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诺亚财富董事局主席汪静波、猫王音响创始人曾德钧、心怡科技总裁邢琳琳、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鲍峰、混沌研习社上海分社社长张蓓六位来自各界的专业学者和企业家,为现场数千名社员以及在线社员带来了六段精彩的分享。来自前线的研习社社员曾德荣为大家带来了大咖们分享的创新思维,以下是此次演讲的精华笔记。
整理者|曾德容(研习社社员,个人微信号ID:DERONGBJ)
社群的意义
张蓓(混沌研习社上海分社社长)
关键词:连接产生美
相比于城镇和乡村,在大城市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更大了,而不是更小了。相应的,身边的人与我们自己之间的差异也在变大了,这就造成人越多,越孤独的现象。
拥有某种特质的人,平常不是总能找到同类的,于是在市场上长期存在这样一种需求:有能力把同类人聚在一起的平台。
混沌研习社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台,聚集了一群爱学习爱折腾的人,爱学习是指求知欲高,爱折腾指的是在学员里普遍存在创业创新的精神。
然而相似的人毕竟还是有所不同,研习社把“爱学习爱折腾”的人再次细分,针对更多不同特质研发了不同模块的课程,每月都是一个独立模块,如科技、运营、产品、高管思维、组织能力、员工自我提升等等。
学员里有的人是想提高高度,有的人想拓展宽度,有的人知识想把自己生命的状态停留在学习的状态,所以如果把混沌研习社全年44堂大课都学下来,你就是创新创业路上T字型的横杠,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优化,如果你选择了某板块专精的学习,你就是T字型的那一竖。
混沌研习社上海分社的成立,是为了建立一个优质的社群,社群的目的,就是制造机会让一群同好互相认识,让他们经常在一起,做这群人热爱的事情。
而混沌研习社的角色不是老师或助理,而是书童,是陪伴大家读书的人。
孤品的逻辑
曾德钧(猫王音响创始人)
关键词:小众的美
如何要把一个产品打造成孤品?曾德钧的答案是:4好、3有、2独、唯1。
“4好”是基础,是指你的产品首先得是个产品。第一要好听(这里是对于音响来说),也就是产品的核心功能要足够优秀,酒店首先就要睡的舒服,饭店首先要味道可口,这是你的产品能成立的根本。其次是好用,这是产品体验,饭菜再可口,如果服务员态度不好或环境脏乱差也难以被消费者喜爱。再次是好看,对一个上架的商品来说,颜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最后还要好玩,在我们这个时代,好玩的产品更有生命力和传播力。
“3有”让产品打动消费者。产品要有灵魂、有故事、有逼格,灵魂是总纲,故事和逼格是心法和招式。有一个好故事的产品才有被引爆,才有血有肉,才能更有力的被消费者传颂。逼格与故事的不同,是给人高端有档次的感觉,这种感觉很重要,与价格高低无关,现在装B是刚需,做产品一定要有逼格。
“2独”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每个产品人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工作就是:我的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有什么是让我与竞争对手不同的?在哪件事上我有可能比所有的竞争对手做的都好?
“唯1”是指品类的第一,或品类的唯一。这其实也是定位理论的最终结论,如果可以,就做到品类第一,如果不行,就开创一个新品类。
“孤品”是比爆款还要极致的思维,收音机已经是一个极其小众的产品,而然小众的产品和它的美学,却有可能引爆大众的追求。其实越小众,引爆的难度越大,一旦引爆,就会越孤品。
曾德钧是一位已过退休年龄的创业人,用事实向我们证明,只要有产品迭代思维、用户视角、专业技能,年龄不是创业的阻碍,无知与傲慢才是无法跟上时代的缘由。
理性与非理性
鲍峰(同济大学教授)
关键词:不确定的美
公元前3500年,古人认识的马只有野马,在那时马对于我们唯一的作用就是被猎杀后吃肉,但是也许在某个机缘巧合后,马开始被圈养起来,养马的目的当然还是将来某一天杀了吃肉,这时已经开始了非线性的变化,从狩猎到圈养。
然而本来为了吃马肉这个目的,做的圈养的行为,产生了一个意料之外的结果,就是人们发现还可以喝马奶,马作为食物来源的作用一下就从某个时间点的短期食物,变成了持续的食物来源。
在马被初步驯化后,驮负货物,是人们的又一个意外发现,节省了大量人力,使得长途贸易变的可行。
随着驯化程度的加深,人们终于发明了马镫喝马鞍,于是骑术诞生了,作为这个星球上最凶悍的物种,我们迅速把骑术运用到狩猎和战争中,蒙古骑兵更是征服了欧亚非过半的陆地面积。
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出意料,我们再次为马寻找到了新的场景和功用:仪仗队、骑警、马术和赛马等,只是马路上,再也没有几匹马了。
世界是一个复杂系统,以我们的信息采集能力和大脑运算能力根本无法断定任何一件事物的发展。你建立的公司最终真的会发展成你想的那样么?你最终做出成绩的领域真的是你在大学学习的领域么?
