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WORLD创始人李熠:60天找到AI生态位,重塑战略、产品、组织

“每一个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在60天甚至30天内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态位”。

十年前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创业创新潮流盛起,几乎每天都会诞生一个新的APP。十年后的今天,这种感觉更为强烈,这一切都是因为AI大模型的出现。但是,在巨大的机遇背后,以往所有的商业模式、成本结构以及产品形态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诸多企业在困顿中失位,甚至有一些传统商业帝国摇摇欲坠。

作为51WORLD的创始人兼CEO,李熠对战略、产品、组织重新思考,直面大AI时代,用仅仅60天的时间就带领公司重新寻找到了企业在AI之中的生态位,为众多仍在迷失中的创业者树立了样板。李熠表示,“每一个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在60天甚至30天内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态位”。

前不久,混沌邀请到51WORLD创始人兼CEO李熠,身体力行,为混沌同学真实讲述“60天,找到你的AI生态位”。

只用60天,我们改变了战略、产品和组织

2025春节前夕,V3/R1开源大模型横空出世引爆全国。作为51WORLD公司的创始人兼CEO,我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情绪,虽然说不出原因,但是我感觉这件事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做点什么。

于是,在春节期间,我们仅仅用了60天的时间,将创立已经十年的51WORLD的公司战略、产品和组织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升级:

战略演进

过去,我们的战略从来没有改变过,那就是实现地球克隆计划,创造一个数字孪生地球去改善真实世界。现在,公司的战略重新定义为“连接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桥梁”,我们做的是一个桥梁,桥梁左边是数字世界,桥梁右边是物理世界。

产品进化

以往的AI产品,都是人类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互,以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我们的新产品,将基于空间智能和沉浸感的视角,给到消费者即时反馈,这与过去的产品形式有很大不同。

组织进化

在51WORLD的组织架构中,AI团队下面有三个一级组,分别叫Clonova、Aperdata和TWE,这是三个AI团队,首拼合在一起正好是CAT。这个组织,公司赋予了它们独立的团队建制、预算方向和目标,他们可以脱离商业化的短期要求,去纯粹地兑现叙事——搭建一个联通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桥梁。DeepSeek能做到当下的高度,就是因为它足够纯粹。

我们希望在未来可以实现一种产品,大家躺在沙发上通过与电视对话,就可以带你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在家里环游世界,去学习知识,去了解历史文化,去感受全世界的美。

“60天,找到AI生态位”时间线

究竟我们是如何在60天里做到这些的?下面我用混沌创新理论的XY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整个组织都会使用AI工具,这是level 1,是最基础的。通过AI技术和思维,打造出改变行业的产品范式,这是level 5,也是大家希望追求的目标。至于中间层,我会将一些东西给到团队,让他们自己评估现在所处的位置。

需要明确的是,使用AI工具已成为当下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但是多少人真正理解它的底层运行原理?有多少公司的团队具备快速开发能力?有多少企业可以构建自有的数据闭环,从而实现AI每一天都在成长?要知道,打造出一款改变行业范式的产品,是需要一步步推进和迭代的。

51WORLD在60天内完成的事情与以往不同,过去我们也做过类似的一些事情,但更多的是提高效率,并没有形成企业的基座,也没有形成企业的一种思维方式。但是这一次大不相同。下面,我通过时间线进行详细梳理。

Ø1月28日,公司管理层

春节期间,熟悉并理解DeepSeek底层逻辑,提出与公司业务或内部运营相关的AI应用场景。

我们整个公司的治理架构是靠两个委员会来治理的,一个叫SDC(战略决策委员会),一个叫MDC(经营决策委员会)。SDC有7个人,MDC有36个人,公司就是靠这两个组织去做管理。

在1月28日的上午十点,我向MDC工作群发了一些信息,提醒大家DeepSeek所带来的机遇,鼓励大家要不断学习思考、实践迭代,我们才能成长。我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求公司所有的MDC委员会成员完成一个作业,基于开源的DeepSeek大模型,我们能开发出何种应用?这是我的第一个动作,作为领导者,首先要带动身边的管理层一起思考。

Ø2月4号,MDC的36名成员

完成与公司业务相结合AI应用场景的提交。

从大家提交的作业内容看,很多主意并不靠谱,但是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创始人和管理层千万不要奢望通过短短几天就可以得出一个宏大的想法,这是不切实际的。但是基于此采取针对性的行动,这才是最重要的。

Ø2月5日,SDC

基于MDC提案库,投票选出了第一批两个基于开源模型的AI项目,正式启动研发。

之前MDC的36人已经提出了36个议案,现在SDC的7个人负责通过投票最终明确了两个议案:一个是消费者场景,给景区做AI助手;一个是公司内部的AI知识库,可以帮助员工提效。

Ø3月1日上午,公司

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我的混沌学园校友吴明辉带来了分享,从创始人角度讲解了DeepSeek的底层运行逻辑和未来进化路径。

