人一辈子最终目的是得好死,要死得其所。人一生80%的时间都有不快乐的因素,但我们不能受这些外在因素影响,回归常识才能极简,只有极简才能快乐。

3.自然界万物生存的一些基本道理转到人文领域去体会就会豁然开朗 。一滴水一定会以它最小的曝光面积生存,它要尽可能地留在这个世界上,不要被蒸发。松树叶子很细,因为松树要在岩缝里生存。

4.任何组织都有一个最小最适合它的规模,这种规模保持它的内耗最小、吸收外面的能量最多。这个生存的状态就是组织的“一”,可以称其为最小物理量。做企业如果找不到“一”,一定是低效的。

5.创业企业要的是什么?就是以小博大,没有别的道路可以走。现在有很多创业型企业,刚开始就以大博大,没有一个成功的。开小汽车的人不能突然去开巴士,否则肯定要出事。

6.五年前,我见过一个很有名的深圳公司老板,他觉得自己公司的技术很牛,我说一个商业实体把产品做出来只解决了35%的问题,技术研发成功只解决了20%的问题,其他65%的问题都在商业,不抓住商业的本质肯定会失败。

7.我有一个朋友,前期事业做得很好,后来做房地产赔得一塌糊涂,90%的股票都质押了。财富会给人生带来很多烦恼。所以企业一定要赚该赚的钱,赚长期的钱,赚支撑赚钱逻辑的钱。什么叫赚钱的逻辑?就是企业因何而生、企业存在的必要性。这个问题不解决,企业一定做不明白。

8.有很多企业家是苦孩子出身,就想赚点钱,这也是办企业的一种方式。但有这种心态的千万别想做大。还有一种企业,追求更高的精神层面,要为产业的进步贡献力量,要成为中国在该领域的世界名片。当你的企业是这种格局的时候,很多有相同格局的人或有相同追求的人就会来到你的麾下。一个企业家如何定位,就决定了你的身边会聚集哪些人、干什么样的事业。

我们如何从“缝隙”中发现创业机会?

9.什么叫进口替代?大部分人的思维是以产品一半的价格去抢占老外占领的市场,但是我们的定位是一定要做推动产业进步的公司,所以我们给自己做了三个进口替代的筛子:

  • 别人不愿意做的。老外认为市场太小、投入太大、性价比不高的。
  • 别人做不到的。老外为什么做不到?很多国外同行的研发不在中国,根本做不到把研发部放到国内跟客户对接,还有一些客户的基础供应链根本不在中国。
  • 别人想不到的。西方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就是技术优势心理。这种优势会带来傲慢,要求客户必须来适应企业,在这种适应的过程中企业就脱离了客户,因为有很多东西是企业自身想不到的。

汇川把进口替代的策略从价格优势转换成解决客户的痛点,三个筛子筛下来的就是汇川要干的事,这就是我们要找的缝隙。

做企业,至少一只脚脚踏实地

10.产品做好了就好卖么?产品做好了只解决了35%的问题,还有65%是客户的满意度。一个公司最重要的是客户思维,道理好讲但非常难做,中国公司真正有客户思维的甚至不到10%。

11.2008年,我们拿了一块地,但是因为城市的快速发展,这个地要征掉。当地的政府工作人员为我们做了一套拆迁方案,如果这个拆迁方案落地,我们能赚到15个亿。这15亿的代价是啥?我们为什么还要那么辛苦地和客户一起攻克一个一个工艺难关?这种文化和信仰的坍塌,靠15亿换得回来吗?我们可能要花150个亿来重建汇川结硬寨、打呆仗的文化体系。所以,有时候短期的财富真的是毒药。

12.企业要发展只有两条路,第一个在本领域继续做大,这种方式非常容易达成团队共识;第二个是扩领域。我给大家一个建议,我们在外跨步的时候,一脚是技术,一脚是客户,必须有一脚是实的,千万不要技术也不行客户也把握不住,这样就会失败。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客户实要比技术实更重要。

做管理,关键在于洞察人性

13.大家一定要记住两句话:第一,一定要顺人性之善激励,通过激发个人的活力来激发组织的活力;第二,一定要逆人性之恶去约束,因为每一个人善恶一体,管理者不要只想到基于他的善去激励他,还要基于他的恶去约束他。

14.强大的身心力是快乐的根本。其实人快不快乐,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烦恼都是那么多,在这些烦恼面前,你的心态是啥,决定你快不快乐,我有三个心态办企业。

  • 第一,做企业本来就是找罪的,企业有问题才要管,没有问题你管啥呢,罪是自寻自找的。
  • 第二,做企业,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当然这个斗是打引号的斗,是跟不同层次的人打交道,包括内部的人和外部的人。
  • 第三,做企业就像玩游戏,把你的想法放在一个平台上去实施,看这个事情到底对不对。游戏是几个人吭哧吭哧干,干出了一把武器,然后用这把武器把别人打败,赚到钱或道具接下来做下一把武器。就是要以这种游戏的轻松心态去做事业。输了再来,输赢是常事,明天太阳照常升起。

不要高看自己,不要指望太多。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欲望太多,嗜欲多者失天机。欲望少一点,越清心寡欲,越简单,越回归常识,你可能会过得越快乐。

福利限时领!扫下方二维码,免费学习本课!(限首次注册混沌APP的新同学,72小时内还可无限回看哦)进群额外享课程精华总结、加餐学习资料包、一起追课讨论~

常见问题

汇川技术是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工控领域实现破局的?

汇川技术通过进口替代策略,运用三个筛子寻找市场缝隙:做别人不愿意做的、别人做不到的、别人想不到的。将策略从价格优势转向解决客户痛点,从而在巨头环伺的红海中找到生存和发展机会。

朱兴明认为创业企业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朱兴明认为创业企业要以小博大,这是唯一可行的道路。他反对初创企业就以大博大,并指出一个商业实体仅解决产品和技术问题只占35%,其余65%是商业本质问题,必须抓住商业本质才能成功。

汇川技术进行“进口替代”的三个筛选标准是什么?

汇川技术的三个进口替代筛子是:别人不愿意做的(市场小、投入大、性价比低);别人做不到的(研发不在中国、供应链不支持);别人想不到的(克服国外企业的技术傲慢,贴近客户解决痛点)。

朱兴明如何看待企业扩张时的风险控制?

朱兴明建议企业扩张时,一脚是技术,一脚是客户,必须有一脚是实的。他强调客户实比技术实更重要,切忌技术不成熟且客户关系也把握不住,那样会导致失败。

朱兴明分享的快乐创业的心态有哪些?

朱兴明分享三个快乐创业心态:一是做企业本就是自找罪受,解决问题是管理者的价值;二是与天、地、人斗其乐无穷;三是像玩游戏一样,以轻松心态看待事业的输赢,清心寡欲,回归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