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转陈璐:为什么有钱人也爱“二手货”?| 预告

又一个后发者至上的鲜活案例

互联网进入下半场,市场机会看似已经被巨头瓜分殆尽,面对新局面,创业者及大企业的创新部门该如何寻找机会、判断市场?初创企业或创新业务该如何找到自身差异化点,反复突破,持续增长呢?

作为国内目前二手电商top2的玩家之一,转转脱胎于58集团的二手业务,经过三年半的发展,转转实现了总用户超过2亿,年交易额350亿,月度活跃用户5000万,平台估值10亿美金的好成绩,成为又一颗迈入“独角兽”行列的互联网新星。

但其实,二手交易是一个非常不新鲜的生意,在之前,其实已经有很多玩家,转转是怎么做到差异化破局的呢?

现场课程轻微剧透精彩观点抢先看

1. 算大盘,关键是不能靠感觉,要靠计算。即找到可对标的参照物,可以是潜在对象,或者是当前竞品,并且要用量化计算验证感觉,用理性对抗感性 。

2. 是不是更有钱的人,就不会去买卖二手?不。最有钱的人也会买二手房,二手车也会卖,为什么呢?因为残值极高,即使我买(卖)一个二手房那么麻烦,我也会卖,这个跟文化无关。

3. 要学会区分创业方向网络效应的强弱。如果强,则全力奔跑,竭力做用户增长。但另外一类生意,如果网络效应比较弱,比如线下连锁店、硬件,或者偏服务类的,我个人的观点是可以不急于扩张规模,而是在一个较小的业务单元里面打磨体验,打磨单元模型,然后再充分借助资本的力量,快速扩张。

4. 当一个项目终于完成了从0到60分的发展,这个时候我是不是可以喘口气了?其实在我看来完全不是,因为这个时候你才相当于真正的入场,反而更拼的是你对市场、对用户的理解,这个公司自己的路是什么。

5. 精准地定义出一个复杂问题,这其实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的高低,跟思考深度密切相关。

6. 从一个普通的产品经理到成长为一家公司的CEO,我收获的巨大认知升级就是——脱离了狭隘地去追求成为一个营销专家,或者一个产品专家,一个运营专家,而是要去思考,当前排列组合最优的方法是什么?怎么样能够把我的团队,我的产品真正推到用户跟前?

6月08日(本周六)早上9点,风里雨里,混沌君在研习社等你。

课后,混沌君会第一时间放上精华笔记,你不许错过!:)

常见问题

转转的商业模式是如何实现差异化破局的?

转转脱胎于58集团的二手业务,其差异化破局的关键在于理性计算而非感性判断。通过找到可对标的参照物,并用量化计算验证感觉,用理性对抗感性来选择赛道和机会。

有钱人也会买卖二手商品吗?

是的,最有钱的人也会买二手房、卖二手车,因为这类商品残值极高。即使交易过程麻烦,其高残值也使得交易行为具有吸引力,这与文化背景无关。

创业初期应如何判断网络效应的强弱?

需要区分创业方向的网络效应强弱。如果网络效应强,则应全力奔跑做用户增长;如果网络效应较弱(如线下连锁、硬件或服务类),则不应急于扩张规模,而应先在小业务单元内打磨体验和模型,再借助资本快速扩张。

公司从0到60分发展后是否可以放松?

不能。完成从0到60分的发展才相当于真正入场,此时更需要拼对市场和用户的理解,找到公司自身独特的发展路径。

从产品经理到CEO需要怎样的认知升级?

关键认知升级是脱离狭隘地追求成为营销、产品或运营专家,转而思考当前排列组合的最优方法,即如何将团队和产品有效地推到用户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