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9年6月9日10时30分,您的假期余额已不足13.5小时,离下一个假期——中秋节,还有2280个小时。想到此,脑子里一堆省略号飘过……心中还在回味着软糯香甜的小枣馅粽子、“让妖怪原形毕露”的雄黄酒,然而一想到明天闹钟就会如期而至,漂泊的灵魂已然舒适柔软的床上有了栖息之地,却又不得不继续漂泊……
那么,为什么我们每月“总有那么三十几天不想上班” ,为什么我们总是吐槽“真不想干了”,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上班就是浪费时间”?
为什么你不想上班?
首先,工作内容过于重复,没有创造性。作为程序员,你是否被日复一日修复Bug搞得心力交瘁?作为运营,你是否被老板“不给钱,就要新增用户”的思路搞得无力吐槽?作为产品经理,你是否被“第10001次”写需求文档搞得麻木不仁?
其次,我们有一颗“享乐的大脑”。休谟曾说过,“当我们专注地研究人类生活的空虚,并考虑荣华富贵空幻无常时,也许我们正在阿谀逢迎自己懒惰的天性。”当人们在运动、吃饭、玩耍时,大脑会产生多巴胺,使你“上瘾”。曾经立了个flag,每天运动半小时、吃健康食品、11点前睡觉。后来发现,真实的状态是——每天吃点三只松鼠、乐事薯片,每周和朋友一起撸串、火锅,10点上床,刷30分钟抖音、看30分钟微博、逛30分钟淘宝,不知不觉,已经1点了。
另外,没有实现自我价值。在北上广深工作的你,也许曾经向往坐在高楼林立的写字楼里,做着自己喜欢又擅长的工作,创出一番事业。然而,现实确是——上下班人头攒聚的地铁,几平米的出租房里、共用的厨房与卫生间,赚一辈子钱也买不起的房子……所以,钱成为了你选择工作的唯一动力。曾经和一个朋友聊天,她和男友一同来到北京打拼,梦想成为中国最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最后却分道扬镳。因为新闻,这个没落的行业,并不能使你财富自由。
四招,治疗“上班恐惧症”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治疗上班“恐惧症”呢?
第一,要明确这个世界没有既赚钱多又轻松的工作。
前不久和朋友约饭,她很羡慕一位在投行工作的朋友。 “瞧瞧人家,动动手指、算算数,就百万年薪了。”我好奇地追问,“那你为什么当时不选择金融口工作?” “我从小就数学不好,终于熬到大学不用学数学了,赶紧报个文科专业。”
其实,在投行工作异常辛苦,远不是你想的动动手指就解决问题。不仅要持有CFA、CPA、ACCA等各种证书,平均每周工作90-100小时,而且投行不会给你时间慢慢成长,要快速掌握各种新知识,领导只负责分配任务,你负责执行。不会数据分析?数据测不出来?对不起,我们不招这类人!
工作中,也许你会抱怨“凭什么人家升职了”、“凭什么人家工作那么高”。但也许你只是不愿面对内心深处那个不愿努力、想不劳而获的自己。
俗话说,“你是什么人,你就吸引到什么人。”你对待工作是什么态度,你就能吸引到什么样的工作。既然选择了996、007,就要在挑战十足的工作中挖掘出更多使命感与意义感;既然选择了朝九晚五,就要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不断发现工作中的闪光点。
第二,将工作任务拆解,完成一个一个”小目标”。
在工作中,你有没有遇到以下情况:早上领导布置一份方案,要求明天交。而真正开始撰写时,你会发现,一会同事找你、一会team开会、一会领导又给你个其他小任务,而好不容易要开始专心写方案时,午饭时间到了,吃个饭、刷个淘宝、午休一会,有时直到下午才开始“干正事”,难怪有些白领吐槽“白天开会,晚上干活”。
注意力分散理论告诉我们当不同任务进行切换时,会极大消耗人的认知资源和精力。也就是说,在工作中,如果你总是在同一时间完成不同任务,你就会感到浑身乏力、对工作内容提不起任何兴趣,导致上班很“丧”。
所以,在工作中,你应该明确工作轻重缓急,列出优先事项。福特首席执行官艾伦·穆拉利在管理团队时,会将任务分为红(未达成,束手无策)、黄(未达成,已有方案)与绿(计划中)三个等级,这样有助于团队明确工作目标,并进行方案优化。
第三,允许自己犯“有特色”的错误。
在工作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误,小到错别字大到数据标的错误。当错误发生时,员工会感到压力巨大,异常失落,觉得工作是没有尽头的痛苦,生活更是毫无希望。其实,你应该“放过自己”。
《直觉泵》这本书提到,有些时候,人们并不愿意纠正别人“愚蠢”的错误,所以你必须犯一些值得纠正的错误,要犯的独一无二。
例如,当讨论一个方案时,你可以提出与大家截然相反的意见,提出一个天马行空、十分猎奇的点子,即使这个点子不切实际,大家也会报以“善意”的掌声。这会让同事觉得你是一个敢于冒险的人,当你偶尔犯二时,大家就会很宽容,为你纠错。
第四,建立同理心,从解释到判断。
工作过程中,我们可能会片面分析一个问题、看待一个人。例如,在做方案时,也许你会羡慕你同事的一些奇思妙想,会产生“他怎么想到的”疑问。其实,你可以运用“情景或情节构建过程及其决策判断模型”来分析问题,让领导对你刮目相看。下面让我们一一拆解这个模型。
首先,我们要设定任务议题,分析它最大的难点是什么,然后寻找证据。例如,如果你写一个旅游项目营销方案,最大的痛点是,用户会不会来。这时,你应该研究国内外持续发展的旅游项目、旅游活动,从活动内容分析他们为什么能持续吸引游客。这些游客来了后,都去哪些地方消费,消费金额是多少。这样,你才能明确目标客户需求。
然后,要构建属于某个情景的心理模型,进行决策推断。这意味着,你要选择与情景最匹配的一种决策,做出对某一情境下最合理的选择。著名设计公司IDEO会利用角色扮演、场景测试、文化探寻等方式来模拟客户,预测客户需求。
最后,评估影响决策的因素,建立信心。通过分析理由的数量与合理性,解释的完整性,故事的连续性,情景构建的容易程度,备选情景的存在,提高决策准确性,最终提交工作任务。在做决策过程中,难免会主观臆断,这是由于我们对情景的预估往往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与认知,而非实际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结合多种事件进行分析、体验,将各种情节进行汇总、评估,最终形成完整、合理、详细且合乎逻辑的决策。
结语
生活也许就是起起落落,我们会在项目庆功会上与同事举杯同庆,也会在被领导训斥时默默焦虑;我们会因为领导一句表扬而信心倍增,也会因为一个细小的失误懊恼不已;我们会从失误中汲取经验,也会通过不断学习、大量阅读、参加商务活动提高职场的硬实力与软实力。最终,克服“工作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