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染病三要素认识新型冠状肺炎想要了解如何预防一种传染病,首先要搞清楚传染病的三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指的是感染了病毒,并且有能力传染给他人的生物。就新冠病毒来说,目前我们认为其起源于蝙蝠,但是蝙蝠体内的病毒正常条件下不能直接传播给人类,因此会存在一个中间宿主:蝙蝠先感染中间宿主,中间宿主再感染人类。虽然当前中间宿主还没有找到,但是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人传人现象,因此,当前的传染源就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或者是病毒携带者。
那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呢?
根据目前的了解,传播途径有三种:一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即患者咳嗽、打喷嚏和说话时产生的飞沫,接触到另一个人的粘膜,比如眼睛、口腔造成感染;二是接触传播,指的是我们接触了感染者碰到的东西,然后用手又碰触到了自己的面部、眼睛、鼻子等位置,从而导致感染;第三种不太明确,因为我们在患者的大便中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因此口-粪传播也是一种可能的途径。
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是普遍的,从几个月的婴儿和八九十岁的高龄人群都有,任何人都没有天然的抵抗力。只不过对于原来就有基础性疾病或者老年人而言,身体状况不如年轻人,患病之后会有更高的死亡率。
企业防控专项小组行动指南
面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企业可以设立企业防控专项小组,确定这个小组的管理结构、职责和分工,重点做好4个方面的工作:设立检测报告制度、落实应急防控措施、保障后勤以及开展针对员工的宣传和关怀活动。
针对这个企业防控专项小组,我们给出了一套完整的行动指南。
知己知彼,做好整体评估
首先要对企业本身和疫情严重程度做一个评估,评估疫情的风险主要是衡量企业在疾病传播三要素上的风险。
第一步,我们建议企业用如下的问题列表评估企业在传染源方面的风险。
- 公司所处的地点在哪里?此处疫情状况如何?
- 员工的健康状况如何,是否有人感染?
- 员工都是哪里人,近期和亲友的接触状况如何?
- 是否有来自疫区的患者或者疑似患者?
第二步,评估传播途径。
- 企业大概有多少人?是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企业?
- 员工是集中宿舍还是租房居住?
- 主要的通勤方式是什么,会存在怎样的风险?
- 哪些员工需要出差,目的地疫情如何?
- 企业的业务特点怎么样 ,是否需要频繁和外界人员接触?
第三步,评估易感人群。
- 企业员工的年龄分布如何?
- 是否存在员工患有慢性病的情况?
- 员工的身体素质怎么样?
第四步,评估企业措施
- 企业办公场所能否痛风?是采用的中央空调还是新风系统?通风效果如何?
- 企业是否存有足够的防疫物资,如口罩、消毒剂等等,可以坚持多长时间?
- 如何进行办公室的消毒工作,如何落实?
以上这些,是根据传染病的三要素和企业防疫措施能否实施四个方面进行的评估。如果企业发现在任何一个环节可能存在较大的问题,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个人的建议是对于条件允许的企业,可以考虑员工在家里办公,通过在线会议、在线文档的使用降低各环节风险。
企业如何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第一步,找到和管理传染源。
这里有三个建议,一是做好职工健康档案登记,对员工的地域分布、健康状况要心里有数。二是员工过去两周的行动轨迹要做信息收集。三是掌握员工现在的位置,包括他居住的小区、小区周边是否发现了感染、疑似感染者。
第二步,情景模拟:如果在企业中发现了疑似病例怎么办?
一旦有员工出现发烧(高于37.2度)、咳嗽的情况,首先不要惊慌,因为并不确定他就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者或疑似感染者。我们要评估他的接触史,他之前是否有接触过诊断的患者或者疑似患者,如果没有,那么其感染的概率是比较低的,这时候可以考虑是普通的流感。但是由于普通流感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症状比较类似,我们无法完全鉴别,最稳妥的方式是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
一旦怀疑员工是疑似患者,必须要及时将其隔离,并且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品,做好员工的安抚工作,然后联系企业所在地的疾控机构,请他们指导企业进行深度消毒。此外,企业要排查该疑似病人接触过哪些人,时间、名字都要做记录,然后进行14天隔离。
第三步,企业如何切断传播途径?
- 出入公司必须登记,在企业入口设立体温测量点,检查员工是否佩戴口罩。当前阶段,不佩戴口罩禁止进入办公区。
- 健康日报制度。每天员工的体温必须要记录,一般情况下每天检测一次,对于频繁进出公司、接触外界人员的员工,每天测量两次,早上和下午各一次。重点在于,体温计要专人专用,不能和他人共享,防止交叉感染。实在没有条件的,可以对体温计消毒,再给其他员工使用。最好的办法是企业配备额温枪,采用不接触式测温。
- 病毒喜欢沉积在表面光滑的地方,比如玻璃、不锈钢、桌面、塑料等等等。这些位置消毒要特别注意。其他包括通风系统、餐厅、卫生间、会议室也是消毒的重点区域。
- 消毒剂的选择。第一种是含氯消毒剂,有效消毒浓度在250-2000毫克/升,该种消毒剂可以向空间喷洒。另一种是乙醇消毒剂,也就是75%浓度的酒精,可以用来擦拭、浸泡物体,但是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向空中喷洒,因为容易引发爆炸。
- 大厦的中央空调能不能开?能不开就不开,即便要使用,也要进行消毒,频率可以在每周1-2次。
- 物体表明的消毒要保证消毒剂喷洒之后,在物体表明停留30分钟以上,才有好的效果。
- 关于备餐问题,如果公司有食堂,需要设置一些员工就餐管理办法。首先要加强食堂工作人员的监管,以往的接触史要弄清楚,每天体温要测两次,口罩4-6小时更换。员工取餐建议采用无接触取餐,即请工作人员把饭餐放在一个地方,让员工自取,避免人员之间的接触,同时就餐时,人与人之间保持在一米以上的距离,避免人员集中。
- 关于员工通勤。有条件设置宿舍的,尽量一人一个房间。公司不提供住宿的,尽可能提供班车,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 关于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使用。对于普通人而言,不必要使用N95口罩,普通的外科口罩即可,更换频率一般是6小时换一次,N95大概2-3天换一次。勤洗手,要注意三点,一是用流动水,二是加肥皂或者洗手液,三是洗手时间不短于20秒。
第四步,企业如何做好员工关怀
- 传达正确的信息。恐慌来源于未知,焦虑来源于不确定性。企业有条件的可以展开健康讲座,让员工充分了解这个疾病。
- 注意员工的情绪。最常出现的情绪有三种:焦虑、担忧、紧张。因为每天员工接触大量的信息,有真实的也有虚假的。企业在做好宣讲的同时,也要保证员工充分休息,增强体质。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