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来加盟吧,我们给钱,帮你换个新门头,你自己酒店名字也还在,就是前面加了三个字母 OYO。”
用这种方式,印度的连锁酒店OYO在中国的扩张之路非常顺利。
放弃标准化,采取轻加盟模式,OYO酒店进入到中国短短18个月,就成为中国品牌连锁酒店第一大单体品牌,50万房间数量超过了第二名的如家和第三名的汉庭相加起来的规模。
但在这背后,国内已经存在美团、携程、华住等公司。其中携程是最大的在线旅行平台,市场占有率超过50%,加上艺龙,飞猪,美团,点评等平台的市场占有率已经接近99%。
巨头盘踞的中国酒店市场,为何还有 OYO 生存的空间?OYO是如何切入新市场,并在短时间之内做到如此大的规模的?
规模虽大,但它的商业模式是饱受争议的。OYO进击中国的打法跟其在印度是否有差异?这个模式虽然已经在印度市场得到验证,但能否在国内土壤长期生存?
课程预告
本周六(6月29日),伯藜创投孵化器CEO,哈佛商学院MBA钱琼炜在混沌大学研习社为你带来《OYO:万亿级赛道中如何错位竞争》,解析OYO如何发掘行业的机会和痛点,打造自己的商业模式。OYO的中国经营模式又存在哪些挑战。
本节课中你将收获
- 切入一个新市场的思路
- 如何识别问题/事实背后的隐含假设
- 全栈式的思维方式
精彩观点抢先看
- OYO在印度市场到底做对了什么?首先它从C端用户的痛点出发,没有遵循一分价钱一分货的传统逻辑,开辟了一个经济型酒店的细分市场,实现了错位竞争的效果。
- 错位竞争是创新者进入一个行业时的首选战略。就是要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围绕这个优势来找到一个巨头不想跟你竞争,想跟你竞争也竞争不了的领域,并在这个领域里面发挥好自己的比较优势。
- OYO刻意避开了“自营之后再加盟”的重资产的路径,也就是避开了自己能力上的短板,发挥了自己在品牌和技术上的优势,从而使得OYO在印度市场用了几年时间完成了对巨头的赶超。
- 行业专家认为,从中国酒店行业来看,连锁和智能化都是重要的方向。单体酒店的出路在于连锁化,这时候我们就看到了一个核心矛盾,单体酒店渴望连锁化,它的出路也是连锁化,但是它们的规模和资本、资源限制了其连锁化的可能性。
- 就OYO在中国的错位竞争的战略而言,从表面上来看,OYO充分利用了酒店住宿下沉市场规模的增速红利,所以有很多媒体把OYO称之为酒店行业的拼多多。但是,OYO的模式,真正的价值在于看到了中小单体酒店急需连锁化和智能化的红利,用放弃标准化的轻加盟模式,实现了与主流品牌加盟模式的错位竞争。
- 中印市场有巨大的差别,正因为这个巨大的差别,使得在印度已经验证的商业模式,在中国要重新探索和调整。OYO把E轮融资中的6亿美元All in到中国,它的隐含假设是把印度的模式搬到中国来,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把验证过的商业模式复制来而已。但事实上我们认为OYO在中国的本质是,从A轮到E轮所有的坑他都要踩一遍。
6月29日(本周六)早上9点,风里雨里,混沌君在研习社等你。
课后,混沌君会第一时间放上精华笔记,你不许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