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报名|日本人喜爱简洁的造型?这原来是个误会

简洁造型的背后,是对素材的极致追求。

日本美学中的“素”,就是保持最朴实的本色之美,是不添加任何杂念的纯真。信赖自然,将一切依托于更大层面的事物上顺势而为,这就是存在于“素”背后的审美意识。或者说,要活出本色,莫要人为地破坏宇宙既有的平衡。

所谓造型,那种人工的东西不要也罢

没有刻意的人工干涉,才是与自然之美相协调的真正创造。在制作领域,“本色最美”的概念是指让人工技术的部分不要太明显,或者说消去人工的痕迹。这是与自我个性的主张是完全不同的态度。“素”强调的是,人类不应该过于自负于自己的才能,面对自然时应保持谦卑的心态。没有刻意的人工干涉,才是与自然之美相协调的真正创造,这也是人类对大自然无条件的朴实信赖。

日本人是通过整个身体来感受外部世界的,并且把与世界的协调感都浓缩、收敛在了对素材的开发和使用中,因此造型之类的变得不再重要。所谓造型,本来就是人工的东西,那种东西似乎不要也罢。

素材,一定是最值得关注的焦点

素材,一定是最值得关注的焦点,而造型只是为了将素材之美发挥到淋漓尽致的配角。也就是说,对最能体现素材鲜活感的、尽可能简洁的造型的探寻,就是日本人对造型这件事的态度。

日本人并不是单纯地喜欢简洁的形式,虽然简洁常常被外人认为是日本的审美观念,但事实并非如此。简洁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为了发挥素材质感所到达的一个结果。所以,许多东西看似简洁却并不简单。

我先来举一个日本传统服装和服的例子。和服基本上只有一种造型。只是纺织物的材质、织法工艺以及配色各异,形成了它丰富多彩的美丽形态。和服仅依靠材质和配色来完成造型。有趣的是,许多西式服装在受到了日本和服的影响之后,对素材的关注也大幅度地增加了,但绝大多数依然停留在造型设计上的胜负较量。

简洁的造型背后,是对素材的极致追求

我也依据并重视“素’的概念,由此设计了很多的作品。其实也不是一开始就以“素”为主题来设计的,准确地说,是回过头来审视自己的作品、回味其中的深层含义时,发现其实正是印证了“素”的审美意识。

例如漆器的球面作品,如何将漆器表面色泽能够表现得更加美丽,经过反复考虑后的结果是,选择球面的部分,利用曲线将漆器的“润物”之美予以成功地展现。这个造型就是为了突出素材特质而设计的。由曲线制造出来的特殊抛物状,能够把漆器的光泽表现出更加光灿鲜丽的视觉效果。

用“拉比尼亚”命名的桌用照明设备,是为意大利著名灯具品牌阿特米德(Artmide)设计的商品,并同时由日本的灯具品牌山际(Yamagiwa)推向市场。

这也是采用球型物体的部分切面后设计的独特造型。它完全规避了个人的造型表现欲,而是使用了绝对的数学计算语言。日本人简洁的造型背后,是对材质的追求,对素材的重视,否定的是刻意的设计制作,注重的是如何将人为的设计“无痕”地表现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培育出了以“素”为核心的“单纯造型的审美意识”。

说心里话,如果离开了这个背景,把单纯的“简洁”说成是日本的一种审美理念,也许会有人相信。但是,我们应该理解,“贫瘠的素材”打造的“单纯造型”将是多么地缺乏美感。我想,现在有很多的日本产品设计受到人们赞赏的原因也在于此吧。同时,也是因为这些作品没有背离日本审美意识的缘故。

常见问题

日本美学中的'素'是什么概念?

日本美学中的'素'是指保持最朴实的本色之美,是不添加任何杂念的纯真。它强调信赖自然,将一切依托于更大层面的事物上顺势而为,活出本色,不要人为地破坏宇宙既有的平衡。

为什么说日本人喜爱简洁的造型是个误会?

简洁不是日本人的最终目的,而是为了发挥素材质感所到达的一个结果。日本人并非单纯喜欢简洁形式,而是通过对材质的极致追求,使得造型尽可能简洁,以突出素材之美,否定的是刻意的设计制作。

黑川雅之如何通过作品体现'素'的审美意识?

黑川雅之在设计漆器球面作品时,选择球面部分,利用曲线将漆器的'润物'之美予以展现,造型是为了突出素材特质。其设计的'拉比尼亚'桌用照明设备,采用球型物体的部分切面,规避个人造型表现欲,使用数学计算语言,体现对素材的重视。

和服的设计如何体现日本对素材的重视?

和服基本上只有一种造型,其丰富多彩的美丽形态主要依靠纺织物的材质、织法工艺以及配色来完成。这体现了日本设计仅依靠材质和配色来完成造型,将素材作为关注的焦点。

黑川雅之在混沌学园的课程将探讨哪些设计思想?

课程将探讨四条设计思想:1. 设计思路是'混沌和分节';2. 世界是细微事物的集合;3. 相互矛盾的东西形成表里一样的平行世界;4. 对'原始意象'的挖掘是设计的关键。这些思想将通过'望潮楼'、'K Furniture'等具体作品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