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克参访的Keep,靠这三句话做到8000万用户

要多不要少、要重不要轻、要专不要散。

苹果CEO蒂姆·库克(左)今天去了Keep,收到了Keep创始人王宁(右)赠予的编号为“80,000,001”的纪念版Keep瑜伽垫,寓意库克是Keep的第八千万零一的用户。喜爱运动的人,或者一直喊着要“运动减肥”的人(此处应有混沌君),对Keep应该不会陌生。这家创业仅仅两年的年轻公司,已迅速积累超过8000万用户,并且,计划在今年年底推出国际版。他们是怎么做到的?王宁曾在混沌研习社分享过,就凭三句话:要多不要少、要重不要轻、要专不要散。

要多不要少

死磕70%的用户

一个产品的出发点,应该是解决更多用户的问题与需求。最开始,Keep对用户的锁定原则就是“要多不要少”。我们的用户绝大部分是小白用户,产品解决不了100%的问题,能解决60-70分的问题可能很轻松和简单, 如果你非要死磕最后的30分,会让团队精力分散。所以,当时我们的产品策略就是集中火力,把最主要的用户群体,和这些用户群体的需求解决到位。也就是“要多不要少”。

如果把70%-80%的小白用户吸引到我们平台,高级用户一定会进来。也许他们不是Keep工具的用户,但可能是Keep社区的用户。社区有两种人:内容的生产者和内容的消费者。小白用户就是内容的消费者。他们消费的是这些高级别用户的好身材、健身经验和知识分享。高级用户就是社区的生产者。他们不断地生产内容:自己每天吃什么样的东西、每天怎样运动。这样的社区就会运转起来。

我们的策略就是,先吸取70%-80%的用户,他们在你的平台活跃,而高级用户会找到最活跃的地方,去找存在感。不要期盼着才刚刚起步的产品,既可以解决高级用户需求,又可以解决低级用户需求,这是很困难的。因为如此一来,你就不能专注。

那个时候,我们所有的产品策略都是围绕“要多不要少”:最多用户想做的事情就是我们想做的事情。最少用户想做的事情我们先不满足。在关键的时刻我们这样抉择,产品的更新速度才足够快。

要重不要轻

让产品重,而用户轻

什么是“要重不要轻”?一个好的产品在不同阶段,载体不同,产品的策略会有区别。早年PC 时代,很多互联网产品都希望解决掉用户很多的问题,把产品做得越来越重,恨不得一个页面可以解决掉用户从生孩子到孩子再生孩子的全部需求。但是到了移动互联时代,一个屏幕承载空间是有限的,很难再出现一站式解决所有需求的产品了。

知乎上很优秀的答案,不是一两分钟可以写完的,需要准备很长的时间。这是PC时代下遗留的产物,因为键盘输入很方便。现在知乎也在出移动端,但更多人是在看,很难在上面写东西。这个方式就是把产品做得特别轻,但用户很重,它在里面提问要等待答案,写答案的人需要不断地写。在移动互联时代,这样的产品用户的留存很低,更多的用户愿意获得东西,而不是写东西。

我们坚定地认为,自己要把产品做得足够重,这样用户就可以很轻。不是功能多你的产品就重,而是背后的产品逻辑和内容是不是足够重。那么,我们怎么解决用户“想瘦腿”、“想丰胸”这些问题呢? Keep就是把这些课程全部暴露在外,一有问题,我立马展示课程给你,问题马上解决掉,无需等待。想瘦肚子,打开一个训练计划,直接跟着我练就可以了,15分钟让你的腹肌疼到酸爽,时间和效率都得到了提高。

我们的产品做得很重,为了满足用户的课程需求,背后有大量的课程,但给用户的感觉就是特别轻,他们带着问题进来,马上就解决。

要专不要散

专注在产品,做减法

什么是“要专不要散”?其实就是要专注,一个好的产品早期不要祈求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一定要有一个鲜明的标签,比如Keep早期一直专注把自己称为“移动健身工具”,主打工具属性。

Keep从2015年2月份第一个版本到2016年2月份版本发布,在1.0和2.0一年的时间,我们的社区都是不允许主动发动态的。理由很简单,我们希望用户可以专注在训练上面,每一条动态都必须完成一次训练才可以发布。久而久之,大家养成了一个很好的运动习惯,同时,由于提高了动态的发布门槛,也过滤掉一部分垃圾的动态信息,为后续开放社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时候我们做得就是足够专注,一定要让别人清晰知道产品是干什么的,就是工具。我们希望把Keep定义为一款移动健身工具,想让别人知道我们是一个很重的工具属性的产品。让所有人提到Keep的时候,会认为这是一个健身的App,可以跟着它一起运动,它是我流汗最多的产品。所以,我们的社区并不是主动开放的,只有你使用工具运动起来,才可以获取一次发动态的机会。通过汗水获得的发动态机会,会让你很珍惜这个机会。后来我发现,很多用户会在健身前,先把自己的照片拍得特别美,就是为了流汗以后把最美的图片和状态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看。

那时候我们做的,就是足够专注:在产品上专注做工具。我们做了很多坚持,也做了很多取舍。有人说产品一定要做减法。但减法到底怎么做,还是要专注在几个点上,不要做太多的功能,一定要让别人清晰地知道产品是干什么的。

要多不要少、要重不要轻、要专不要散。我们做产品迭代和决策的时候都是围绕这三句话来做的。每次迭代都会有很多的功能,但每次老功能都会有很多优化和升级。

常见问题

Keep的产品设计三原则是什么?

Keep创始人王宁提出了贯穿产品团队的三原则:要多不要少、要重不要轻、要专不要散。这三句话是Keep做产品迭代、市场决策甚至人员决策的核心依据。

Keep的‘要多不要少’原则具体指什么?

‘要多不要少’是指产品的出发点应解决更多用户的问题与需求。Keep的策略是集中火力服务70%-80%的小白用户,满足他们的核心需求,而不是分散精力去死磕高级用户的复杂需求,以此保证产品的快速更新。

如何理解Keep的‘要重不要轻’原则?

‘要重不要轻’是指在移动互联网时代,Keep选择将产品背后的逻辑和内容做得足够‘重’,例如提供大量预设的训练课程。这样用户使用起来就感觉特别‘轻’,可以带着问题(如想瘦腿)进来,立刻找到解决方案并开始训练,无需等待。

Keep的‘要专不要散’原则是如何实践的?

‘要专不要散’强调早期产品要专注,有一个鲜明的标签。Keep早期专注打造‘移动健身工具’的属性,甚至在一年内不允许用户主动发动态,每条动态都必须完成一次训练后才能发布,以此培养用户运动习惯并过滤垃圾信息。

Keep是如何吸引和维系高级用户的?

Keep的策略是先吸引大量小白用户作为社区的内容消费者。当平台活跃度足够高时,高级用户自然会进入平台寻找存在感,并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分享好身材、健身经验和知识,从而形成社区的良好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