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哈,组合式创新竟然也能用来减肥

三步走,玩转组合创新

似乎很简单的思维模型,但平时我们在应用的时候往往觉得无法下手,我们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复杂问题,不太容易像乐高一样非常明确知道如何去拆解它。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找到拆解角度?”

我见过很多同学练习这个思维模型的时候是为了拆而拆,拆一两步就迷惑了,不知道如何往下进行。这在出发点上就错了,我们应用组合式创新,不是为拆而拆,而是为了解决问题,这是第一个题眼。

首先我们要明确定义自己要解决的问题。

在混沌大学,我们经常用到的拆解角度有两个,一个是熊彼特的五要素拆解法,包括产品、技术、市场、资本和组织。另外一个是混沌提供的“供需连”拆解法。

这两个方法有时候我们觉得很好用,有时候又觉得别别扭扭的。是因为我们对这两个方法所解决的问题不太清楚。

这两个方法的应用边界是分析行业价值网和给企业制定增长战略,这是他们能解决的问题。而如果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这个,应用起来就不方便了。

我们要做一个澄清,有一些同学认为,混沌的思维模型只能用到企业战略这个角度。其实不是的,不仅是战略,混沌的理论还可以用在不同的层面上,包括行业、企业、业务和个人。

我今天给大家举的一些例子也不仅是在我们的企业增长战略这个领域,还会有我们的业务以及个人领域,希望从不同的层面让大家理解到组合创新如何找到它的拆解角度。

如何找到拆解角度?

找到组合创新拆解角度,主要分三步:

  1. 明确我们要达到的目标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2. 找到这个问题的“一”。
  3. 围绕“一”进行拆解。

“一”是什么意思呢?咱们混沌的老同学应该都知道的,这是混沌黑话之一,它指的是“第一性原理式”的思考方式,是我们总去追求一个事物背后那个更深的道理,它既是原则,也是目标。

拿几个案例解读一下:

首先我们讲讲埃隆马斯克

他最广为人知的两件事,第一件事情是如何把特斯拉卖给更多的人。第二件事情是如何把人类移民火星。这是他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要达到的目标,但是这件事情的“一”是什么?是科技水平吗?你会发现并不是。我们在科技水平上已经能够实现把人送到火星上去,但是我们的成本特别高,每送一次要花100亿美元。在这两件事情上,怎么把特斯拉卖给更多的人以及怎么把更多的人移民到火星上,那个“一”是一样的,都是成本,那么它拆解的角度就要围绕成本来进行。马斯克在拆解特斯拉的时候会把特斯拉的电池按照组成材料来拆解,包括碳、镍、铝、钢,然后用一个新的程序把这个材料重新组合起来,变成电池组,大大降低了它的成本,这就叫从头算,从这个角度的拆解其实是为了降低成本,追求成本上的十倍好。

另外一个案例,苹果手机。

乔布斯第一次发布iPhone的时候,他说今天苹果重新发明了手机。

但苹果真的重新发明了手机吗?

有一个人,她是美国众议院少数派的领袖叫Nancy,她非常有名,她说iPhone不是乔布斯发明的,乔布斯只是设计并把技术融合在了一起。

其实,iPhone是一个组合创新的产物,它没有发明任何新技术,而是把市场上已有的技术给重新组合起来了。所以苹果手机是非常典型的一个组合式创新的产物,那么苹果的“一”又是什么呢?我们来拆解一下。

有人说苹果的“一”是简洁,这只是表面现象,未达究竟。

苹果做的是智能手机,那什么是智能手机呢?我给它一个定义,所谓智能手机就是“让人可以不智能”:原本很多人类需要调动智能的部分由手机来承担。

让人可以不智能,或者说,让人更“傻瓜”。这就是它的“一”,我们用一个英文单词来描述就是“Intuitive”,直觉。让人通过直觉的方式就可以操作手机。当我们把这个“一”拈出来之后,你会发现我可以有新的拆解角度了,就是我怎样拆解和组合可以实现“Intuitive”。

  • 用多指触控的屏幕而不是用键盘,是满足Intuitive,因为使用键盘需要知识储备和技能储备。
  • 用APP替代网页浏览器,是Intuitive,因为输入网址也不是靠直觉就能完成的。需要一定的教育背景。
  • 此外,包括GPS还有全无线的数据压缩等等都是一样的,为了满足Intuitive。

