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当今的管理者而言,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答案是:管理不确定性。
全球著名的管理咨询大师拉姆·查兰认为,不确定性分为“经营性的不确定性”和“结构性的不确定性”两种。前者包括行情、供应链、成本、顾客等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原本的整个格局。后者则会给产业格局带来根本性变化。
因此,识别“结构性不确定性”才是关键。
在疫情冲击下,企业需要学习如何在一个外部环境多变的情况下理解增长,需要关注所在行业本质的变化,从而看到未来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这怎么办到呢?
或许,金融科技企业宜信是一个很好的案例,疫情期间,宜信旗下财富管理板块业绩逆势上扬,新增客户同比增长82%。
这样的发展离不开宜信的“531”发展战略——让企业形成了“成长型思维”和未来先见的能力。
上周六,混沌大学研习社为大家请到了宜信创始人、CEO唐宁,他为我们详细解读了宜信的“531”战略是如何推动企业不断重塑自己并完成超前布局的。(完整笔记请见《5年前,我们用“531”战略找到了一个100万亿的大市场》)
1、宜信的“531”发展战略是什么?
“5”指的是企业每5年重塑自己一次,你今天的所作所为,就是在影响自己企业3年、5年之后会长成什么样子。
“3”指的是企业重塑的3个步骤:极为清晰的大方向、基本正确的路径和坚定而灵活地执行。
“1”指的是以客户未来的需求为中心。满足客户需求应该像打飞碟,要瞄着它要去的那个地方打。所以你要瞄着客户未来的需求,构建自己的新能力,几年后与客户变化的需求在那个点完美会师。
2、宜信是怎样重塑自我的?
宜信是怎样利用“531”战略重塑自我的呢?
5年前,宜信看到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市场,是中国的高净值、超高净值人士。改革开放40多年这样一个既短暂,但同时财富创造效应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环境下,有近100万亿可投资资产被创造出来,而其配置却与西方的配置逻辑很不一样——中国是销售理财产品,而西方的理财是从资产配置开始的。
当时宜信认为,未来这100万亿的可投资资产将以资产配置为中心,以科技创新经济、数字经济为底层资产,而要投到这些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机会之中,又必须实现风险分散的逻辑,就是母基金。
高净值、超高净值人群的需求比较多元,除了投资理财外,还包括企业如何传给下一代,如何学习新经济、数字经济等。
宜信决定根据客户的这些需求开始建立新的能力。
3、变革如何发生?
看到了未来趋势,确立了企业发展的大战略后,怎么将战略方向传导到组织的每个毛细血管?
这就要通过沟通,唐宁在全国各地组织了关于母基金的辩论赛,正方支持母基金,反方不支持母基金,通过不断的辩论,尽可能多的想到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此外,每个月雷打不动的CEO座谈会,也在变革期提供了一个沟通的机会,让大家对公司战略有了清晰了解。
在此期间,宜信确立了未来企业发展的“四根柱子”:第一根柱子是单产品;第二根柱子是多产品;第三根柱子是除了卖产品之外,还提供服务;第四根柱子是全方位、一站式、以资产配置为核心的财富管理。
与此同时,还确立了四个核心能力——国际化能力、投资能力、科技能力、综合服务能力。
最后,战略要落地还得有坚定而灵活的执行,这也是长出新肌肉的过程。
其中包括一系列的策略,比如“问题篓子”管理法——聚焦一段时间解决一个重点能力建设;引入专业的Glocal人才;用匠人精神打造精品;以客户未来的需求为中心,用客户能理解的方式进行讲解和宣传。
4、如何看到关键成功要素?
怎样确定今天投的企业是10年后能成功的呢?
唐宁摸索了一套武功出来,叫“六脉神剑”,都是以“M”打头的。
- 市场Market有多大;
- 模式Model有多好;
- 团队Man有多强;
- 资金Money有多充沛;
- 技术Mobile有多强;
- 动机Motivation有多足。
除了能识别可能会成功的企业外,还要会投资下一代的创新。通过投资他们,学习他们,或者以后跟他们深度合作,改变自己。
所以未来先见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通过战略投资方式,与未来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