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组织的祖师爷来混沌了!彼得·圣吉讲授领导力的三层修炼

如果你是一名hr,员工想轻轻松松工作,老板却希望他们加班卖命,你会怎么办?用什么方法解决?如果你家里有个“神兽”,他一写作文就头疼,你恩威并施都没用,作为家长,你会怎么办?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的创始人,企业已经颇具规模,然而跟你一起打拼的创始团队部分成员的观念已经严重脱节、落伍,这时,你该怎么办?……以上种种问题,如果你尝试过一些简单、明显的办法,都无效,该怎么办?这时,不妨从系统思维的角度洞察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到复杂条件下问题的关键解,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一个问题,永辉超市找到的关键解是门店合伙人机制——基本利润归公司,超额利润60%归员工。这个机制,让永辉超市的员工收入上涨14%,公司收入上涨15%。

第二个问题,某家长找到的关键解是增强回路,给孩子开通一个公众号,同时帮他开启高阅读量、高留言数,和打赏的正反馈。正反馈让孩子更有兴趣写好作文,更好的作文写作能得到更多的正反馈,孩子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第三个问题,腾讯找到的关键解是“双打战略”,即在重要的管理岗位上,两个人“成双结对”地搭建起互补的核心领导班子,从而保障公司决策层的稳定以及健康发展。

这种通过抓住要害(关键解)而抓住整体的思维方法就是系统思维,系统思维是学习型组织的“第五项修炼”,由“学习型组织”之父彼得·圣吉提出。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曾这样评价彼得·圣吉的理论:“有很强的普适性,几乎适用于所有的组织形态。在中国,很多人也许从来没有听说过彼得·圣吉,但是恐怕没有人不知道这些概念: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连队、学习型社区……”

那么,这位管理大师到底是什么来头呢?

彼得·圣吉,1947年生于美国芝加哥,1970年于斯坦福大学毕业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师从系统动力学奠基人佛睿斯特。管理学博士毕业后,他和世界著名管理学大师戴明、阿吉瑞斯等前辈,以及一些有理想的企业家,构建出学习型组织蓝图。

1990年,彼得·圣吉出版经典著作——《第五项修炼》。这本书被誉为“管理学圣经”,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全球发行,《哈佛商业评论》评价其为过去75年中影响最深远的管理书籍之一。美国《商业周刊》评价彼得·圣吉为继彼得·德鲁克之后,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

彼得·圣吉对中国传统文化也充满了热情和崇敬,讲课中经常拿国学来引经据典。

本周六的混沌直播间,“学习型组织之父”彼得·圣吉,将面向中国组织管理者亲授领导力修炼,与渴望突破的你,一同探讨何为领导力的本质,并从古老的东方智慧出发,对百年西方管理范式进行了反思。

本堂课中,你将重新理解组织的本质,用跨学科的视角看到工业时代管理思维的局限,并从根源上理解进入一个新的纪元,什么才是对领导者而言真正至关重要的能力。

以下是提前剧透的部分精彩内容:

传统西方管理模式的缺陷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社会把人看作是庞大机器的一部分,只是关注个体企业的成功,而忽略了企业是否能够对更大的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做出贡献。社会和经济在这种模式的驱动下产生的后果就是社会关系遭到了严重破坏。不仅在中国,巨大的贫富差距在整个世界都是一个严肃且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英文中有一个非常微妙的用词变化,“森林”一词逐渐被“木材资源”所取代。“资源”的含义是储备起来,等待被使用。这意味着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开始以索取者的身份自居,不再把自己看作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剥削、践踏着自然。

大概三四十年前,“人力资源”这一术语进入了当代西方商业领域,并被广泛使用。人被储备起来,被物化为资源,等待着被使用,而不再是活生生存在着的人。人与人之间丧失了原有的相互依赖的概念,转而形成了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观念。

为了创建一个能让人以人的身份成长的组织,我们必须放弃这种认为人不过是资源的剥削性的思维方式。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文化建设,无论在什么地方工作,我们都要去挖掘和审视我们所假设的运作方式。

那么,企业文化如何在组织中落地呢?更多精彩内容,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预约观看!

修炼领导力的三个核心方向:“自我”、“团队”与“系统”

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围绕“自我”、“他人”和“系统”这三个核心领域深度修炼领导力是非常有效的。

“自我”是指个人的愿景和目标。“他人”是指团队、小组中一起工作的人。“系统”是指组织、行业、社区,以及我们所属的社会系统等。

这三个方面都与个体的我有关,是我们关注自身修炼的三个层面——个人修炼、人际关系修炼、团队中的人际关系修炼。

最初的和基本的能量来源在于个体的奉献。但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以团队的形式完成的。这里说的团队指的是任何一群聚集起来依靠彼此力量以产生一个结果的人,比如所有参与准备、策划、拍摄本次课程的人就是一个团队。个体能否完成工作取决于与团队中其他人合作水平的高低。这些团队总是运作于一个更大的系统之中,这个系统可以是一个组织、一个行业,也可以是社会和自然。

那么,用系统思维来看,领导力的本质是什么?更多精彩内容,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预约观看!

届时,彼得·圣吉老师也会在直播间回答以下同学们在评论区留下的问题:

问题1:在数字时代,对组织的结构的灵活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当今组织中的大多数成员,尤其是千禧一代以及更年轻的人,与他们的前辈相比,更关心自由和个性,而不是成文和不成文的规定。那么,组织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问题2:哲学家莱因霍尔德·尼布尔认为最有价值的事情不可能在一生中完成。系统思维需要长远的眼光,然而当代社会追求的是即时决策,即时获取,即时满足。请问你是如何看待二者的?

问题3:在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有很多负面情绪的人,或者没有目标的人。作为管理者,我们该如何激励这两类人去追求个人成就呢?

问题4:一个学习型组织如何将其自主学习的知识整合到工作流程和IT系统之中,并最终成为一种独特的组织资产?

问题5:……

常见问题

什么是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是通过抓住要害(关键解)而抓住整体的思维方法,是学习型组织的‘第五项修炼’,由彼得·圣吉提出。它帮助我们在复杂条件下找到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案。

彼得·圣吉是谁?

彼得·圣吉是‘学习型组织之父’,1947年生于美国芝加哥,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博士。他于1990年出版经典著作《第五项修炼》,该书被誉为‘管理学圣经’,被评价为继彼得·德鲁克之后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

传统西方管理模式存在哪些缺陷?

传统西方管理模式将人视为庞大机器的一部分,过度关注个体企业成功而忽略对社会和生态系统的贡献。这导致社会关系破坏、贫富差距严重,并将人‘物化’为‘人力资源’,形成剥削性思维,丧失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概念。

领导力修炼的三个核心方向是什么?

领导力修炼的三个核心方向是‘自我’、‘团队’与‘系统’。‘自我’指个人愿景和目标;‘他人’指团队中的人际关系;‘系统’指组织、行业等更大的社会系统。这三个层面构成了个人修炼、人际关系修炼和团队关系修炼的基础。

系统思维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系统思维通过找到问题的关键解来根本性解决问题。例如,永辉超市通过门店合伙人机制(超额利润60%归员工)提升了员工和公司收入;家长通过增强回路(如公众号正反馈)提升了孩子的写作兴趣和能力;腾讯通过‘双打战略’保障了决策层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