鲍峰对理性与非理性的思考,更是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思考。对创业人来说,该如何面对循规蹈矩的提议和异想天开的创意呢?
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不是对立的两种状态,而是同一个事物在不同时间段被认可的程度,判断一个创业公司成不成功,在他关门倒闭那一天前都是只有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只要坚持在行业里奋斗,就为自己保留了不确定性,就有成功的可能性。
事物非理性的演变带来的不可预测性,就是这个世界最大的魅力。
幸福的创业
汪静波(诺亚财富董事局主席)
关键词:幸福的人最美
幸福的定义是千人千面的,如何看待幸福的作用也是千人千面的,如果要创业,就先要学会做一个真诚的人、幸福的人,公司就像是创始人的孩子,要教出好孩子的秘诀就是自己足够优秀。
在汪静波看来,创业的过程就是一个直指内心、寻找自我的过程。
- 喜欢与坚持:在开始之前就先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创业是一条漫长的路,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喜爱这个事业,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 企图心:除了坚持不懈,还要力求做到最好,要抱着“无论如何也要成功”这种强烈的愿望去工作,才能做到极致,这种意识类似于格斗时必须具备的“斗争心”。
- 放弃诱惑与活在未来:在创业的路上会有各种各样的机会,我们是不是每个机会都要去尝试?是不是每个机会都是真正的机会?判断的标准就是这个利益到底是长期利益还是短期利益,只有长期利益才符合企业发展和生存的最终利益,短期利益通常都是创业路上的诱惑和坑。
- 注重用户需求:在汪静波所在的金融行业,很多人都在讲宏观经济如何如何,但对她来说宏观经济不重要,重要的是用户需求,只有满足了用户的需求,企业才能发展,所以每当宏观经济出现危机,都是诺亚财富飞跃增长的时刻。
- 勇敢与直面自我:随着企业的壮大,我们付出越来越多的时间与生命,企业在我们心目中也会越来越重要,我们会更恐惧犯错,“恐惧”本身很容易让我们做出非理性决策,我们需要勇敢,并不是我们不恐惧,而是心怀恐惧,却依然向前。
- 独立思考:以上的种种,无论是坚持,还是抵制诱惑,无论是研究用户需求,还是直面自我,都离不开长期的、独立的思考,只有思考才能洞察那些眼睛看不到的事物本质。
科技与供应链
邢琳琳(心怡科技总裁)
关键词:效率的美
物流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行业,实际上在商业诞生之前,物流就存在了。把货物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个地方从来都是刚需,互联网信息时代到来后,物流业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从手工在配货黑板上记录到配货信息电子化,从传统货物的堆放到无人仓库,从手工分拣到智慧全自动分拣,物流行业总是新技术应用的前沿阵地。
下一个时代物流行业到底会如何演变呢?
