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问题是一个全社会都要面对的问题,因为每一个人在生命最基础层面、社会交往层面、社会有效性层面,都和女性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关于女性成长,我们已经有太多太多的疑问了:为什么女性总是不敢两眼放光野心勃勃?不敢挺起胸膛升职加薪?不敢既要家庭又要事业?不敢忠于自我活出百分百?女性的成长会遇到太多障碍:职场上的胆怯、家庭育儿困境、生活中的烦恼和对自我的限制……李一诺说:“不敢”,是女性在身上普遍存在的内在限制。
李一诺,毕业于清华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 生物学博士学位。2005年加入麦肯锡,十年时间升为了全球董事合伙人;2015年,受比尔.盖茨邀请加入盖茨基金会,担任中国区首席代表;2016年,她和丈夫华章一起,开设公众号“奴隶社会”,关注女性成长、儿童教育等社会议题,迅速成为百万级别的大号;同年,创办“一土教育”,2018年即入选“教育部首批未来学校实验研究课题”,2020年获得“亚洲教育论坛年会”颁发的“亚洲教育创新奖”。
从学业到事业,为什么李一诺能一路开挂,不断创造人生的新高度?女性成长的重重压力:职场的层层障碍、育儿带来的繁重事务、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她是如何一一克服?一名现代女性突破障碍、不断成长的道路,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可供借鉴?
本周六,李一诺老师将做客混沌,带来课程《李一诺:女性成长,力量从哪里来?》。这堂课,李一诺通过探讨女性成长这个话题,让每一位女性,无论出生时的禀赋和境遇如何,都能通过内在成长,成为一个独立、优秀、自带光环,充满力量的个体——向内看,向前走。对内,看见自己;对外,拓展世界。这种过程,无关性别,人人适用。
本期课程主任为大家精挑细选了30个精彩观点,提前剧透给大家:
女性成长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01. 我们面对的职场、育儿、生活困境,归根结底是关于“自我”、也就是“我是谁”的困境。
02. 女性成长面对的困境实质上是一种“不觉知之痛”。不觉知,是我们所有人成长的最大限制和障碍,无关性别。
03. 每个人其实都拥有我们自我发展所需要的所有的能量和智慧,就好像每一个泉眼都跟地下水源相连接。
04. 我们最大的成长永远来自于困境,因为只有在困境里,我们才能看到自己一些盲点。困境即礼物。
如何战胜职场胆怯,迎接野心和梦想?
05. 不管你在什么样的年龄、以什么样的资历,进入一个新的领域,都要学会放下过去。因为你的过去除了能够阻碍你自己的发展之外,没有别的意义。
06. 你如果认为你是对的,就应该在你现在的环境里成功,获得话语权,让你坚持的原则成为正确或者普遍的原则。
07. 我们不停地寻找外在的认可,而没有足够的内心的自信。
08. 作为领导讲故事,要学会把一些不同的观点或者看上去互相矛盾的利益点,放在更大的框架里,去看到它们内在的逻辑,从而让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工作,很多曾经的“墙”也就消解了。
09. 我们以为做领导是一种能力,其实更重要的是心态的转变。当我们的底层心态转变的时候,你的能力也自然会转变。
10. 只有当一个领导能够去放下自己内心的执念、去真正去倾听的时候,他才能够一方面看到真正需要看到的方向和团队的需求,一方面也能提供最好的支持。
11. 如果离开了平台,我们就没有安全感,那其实是把我们自己的人生定义得非常的工具化或者狭窄。
如何兼顾家庭事业,既要、又要、都要?
12. 这个世界并不是完全客观的,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每个人的选择对这个世界是有影响的。所以,孩子并不是一个受体,不是一个受害者,他其实是在跟世界主动地交互的。
13. 人只有活出内在和外在的一致,才是自洽的、幸福的。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自洽和幸福,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我们自己要做到。
14. 成功的父母最重要的是要跟孩子保持一种心灵上的连接。这种连接实际上是孩子成长中所需要支持的一个入口。当我们有这个入口的时候,不管发生什么样的挑战,我们都会有一个入口可以去帮助和支持孩子。
15. 养育孩子是一个自我完成之旅,因为孩子让我们去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去面对我们最深的恐惧。面对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完成的过程。
16. 有了觉知就会明白,养育孩子的核心只有两条:第一,孩子身心健康;第二,家庭成员之间亲密幸福的关系。
17. 成功人士的共同特点不是童年家境优越或者生活安逸,而是家庭成员会给他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和接纳,从而让他获得心力的滋养。
如何拨开一地鸡毛寻找生活喜乐?
18. 生活的本质就是琐碎的烦恼构成的小困境。如何去面对这些小困境,是对我们真正的智慧的修炼。
19. 能够心态平和甚至心怀喜悦地面对生活琐碎的烦恼的人,是真正的英雄。
20. 我们的教育总是教我们去多做、去积极入世,但遇到影响我们心情的事情时,我们要做的反而是停下来,深呼吸,而不是做得更多。
21. 我们的烦恼很多时候来源于现实的剧本与我们心里的剧本不配套。我们觉得这是别人的原因,但更可能是我们心里那个剧本的原因。
22. 消除烦恼靠的不是“做减法”,而是心智成熟。
23. 接纳的意思是,当我们无法选择的时候,要看到这个事情的现状,尽管不同意,但是可以接受它,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该做什么的观点和方法。
24. 做选择的时候,多考虑微观因素,少考虑宏观结果。
25. 五六个人原则,就是不管在什么环境,其实你周围的五六个人构成的这个微环境对你的影响是远远大于宏观环境的。
如何获得持续成长的动力成为100%的自己?
26. 我们对时间的概念很多产生于工业社会对高效能的需求,但实际上真实的时间只有现在、当下、Now,过去的已经过去,而未来还未到来,它们在当下都不存在。
27. 最大的效能来自于我们跟当下时间的合一。
28. 我们其实不是作为效能、作为机器而存在的,是作为一个跟时间的合一的形式而存在的。
29. 我们最终人生路走成什么样子,其实方法论的效能或者影响远远要小于我们的思维方式。如果想不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那我们的能量也是有限的,因为我们找不到意义感。如果我们在一件事情中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实现的感觉或幸福的感觉,它还是不长久的。
30. 真正地去理解、体会和活出真我的样子,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功课。
李一诺说,“我们在任何境遇下都有很多可以选择的空间。如果我们能够面对自己内在的问题,我们都有可能会成长成一个独立的、优秀的、自带光环和充满力量的个体。”
女性成长到底在谈什么?我们怎样才能不断成长?如何才能获得长久成长的动力?点击下方海报,预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