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记忆里都有这样的一个场景,放学后赶紧拿出漫画书,在妈妈做好饭之前赶紧看两眼。第二天课间时,和好朋友你一言我一语讨论,为喜欢的人物争得面红耳赤,只为说明自己的偶像是最厉害的。
下面我们先来重温儿时常看的漫画。
- 《网球王子》越前龙马那句"还差得远呢"激励着我们为了梦想锲而不舍,不断学习、不断实践。
- 《哆啦A梦》小时候看这部漫画,总是被哆啦A梦那些神奇的道具吸引,被哆啦和大雄的友谊所感动,哆啦那句"你受伤的时候,我永远都在"看哭了无数人。
- 《双响炮》由朱德庸所著,至今仍被很多人视为"恋爱圣经"。同名电视剧中,刘若英所饰演的结婚狂那句"我要结婚!我要结婚!"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漫画,带给我们无数快乐与感动。重温了儿时的回忆,如今的漫画,作为一个小众的内容领域也获得了资本的青睐。2019年8月,快看漫画创始人&CEO陈安妮发布内部信,宣布获得腾讯1.25亿美元投资。
创办于2014年的快看漫画,经过四年多发展,用户数量突破2亿,月活用户超过4000万,其中超过50%为00后,在漫画市场的占有率超过一半。陈安妮曾经在混沌大学讲述了快看快速崛起的原因和方法。请大家一看。
大家都知道近期资本很不景气,不错的公司都未必能拿到钱。我们能拿到钱,说明我们通过了互联网泡沫退去后的检验,实实在在地创造着价值。那么,快看漫画是如何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呢?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快看漫画从哪里来。
95后到底为什么而疯狂?
很多人都知道我的故事。
上大学时,我开始画漫画,并发表在微博上,到做快看漫画APP之前,我个人已经积累了900万的粉丝。
2014年大学毕业,我决定来北京创业,做一款漫画APP。
创业早期,我们在五道口租了一套120平米的房子,居住兼办公。我们当时一共聚集了12个创业伙伴,大家吃住在一起,三个房间每间住4个人,床都是上下铺。当时房间非常拥挤,从这张床只要一抬腿就能轻松上到对面床上去。
我们把客厅当办公室,厨房当会议室。快看漫画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起步的。
还记得有一次团队开会,我给大家讲述我心中的愿景。
我说:"我们要做全中国最好的漫画平台。"他们一听,都笑了。我又说:"我们要把漫画作品全部变成游戏和影视作品。"他们一听,又都笑了。我又说:"我们要做一款拥有1000万用户的互联网产品。"他们笑得更厉害了。我最后说:"我们要成为中国的迪士尼。"他们说:"还是洗洗睡吧。"
这就是发生在几年前的事情,真的还历历在目。而今天,当年很多天马行空的想象都在变成现实,甚至超出了想象。
如今,快看漫画拥有了2亿的用户,日活超过4000万,我们推出的很多漫画作品正在被改编成影视剧和游戏,也拥有了一批偶像级的漫画家和虚拟IP。
2016年10月,我们曾举办了一场新人漫画家的签售会,结果现场来了1万多人,排队排到了地下车场,甚至惊动了警察。
|新人漫画家的签售会现场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这些年轻人花上百元买票,最长排队8小时,就为了能够得到一个漫画家的签名。
不管大家能不能理解这些95后的行为,我认为我们还是应该认真思考两个商业问题:第一,95后到底为什么而疯狂?第二,快看漫画到底做对了什么?
五步,做好内容运营
我认为内容运营就像厨师炒菜,有好食材才能炒出一盘好菜。拥有好内容永远是好运营的前提。因此,我今天的假设是:已经拥有了好食材,如何在一个食材比较好的情况下炒出一盘好菜?
以下是快看漫画的5条内容运营方法论。
颜值时代,你绝不能忽视用户的眼睛
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讲,颜值是他们非常非常看重的东西。要抓住他们,你必须在产品的视觉体验上不断进行优化。
过去的观点认为,作为漫画平台,提供好内容的漫画就够了,其实这忽略了年轻人对视觉的需求。
用户阅读内容就像相亲,颜值高的人机会更大些。因此,内容运营的第一步要先提高内容的颜值。
比如《快把我哥带走》这个作品,我们某次优化了封面,选择了更加重要的人物形象作为封面,精细雕琢了字体的设计和摆放位置,只这一个小小的动作用户留存率就提高了2%-5%。
发现用户对视觉的要求后,我们对封面又进行了进一步升级:比如《雪男》这个作品,我们选择了男女主角即将亲吻的瞬间作为封面,加上"400岁的冰雪王子蜕变撩人模特"这句文案,点击转化率又提高了30%以上。
| 漫画作品《雪男》的封面
于是,我们慢慢地形成了一个封面结构:封面精美是基础;在精美的前提之下,提炼出吸引用户视觉的关键画面;最后配上吸引人注意的文案,让读者第一眼就捕捉到这个章节最关键的信息。
头部内容时代,减轻用户的选择压力
互联网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的碎片化。年轻人的注意力被分散,他们对头部内容更加渴求——不求更多,只求最好。因此,内容运营的第二步是打造头部内容。
目前,快看已有近1000名作者,近2000部作品,合作CP(内容提供商)超过200家。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是:每部漫画都尽我们的努力做到最精致。
头部内容既然这么重要,那么如何对头部内容进行更好的运营和分发呢?