吴明辉是学数学和AI的,他在过去三年时间里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研究大模型,他对AI的理解非常深刻。通过吴明辉的讲授,我有几个深刻感受:一是吴明辉已经是一名已经创业20余载的老兵了,但他的状态就像第一天创业一样,对事业发展充满了斗志,非常鼓舞人。二是吴明辉用了很多非常基础的底层AI原理进行授课,包括数学公式和进化论等等,让学习者很容易接受,对我个人思考的帮助也非常大。

这里需要着重强调一下,企业的创始人和核心高管不能只是会用AI,必须要真懂AI的底层原理,需要真正将最基础的公式亲自计算一遍,明确其底层运行逻辑,这远比直接获取答案更重要。

Ø3月1号下午,公司内部

月度全员Top5邮件、MDC周报、各组织每日例会报告全部投喂给AI。

上午听完课后,整个公司立即就行动起来了。我们公司内部有一个Top5周报,即将本月最重要的5件事分享给所有员工。我们将Top5、MDC周报、各组织每日例会报告全部投喂给了AI,目的是让公司每一条重要工作都跟AI有关。

Ø3月4日晚上,公司

发布了五个AI专项组设立决议,全组织开发AI应用。

这是我们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全建制化地推动AI的落地。我们用一个月的时间去研发、迭代,每周我都跟团队开会研究,将所理解的AI底层原理投放给公司所有人,并且和团队一起去寻找碰撞的火花。

Ø3月8日,发布AI星火计划

招聘高层次AI实习生及应届生,储备AI小悍将,管理团队亲自带领其成长。

在完成团队匹配和资源投入后,公司内部已经形成了一套不算成熟的AI评估体系,这时就需要引进人才去贴合下一阶段的发展需要。于是,公司启动了AI星火计划,专门招录实习生和应届生,因为他们可能是AI的原住民。

在招聘过程中,我们惊讶地发现,即使是大四的实习生,在AI使用领域都表现得非常突出,因为他们从大一开始就将AI作为工具使用,现在使用AI就如同上网一样自然。我认为在当下的AI时代,知识更加平权了,一个有十年工作经历的老员工和一个刚刚工作的年轻人,两者并没有特别大的差别,尤其是在AI使用方面。

Ø3月17号,AI周例会

提出公司AI战略/产品/组织初步设想。

这对于公司的发展而言又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我们通过每天的研究开会,通过各种突发奇想,通过多次的迭代,整个火花被激发出来了,最后成功找到了与自身有关的一个生态位。

通过前期开展的工作,我们基本明确了公司的战略,就是AI跟3D的交叉点,这个交叉点是一种桥梁,就是我们独一无二的东西。它是一个连接器,一方面帮助人类更沉浸式地进入数字世界,一方面帮助AI更安全高效地进入物理世界。我们只需要做好这两个连接器,叙事已经足够宏大了。在AI领域之中,这就是我们所有战略原型的出发点。

Ø3月19号,赴美国参加GTC(英伟达GPU技术大会)

了解全球AI最新技术进展,并设立硅谷办公室。

在美国参会期间,我们深刻感受到了AI的无处不在,并且立刻下决心在硅谷设立办公室,虽然这会极大地增加成本,但我坚信链接和感知更重要。我们的硅谷办公室作为桥梁能够每天链接不同行业的人,接触到很多新的想法,保持常态化接收信息,这种链接非常关键。

Ø3月25日,AI周例会

完成公司AI战略/产品/组织的搭建,确定Clonova.ai和Aperdata.ai。

我们公司的地球克隆计划是一座桥梁,是两个AI的入口,它一方面可以帮助人类访问数字世界,另一方面可以帮助AI走向物理世界,这两个入口的桥梁是三个商业平台,是我们既有的、在做的51Aes数字孪生平台、51Sim合成数据与仿真平台,以及面向消费者的51Earth数字地球平台。

但是,无论是入口还是平台都是一个整体,公司即使在升级之后也不能将过去全部抛弃,更好的办法是进行融合,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才能真正改变公司的战略、组织和产品。

Ø3月31日,各AI专项组研发进展汇报

51WORLD每季度都会组织召开一次评估会,这次我们组织了一次AI专场评估会,将过去两个月开发的AI进行了一次总体评估,整体了解研究成果和用户反馈。

可以说,我们整个公司的COO就是AI,它叫Terra,也是地球的意思。现在Terra的训练和使用十分频繁,每天公司团队早上的例会内容都会上传到Terra,它可以学习公司所有的文档和知识,知晓公司所有的内部信息。

Ø4月1-2日,正式发布AI战略、产品、组织

从除夕到3月31号,我们用60天完成了对公司AI生态位的寻找,并形成了公司内部的正式文件。这个过程要远比结果更有意义,它让过去的公司使命愿景,AI入口,三个商业化平台等,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东西。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事情,让我们能够非常自信和从容地去应对AI时代,这就是我所说的企业在AI时代的生态位。

