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份我开始做社群,总结了这17条教训

大家好,我是混沌学园商业认知社群的主理人欧阳晨。从2020年9月份开始,我开始做社群。到现在,已经建立了一百多个社群:每个群接近500人,大商业认知群总共有50000人的规模。去年还成功建立了3个新消费行业社群。申请了8个微信号:4个普通微信,每个接近好友上限;4个企业微信有接近20000个好友。重复了10万次通过好友申请,拉人进群的动作,移出群聊的人2000多次。被轻度“辱骂”接近50次,要打电话骂我的接近10个人,要找我领导投诉的有5个,皆因破坏群规。这两年经历了太多的失败,做内容、做优质社群真的太难了。

1、要无时无刻不和一些营销集团做斗争:

他们天天拉各种看似厉害title的机器人进群,然后抄网络上各种爆款文章发群里,最终引导到一个50元左右,在我看来没有任何意义甚至可以说是割韭菜的课程(市面上这类课程太多了,我就不说名字了),是个大坑,多少群都是被这帮人给拉垮的。

2、每天上班下班都为群里发啥好东西而发愁,

发点有趣的,会被人质疑这是个什么低级群,发点专业的,又没人活跃,只能闷着头研究又专业又有趣的,这种内容太少了。

3、每天都有至少100个人找我说话,

咨询我一些问题,或者就是闲扯淡,这么大密度的服务说实话我常常是有心无力的,看到大家的信息却没法立刻回复,也让我很焦虑。你们看到有时候一些稚嫩的回答,是我的小美女实习生替我回复的,实在聊不过来。

4、很多人都觉得我就是个机器人,

因为没有互动,很少发朋友圈,是真的顾不上。每天要找有趣、有料、有用的内容,然后在100个群里发内容,一个消息发100个群,10次才能发完一条,每天要发很多条,时间就是这么被消耗了。我也想用机器人,但实在是没有好用的,只能自己上。

5、每次看到群刚拉满500人,第二天就变成490多,

对于强迫症的我是崩溃的,不收钱不占内存不强迫观看,还帮你筛选有点意思的内容,为什么要退群?我经常这样暴躁和自我怀疑。但我也验证了,轻内容型社群真的有意义,而且也教会了我很多东西。

1、运营两年多来,社群月活跃度略有降低,但仍可以保持在30%——50%之间。

2、只需要“一个半”人,建立起一个稳定的系统,就能维持50000人的基本内容需求和活跃。

3、5万人社群的触达率和转化率要高于一个30万人的公众号,可能还说少了。

4、社群和公号、视频号联动,能够引起出人意料的效果。

5、泛社群+垂直社群+重度社群,三级火箭模式已经基本跑通。

6、要重视大局,也要笃信社群不是一锤子买卖,不要想着割韭菜,不要想着私域就是疯狂卖东西,卖完就跑,社群首先是要交朋友,要尊重和帮助每一个人。

7、社群一定要有内容价值,社群是一个轻社交、轻内容社区,社群运营是一个社区的编辑。

8、群的质量一定大于群的数量。

9、好的内容,还是很稀缺, 而且将一直稀缺,未来一定是内容的时代,懂内容的人可能容易眼高手低,但是一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其实,过去和现在也都是内容的时代。

10、世界没有因为移动互联网而变平,信息的鸿沟非常巨大,微博、微信、B站、抖音上的内容有信息延迟,甚至是完全隔离的。

11、大部分人的认知还是初级的,也不会主动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很多时候是因为没有正确的路径。想要在认知上超过别人,其实很容易,但是想要突破自己,一方面要疯狂获取信息,先熵增,再做减法,另一方面要提升底层思维模型,善友教授的“一思维”课程真心推荐!还有,多去经历,甭想那么多好的坏的,干就对了。

12、这两年虽然被个别人拉黑,但认识了很多朋友,交流的过程让我大开眼界。

总之,感谢大家对混沌学园、对欧阳晨的支持!我还会继续把社群做下去的。

如果你想加入混沌大商业认知社群,欢迎扫码添加我的企业微信。(添加时请注明自己的身份信息,所在行业—公司—岗位—姓名,不然可能无法通过。)

混沌学园用创新助力每一人、每一组织成就不凡。来和我一起聊聊行业,分享研究成果,一起站在商业前沿!

常见问题

混沌学园商业认知社群的规模有多大?

截至文章发布,已建立一百多个社群,每个群接近500人,大商业认知群总共有50000人的规模,并成功建立了3个新消费行业社群。

运营大规模社群面临哪些主要挑战?

主要挑战包括与营销集团的斗争、每日为群内容发愁、高密度用户咨询回复压力大、被误认为是机器人,以及面对成员退群的自我怀疑。

运营社群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核心理念是社群首先是要交朋友,要尊重和帮助每一个人,而非一锤子买卖或疯狂卖东西。社群一定要有内容价值,是一个轻社交、轻内容社区,运营者更像是社区编辑。

社群运营取得了哪些关键成果?

运营两年多,社群月活跃度保持在30%-50%之间;仅需“一个半”人即可维持5万人社群的基本内容需求和活跃;5万人社群的触达率和转化率高于30万人的公众号;泛社群+垂直社群+重度社群的三级火箭模式已基本跑通。

如何提升个人商业认知?

提升认知需要疯狂获取信息(熵增),再做减法,同时提升底层思维模型,如学习善友教授的“一思维”课程。此外,要多去经历,付诸行动。

当前内容生态存在什么问题?

世界并未因移动互联网而变平,信息鸿沟巨大。微博、微信、B站、抖音等平台的内容存在信息延迟甚至完全隔离。大部分人的认知初级,且缺乏主动获取有价值信息的正确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