我们看到很多两三岁的孩子没有经过任何的教育,就可以流畅地操作iPhone和iPad——他是通过直觉来完成的。

找到“一”,围绕它来拆解和组合。

刚才我们拆解了两个产品,一个是特斯拉,一个是iPhone手机,大家发现没有?同样是科技类产品,它们拆解的角度完全不同,一个是“成本”,一个是“Intuitive"。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说“你可以通过产品的角度去拆解”,这样是未达究竟的。特斯拉特别重视成本的控制,但苹果在重新拆解市场上的要素以实现再次组合的时候,其实没有把成本放在第一位,这是两者不同的角度。

下面我讲个个人案例——

如何用组合创新的思维模式来减肥?

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减肥爱好者,曾经减肥50斤,而且我相信自己可以减得更多。如何减肥,是我们遇到的一个问题,减肥成功是我们想要达到一个目标。那么,减肥这件事情的“一”是什么呢?我直接给答案了,减肥的“一”是三个字叫做:热量差。输出的热量大于输入的热量,就能够实现减肥。减肥六字箴言“管住嘴,迈开腿”,其实就是在管理热量差。管住嘴,说的是饮食,迈开腿,指的是运动,影响减肥就这两个要素,运动和饮食。我们把运动这个部分挂起来先不动,单独看一下饮食这个环节,即便我们不怎么运动,饮食的调整也能帮助我们调节热量差,一定程度上达到减肥或者控制身材的作用。那饮食可以怎么拆解呢?我们发现仅仅就饮食而言,拆解的角度就可以找到很多。比如:

  • 按食材种类:主食、蔬菜、肉类、水果等
  • 按烹饪方式:蒸、煮、炒、炸等
  • 按营养成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

这么一看,拆解角度不是很多吗?怎么会说很难找到拆解角度呢?但是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控制热量差,这些拆解方法统统都没有用!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待解决的问题,或者要达到目标的时候,这些拆解的方法通通是没有意义的。当我们把问题定为如何减肥,并按照控制热量差来拆解,才能找到意义。

按照热量差我们该如何拆解呢?首先,我们要把各种食材按照每100克产生的热量进行拆分,这样就区分出了高热量食物和低热量食物。同是肉类,牛肉的热量就比猪肉低很多。我的目标是减肥,那就把低热量的食物组合起来变成自己的食谱。原来我的早餐是包子油条粥,它们的重量组成是470克,它们的热量组成是931卡,我重新组合早餐变成了全麦面包牛奶还有水果和鸡蛋,重量差不多的,甚至比原来还多了两克,是472克,但是它的热量变成了400卡,坚持这样的食谱,减肥就轻松很多了。

再次强调,我们在做组合式创新的时候,一定要从目标和问题出发去寻找拆解要素的角度,当问题很明确的时候,我们的拆解才有的放矢、才有价值。

马斯克相信,只要有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哪怕他还没有想到如何实现的路径。他就有一种全然相信的力量。

通过以上的案例,大家应该明白了如何找到拆解的角度:

常见问题

什么是组合式创新?

组合式创新是混沌创新思维模型中的一种,指出创新不一定是创造新事物,更多是由目前已有的要素重新组合而成的。其核心要义是“旧要素,新组合”,如同用乐高组件拆解后重新组合成新主题和形状的过程。

应用组合式创新的第一步是什么?

应用组合式创新的第一步是明确我们要达到的目标以及要解决的问题。出发点不是为了拆解而拆解,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正确应用该方法的关键。

如何找到组合式创新的拆解角度?

找到组合式创新的拆解角度主要分三步:第一步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和目标;第二步是找到这个问题的“一”(即第一性原理);第三步是围绕这个“一”进行拆解。

组合式创新中的“一”指的是什么?

“一”是混沌的术语,指的是“第一性原理式”的思考方式,即追求事物背后更深的道理,它既是原则也是目标。例如特斯拉的“一”是成本,苹果手机的“一”是直觉(Intuitive)。

如何用组合式创新思维来减肥?

用组合式创新思维减肥,首先要明确减肥的“一”是“热量差”,即输出的热量大于输入的热量。然后围绕热量差进行拆解,例如将食材按每100克产生的热量拆分,组合低热量食物成为食谱,从而在相近重量下大幅降低热量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