这个过程需要做大量的鼓励式教育。什么是鼓励式教育?就是要让员工们相信他自己可以成为AI的原生专家,只要花心思沉浸式学习,就可以取得巨大的收获。公司内部也要营造一种浓厚的氛围,让每个员工相信自己能够成为AI领域的专家,而不是使用AI替代完成自身本来的工作。公司一定要形成一种共识,哪怕是HR或销售岗的人,都可以学习理解大模型,都可以成为AI领域的专家。

最后的一些感悟与分享

作为谋求生存、谋求发展的企业,想要在AI时代抓住自己的生态位,我觉得有三点必须要做到:

第一,深度理解AI底层运行逻辑。

在这个浮躁又快速变化的AI时代里面,企业一定要花时间去理解AI的底层运行逻辑,千万不要给自己设限,认为自己以往的工作性质无法理解AI,AI本身是平权的,不是只有从事网络技术的人才可以写代码,现在可以通过很多辅助工具完成这一工作,你所需要做的就是与AI对话。

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和核心高管,一定要学习AI,只有通过学习才能链接你的既有业务。51WORLD之所以能够创造出一种用语音驱动整个场景智能化反馈的系统,一定是因为我们理解了AI的底层运行原理。

过去十年,我们为了完成地球克隆这一理念,想要将宏大的地球3D渲染全部变成矢量化语义化的数据,但是这需要大量的渲染工作,其内存量没有一个服务器可以承载,所以导致我们的目标无法实现。在现在的AI时代,我们可以将整个数字地球缩小为5G,好多技术也可以同步运用,这项工作我们已经在2024年顺利完成了。

我们走了语义化生成3D世界这一技术路径,而语义化是AI学习和理解最棒的数据。我相信每一个组织一定会在你的X轴和Y轴上找到一个交叉点,我们之所以实现了成功,就是因为我们找到了这个交叉点。未来我们建造数字孪生的场景空间城市的时候,我们会更多考虑到AI学习理解的便利性。一方面给3D做渲染,一方面给AI做理解,这就是门槛,这就是未来你所拥有而其他公司所无法拥有的东西。这一切都建立在对AI底层运行逻辑的深刻理解之上。

第二个,快速行动和尝试找到手感。

如果只是培训是不够的,给团队上手尝试AI的平台和资源,这个过程很重要,比结果更重要!只靠培训,永远无法让团队成功研发出产品,必须把团队放在一个实战环境里面。什么叫实战?这个产品是要推给某些目标客户的,是要产生进一步的价值的,是要产生更多收入的。它不能只是一直处于试验状态,最后一定是要产生结果的。

第三,打造改变行业范式的产品。

在新的AI时代,每个企业的起点都差不多,51WORLD可以在60天找到自己的生态位,其他行业和企业同样也可以,每一种应用也同样可以被AI深度改造。

这是一次比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加起来都要大的科技浪潮革命,企业的目标不能单纯停留在通过AI提升效率、节省人力成本这一层面,一定要真正投身进去,从L1到L5全部经历一遍,开发一款改变行业范式的产品,全面提升企业自身和整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当你拥有这个志向和目标后,结果一定会自然涌现。

这是我们最终要找到的一个真正的价值点,即X轴和Y轴的交叉点,这也是属于你独一无二的AI生态位。

常见问题

51WORLD是如何在60天内找到AI生态位的?

51WORLD在60天内通过重新定义公司战略为‘连接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桥梁’,进化产品至基于空间智能和沉浸感的视角,并重组组织架构,设立了Clonova、Aperdata和TWE三个独立的AI团队,首拼合为CAT,赋予其独立建制以纯粹兑现叙事。

51WORLD新的战略定位是什么?

公司的新战略是成为‘连接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桥梁’,左侧是数字世界,右侧是物理世界。其核心是打造两个连接器:一方面帮助人类更沉浸式地进入数字世界,另一方面帮助AI更安全高效地进入物理世界。

在AI时代,企业找到自身生态位的关键是什么?

企业需要深度理解AI底层运行逻辑,快速行动和尝试以找到手感,并最终致力于打造改变行业范式的产品。不能仅停留在提升效率,而应经历从使用工具到创造产品的全过程,找到自身业务与AI技术的交叉点。

51WORLD在组织架构上做了哪些调整来适应AI时代?

公司在AI团队下设立了三个一级组:Clonova、Aperdata和TWE,合称CAT。公司赋予这些团队独立的建制、预算和目标,使其能脱离短期商业化要求,专注于实现连接数字与物理世界的宏大叙事。

创始人李熠认为管理层学习AI的关键是什么?

李熠强调,企业的创始人和核心高管不能只是会用AI,必须要真懂AI的底层原理,需要真正将最基础的公式亲自计算一遍,明确其底层运行逻辑,这远比直接获取答案更重要,是链接既有业务的基础。

51WORLD的‘AI星火计划’是什么?

‘AI星火计划’是公司为储备AI人才而启动的招聘计划,主要面向高层次的AI实习生及应届生。管理团队将亲自带领他们成长,因为年轻人可能是AI的原住民,在AI使用上更具优势,体现了知识平权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