首先要正确的认知时代变革的背景:在工业上人工智能、工业4.0、VR和机器人都在迅猛发展;在农业上二段式物流正在演变为产地直供模式;移动电商也在逐渐转变为位置化、社交化、个性化和社群化的新型电商;物流配送的速度已优化到30分钟内送上门。这些变化都在深刻的影响着物流行业。
有时为B端服务,有时为C端服务,物流如同润滑剂一般支持着各种商业形态。而当这些商业形态变化时,又会反过来驱动新供应链生态的发展,也就是物流和信息流的发展。
随着物流行业越来越透明、高效和智能,新时代的物流会变成什么样子?会诞生一个互联互通的生态系统,一个大平台,“平”就是没有门槛,谁都可以来,“台”就是舞台,这里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没有门槛的舞台。
什么才是今天世界的基本形态和游戏规则?是ABC。
吴声(场景实验室创始人,中国电子商务委员会执行秘书长)
关键词:价值的美
吴伯凡与吴声的交流中,提到过一个问题,什么才是今天世界的基本形态和游戏规则?是ABC。A就是AI,B就是Big Data,C就是Cloud,吴声认为还应该加上D,就是Design,这源自于消费升级的本质,认知升级与社会升级。
有别于手机的设计、App的设计、房屋的设计等,这里的Design指的是设计力,指的是认知的设计、体验的设计、意义与价值的设计。
理解设计力的含义,对商业的设计和创新意义重大,举例来说亚马逊前几天市值已经超过了Facebook,从物理层面来说难道是因为亚马逊的技术科技比Facebook强么?并不见得,也许是相对于Facebook,亚马逊所代表的生活方式逐渐占优,而在这种“意义层面”的交锋结束后,才逐渐在商业可见的层面上体现出来,我们才能通过股价看到这种降维打击的效果。
市场份额的竞争,实际上是认知份额的竞争,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抢占消费者的心智,而抢占的前提和第一步,就是足够优秀的商业顶层设计所产生势能的释放。
当我们转发一篇文章到朋友圈时,也许是想让大家看到我是爱学习的人,或许想让某个特定的好友读到某一行文字,也许只是因为别人都这么做了我也这么做,在同样场景下发生的同样的行为也许代表了完全不同的意义,在可见层面我们设计的是这个转发到朋友圈的功能,在不可见层面其实是在设计一种价值交换,这就是设计力的内涵,我们在这个时代发生意义和价值的交换,而这个“意义交换”本身的迭代才是新时代的商业规则。
希望大家能够一字不差的再读一遍:产品的迭代不是创新的本质,产品背后的意义和价值,以及这个意义和价值的变化才是新时代的商业规则。
那么可想而知,能输出意义和价值观的企业,才是这个时代最值钱的企业,当消费者不能体验到你的价值时,他们才会挑剔你的价格。
如何在设计力上下功夫呢?方法多种多样,吴声为我们讲述了文化设计和混合内容。
- 文化设计指的是,使用一种或多种文化元素,以思辨的理念进行价值观的设定,并通过一定手法来进行的顶层设计,如结构、重组。例如当我们想到锤子手机时会想到什么?基于专业、认真、信念、经年累月的努力等一维的文化元素,重组形成了二维的文化理念“工匠精神”。
- 混合内容指的是,把一些原本没有特定关联的内容,相互渗透、互相融合成新价值内容。如果说“文化设计”产生的价值观,是由一维的文化元素组成二维的文化理念,那么“混合内容”就是用二维的文化理念之间的碰撞与交互呈现出来的三维文化矩阵,更近一步说也是指内部多个文化理念不断碰撞和交互的过程,这个加上了时间维度的四维的过程本身才是最大的价值所在。例如奇葩说作为一款辩论类节目,关键价值却不是辩论的输赢,而是观点与观点之间的碰撞的过程,这个思辨的过程成为了超越输赢之上的另一层价值。
【 手绘思维导图来自34班高伟Gavin丨图像思维工作者,视觉同声传译丨 】
*关于混沌研习社上海分社:混沌研习社上海分社是万名混沌学员在上海的大本营,打造活跃的线上线下学习社群。上海分社秉承“精致、厚道”的价值观,倡导学员在生命态里注入学习态,提前半步感知世界的变化。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欢迎转发分享,其他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德荣笔记:DERONGBJ)。
★ 上期必读《这些都是货真价实的伪科学》
★ 深度《吴军: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的自由意志吗?》
★ 笔记《混沌研习课全部课程实录&PPT合集》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亦可入社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