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拉起几千人线下活动的峰终 | 欧爷

让几千人同时贡献出注意力,无异于同时献出那一刻的生命。凭什么?

对于线下活动而言,开场与峰终非常关键。更不要说几千人的线下活动。让几千人同时贡献出注意力,无异于让几千人同时献出那一刻的生命。凭什么?常年的品牌营销生涯,让我非常在意对线下场的大屏、音响、灯光和舞美的充分利用。为了营造与五感相关的所有极致的体验。

我在之前的公号文章中探讨过感官营销的重要意义:感官营销的本质是什么?是从生物神经层面,与用户建立感官连接。感官营销对比其他营销手段,是一种劫持用户注意力的捷径,这就如同霸占了最快的网速,传导你的信息,让它最早到达消费者的中枢神经。

五感之中,最容易唤醒的,就是视觉和听觉。人们为什么要为线下买单?是为所有感官的体验。视觉和听觉,一定要先行击穿,会引导其他感官,一起涌向大脑的兴奋点和记忆点。

线下活动,是典型的全感官体验型内容营销——几千人的线下活动,务必给出让几千人必须在线下才能感受到的独特体验。

举个例子,以刚刚结束的2025李善友开年大课,其中有一个现场难题:面临两次谢幕。这次大课是2+1结构,前两天是一个主题,第三天是另一个主题。我需要在第二天结束时,拉起一次峰终;然后,对几乎还是同一批观众,在第三天再次给他们拉起一个峰终。

这样接连两天、面对同一批人拉起峰终,在以往是没有过的。我们都知道,一鼓作气,再而衰。高频地做同样高嗨的动作,受众兴奋点很快衰减,在创意策划中是很忌讳的。但这就是此次大课必须要解决的课题。

第一个峰终

在第二天的峰终,我对善友教授前两天的完整课程提炼了一个主题:这不只是一次大课,更提出了呼应时代的大命题,即,AI时代我们最应思考的命题——生而为人,无法被替代的一点点,到底是什么。

在两天课程结束的时候,应该强化所有同学对这一主题的集体记忆,且表达出课程主办方HUNDUN的态度与观点。

由于视频都是临场现出,形式上要力求简洁,因而我都是采用文案向,结合必要的图片,并要选择最适合的音乐。换句话说,所有视觉、听觉的要素,都要做到极致。

峰终视频就这样围绕提炼的上述主题,临场制作(临场制作"文案向"的视频,是我的一个绝活)。

以下为第二天闭幕时候的峰终视频文案节选。当然还要加上音乐,此处略去。

第二个峰终

第三天的峰终,也是临场制作。我对三天课程做了完整总结。整理完三天的结构,我的创意出现了瞬间涌现:少年,中国。

我紧紧抓住这个涌现的灵感,提炼出一个更宏观的主题:少年中国。这三天上的不是课,而是一个时代的牌桌。背后是中国正在崛起的新一代创业创新者。

对于三天的整体峰终的把握,要脱离课程本身,进一步上升到时代背景。

围绕这个更宏观的主题,我先是回顾了这三天所有课程的篇章主题及其视觉:然后,音乐渐起,用反复出现的"三天大课,我们记住了什么",引导同学进入三天课程之上的宏观语境。

谢幕文案和画面节选如下:

每一个人,都要被看见

一场3500人的活动,背后涉及无数无名英雄的默默奉献,长期以来,我总是在谢幕环节,让各个团队把工作人员名字报上来。不要小看一个谢幕名单,虽然只是瞬间而过,形式大于内容,但是正是这个仪式感的形式,表达了:每一个人,都要被看见。

以上,简单总结了2025李善友开年大课的峰终视频创作手记。做导演,做老师,做访谈,做顾问,做公号,本质都是,我在表达。表达,这是人生始终持续的命题。

常见问题

线下活动中为什么开场和峰终如此重要?

开场与峰终是让几千人同时贡献出注意力的关键,这相当于让几千人同时献出那一刻的生命。线下活动是全感官体验型内容营销,必须提供独特的线下体验才能吸引参与者。

感官营销的本质是什么?

感官营销的本质是从生物神经层面与用户建立感官连接,是一种劫持用户注意力的捷径。它霸占了最快的网速传导信息,让信息最早到达消费者的中枢神经。

2025李善友开年大课面临什么特殊挑战?

该大课是2+1结构,前两天是一个主题,第三天是另一个主题。需要在第二天结束时拉起一次峰终,然后对几乎同一批观众在第三天再次拉起峰终,这在以往是没有过的挑战。

第二天峰终视频的主题是什么?

第二天峰终提炼的主题是:AI时代我们最应思考的命题——生而为人,无法被替代的一点点到底是什么。目的是强化所有同学对这一主题的集体记忆,表达课程主办方的态度与观点。

第三天峰终的创意灵感是什么?

第三天峰终的创意灵感是'少年,中国',提炼出更宏观的主题'少年中国'。这三天上的不是课,而是一个时代的牌桌,背后是中国正在崛起的新一代创业创新者。

峰终视频制作有什么特点?

峰终视频采用临场制作的'文案向'形式,力求简洁。结合必要的图片和最适合的音乐,所有视觉、听觉要素都要做到极致,营造全感官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