聚拢资源是基础。之前国内大部分漫画平台首页会保留很多内容让用户选择,这就导致了资源的分散。
所以,我们的APP上,每屏只展示两部漫画供用户选择。另外,我们使用人工智能算法推荐用户可能喜欢的漫画作品,大大减轻了用户的选择压力。
| 一个屏幕不超过两个漫画供用户选择
今天的用户更希望的是你推荐给他最好的内容,而不是有一个非常非常大的书城让他自己去选择。
移动时代,如何抓住用户注意力
年轻人跟上一代最大的区别就是内容载体发生了变化——从PC端到移动端。今天我们做内容运营,除了要考虑颜值和内容质量之外,还要尽可能思考内容的表达形式是否符合移动端的传播规律。
举个例子。2014年12月13日,作为快看漫画APP的冷启动推广,我们发布了《对不起,我只过1%的生活》这部漫画作品,阅读量累计达到了2亿,转发35万。这导致快看漫画APP直冲APP Store免费软件的榜首。
|《对不起,我只过1%的生活》在微博疯传
为什么一部漫画作品,就能够让一个APP三天内快速获得100万用户?我觉得有5点很关键:
- 我们选择的内容载体是图片,它信息含量大,阅读体验好,比文字更容易传播;
- 我们给自己提出要求,必须要让用户在10分钟以内看完。这个漫画本来画了500多格,我们测试用户看完可能需要半个小时,这是不允许的。我们最后一次次删到了100多格。同时把文字量压缩到了最小,今天再看这部作品,我可以说从标题到结尾,没有一个字是没有用的;
- 我们对时间的把控具有节奏感。在这部作品的第2、4、6、8分钟都设置了剧情上的转折,持续抓住用户注意力;
- 我们选择了更吸引年轻人传播的标题,引发了情感共鸣;
- 最后选择了年轻人集中玩手机的时间——晚上9点多发布这个作品。
以上几点全都顺应了移动端传播规律,因此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符号化时代,你击中了用户心中的谁?
除了形式之外,"符号"对内容的传播也至关重要。
什么是符号?对快看漫画来说,符号就是人设。很多人在设计内容的时候,会考虑庞大的世界观,庞大的故事架构,但就是忘了人物。
只有一个人物在现实世界中有清晰的投影,并且能够唤起用户心底的某种情感时,这个人才能成为一个符号,给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
今天是一个优质内容越来越富足的时代,要从大量优质内容中脱颖而出,符号化是一条捷径。
举个例子。《快把我哥带走》这个作品的原名叫《逗比兄妹》,作者的微博不到2万个粉丝。我们为什么对这部作品感兴趣呢?因为这部作品的人设非常讨喜。
这个作品讲的是哥哥与妹妹天天吵架,妹妹有个过肩摔的本领,每次都把哥哥摔倒。为什么这种人设讨喜呢?因为它改变了传统兄妹人设,更接近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兄妹——经常厮打在一起、相互厌烦,而不是影视剧里兄控、妹控那样的脸谱化人设。
所以,看到这么有趣的人设,我们就决定把这个作品签下来。签下来之后,就针对这个作品做了一系列的内容运营。
- 首先,我们将作品颜色从黑白改成彩色,提高了整个作品的颜值;
- 其次,我们把作品名称从《逗比兄妹》改成《快把我哥带走》,强调人设符号;
- 然后,我们还重新开通一个名叫"快把我哥带走"的微博账号,选择最能体现兄妹性格的9个章节首发;
- 最后,我们请大V转发时,都要求转发语突出兄妹人设。
|"快把我哥带走"作品封面
这两个性格鲜明的人设引发了非常火爆的传播效应。当时用全新的账号发布微博的时候,当晚转发就有9万多次,评论有1万多,上了热搜榜前5名,热门话题榜第2名。
强化"符号"是内容运营的第四步,它可以让用户迅速记住你的内容。
偶像时代,用户为偶像而疯狂
这是一个偶像时代,当一个角色或者一个作者成为一个偶像之后,会引发用户的疯狂追逐。因此内容运营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塑造偶像。
举个例子。叶陵是漫画作品《朝花惜时》的男主角,这个角色有非常突出的自己鲜明的标签——他戴上眼睛是沉默冷静的高中生,摘下眼睛是浪荡不羁的夜店王子。
|《朝花惜时》男主角叶陵这个男主就很符合偶像的共性:
- 标签突出:双面性格;
- 美:是一个帅哥;
- 正能量:家境贫困,去夜店打工;
- 有成长路径:从一个贫困、敏感沉默的高中生慢慢变得温柔、宽容。
因此,我们通过一系列的运营活动,强化叶陵的偶像特征。效果很明显,作品上线之后,引起了非常疯狂的追逐。不管是卖《朝花惜时》这本漫画书还是卖明信片,基本上刚上线就会被抢购一空。
塑造偶像是内容运营的最后的一步,偶像会引发用户疯狂的追逐。
以上五点是我对快看漫画内容运营规律的总结。我要强调的是,它们是高质量内容运营的基础,而不是做出爆款内容的保证。
爆款内容的打造首先需要高质量的内容。其次,它还需要你善于洞察人性,和自己的用户有同理心,能够深刻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因此,想要修炼成内容运营的高手,还需要不断地刻意练习。(完)
*本文根据陈安妮在混沌大学研习社的课程整理而成,内容仅为完整课程的1/10,转载请联系授权。部分图片源自快看漫画官方网站。撰稿:蔚蓝的海。版式:Summer
喜欢本文,点个[在看],分享给朋友