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章早已“一分为二”了。作为携程网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局主席,他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作为一个人口经济学家,他和人口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公布后。“低生育率”“老龄化”“男多女少”这些话题屡上热搜,大家都在讨论年轻人为什么不生孩子了。同时,与人口连带的房价、教育问题,更是时刻牵动着中国人的神经。
对于这些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学者梁建章的思考,值得一听。
为什么是梁建章?
梁建章大概属于那种不管做什么,都能在领域内达到高水准的人。他最让人大呼传奇的经历是,15岁考入复旦大学少年班,20岁就在美国读完了学士、硕士。1998年趁着中国互联网行业兴起,与朋友联合创立了携程,一举成功。
2007年他卸任携程CEO,从计算机科技领域,跨到了经济学领域,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搞起了学术研究,这次他同样做到了领域内的高手。
但这个学者梁建章的实力或许是被大众所低估的。他的学术研究足够地道,在斯坦福大学读完博士还不够,又跑到芝加哥大学做了博士后研究,受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教授的指导。在顶尖的经济学刊物如《经济学季刊》(QJE)和《政治经济学杂志》(JPE)上,他发表过与人口相关论文。
他对中国人口的看法也足够深刻,在过去10年间,他一直在关注中国的人口问题,冲在人口政策的第一线。在2014年出版《中国人可以多生》一书中,梁建章对当时的中国人口政策进行了反思。他还写了大量与人口和政策相关的文章。
对于中国的人口问题,论学术水平,国内很少有比他研究得更深且能产生很大影响力的人了。
为什么每个人都应该关心人口问题?
繁衍后代是人类的本性,只不过生育这件事实在是太过于麻烦。从1个人变成2个人、3个人,住房花费、生活成本、教育支出等,都跟着成倍增加。
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是关心人口和生育的。但很少有人意识到,中国面临着一些人口萎缩的风险。
直到现在,很多人还是认为中国人太多了,到处都是超生的孩子,大城市拥挤不堪,但实际上直觉上的判断会有极大的高估。拿超生来说,假若一半家庭生一胎,一半家庭生三胎,那么每4个孩子中仅有1个是独生子女,其余3个却是来自于三胎的家庭,你会觉得超生非常多,误以为人口在膨胀,但是这是极大的错觉。因为在这里每个家庭平均也只生了2个孩子,男孩又多于女孩,下一辈的人数其实会减少。
让我们格局再大一点,中国未来与美国的科技竞争关键在于人口,其中危机与挑战并存。全面对比中美两国的人力资源和人才素质后,梁建章发现,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在2040年之前会持续超越美国,之后优势便逐步下降。
未来20年,中美科技竞争的关键在就于中国能否生出更多的小孩,美国能否继续吸引移民。
如何让中国摆脱人口困境?
除了介绍人口经济学理论,学者梁建章的使命中还有另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破除广为流传的人口误区,进而推动人口政策的早日转变”。
直接进行生育补贴,在可行性上该如何论证?为什么北欧女性的生育率和女性的社会地位能同步提高?而那些不想结婚的人该怎么办?
在本周上线的《创新力与人口:我们面临的危机与挑战》中,梁建章老师将走进混沌,以地道的人口经济学理论来加深你对人口问题的认知……快来预约吧!(点击小程序预约,第一时间听课)
课程金句
- 在大国这个实验场,与更多的客户打磨服务,可以更早的实现你产品的成熟。
- 创新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所以人类历史上的创新中心都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 未来二十年,中美科技竞争的关键在于中国能否生出更多的小孩,美国能否继续吸引移民。
- 一个生育友好的社会,可能必须先是一个女性友好的社会。
- 鼓励生育要保障单亲家庭的福利,一视同仁。
思考问题
- 如果你是一个信息服务行业的创始人,如果你想推出一款新的app,现在有两个地方可以作为首发地,一个是人口5000万的国家,另一个是人口2亿的国家,你觉得哪个地方推出的产品能很快复制到其他的国家?为什么?
- 为什么日本有最好的高端制造技术,但是为什么无法和中国在高铁技术方面开展竞争?
- 从历史上看,世界的创新中心已经转移过好多次,最初,世界的创新中心在埃及和中东的其他国家,之后转移到了罗马和希腊,再后来转移到了中国。在最近的二三百年,它一直处在欧洲。那么,你觉得这个变化背后的因素是什么?
想知道答案?快来预约听课吧!(点击小程序预约,第一时间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